我在冷吧谈古代动员率的时候回了个帖子,就是说古代和现代条件不一样,不能做类比

然后就有人就出来质问你家儿童上战场吗?我说问这问题的人不是眼睛瞎吗?现代非洲战争中各种童子军这人看不见吗?
所以我就表示《圣经》都记在着少年大卫击杀歌利亚这种儿童(少年,差不多,圣经中没记载确切年龄,但大体上十几岁)参战的记载,本以为被称为洋奴的人至少对这本西方圣典会抱点敬意,但明显我错了

然后我tmd莫名奇妙的就被封了。

还我来拉黑,我黑你mb了,挂着洋奴的头衔,西方的言论自由民主精神一点都没学,小将手段倒是玩的风生水起。冷吧一言堂太给力了。

我今天就好好裱一裱冷吧所谓的“儿童不能动员,妇女不能动员,老人不能动员”论。
首先说儿童,我前面就说非洲用儿童做士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稍微了解一下就能知道。
二战德国末期也有大量儿童
影片“战争之王”截图。

影片帝国的毁灭截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被动员的孩子有多大)

当然有人会说现代有枪,古代就不行了,但古代就真的没有儿童上战场吗?看下面的记载
公叔愚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
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 鲁国人不想用儿童的葬礼埋葬他,就去问孔子。
冷吧人都不觉得脸疼吗?
再看女人、老人是否上战场,我想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看过杜甫《三吏》《三别》 就不会对此有疑问,冷吧有些人究竟不学无术到何种地步?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什么女人不能动员,老人不能动员,非常时期谁管你,老太婆照样得走,一家八口抓四口。
你说这动员率多少?扯什么古代动员率不能超过10%;儿童不能上战场;老人不能上战场;女人不能上战场。冷吧怎么堕落到了这种地步

然后就有人就出来质问你家儿童上战场吗?我说问这问题的人不是眼睛瞎吗?现代非洲战争中各种童子军这人看不见吗?
所以我就表示《圣经》都记在着少年大卫击杀歌利亚这种儿童(少年,差不多,圣经中没记载确切年龄,但大体上十几岁)参战的记载,本以为被称为洋奴的人至少对这本西方圣典会抱点敬意,但明显我错了


然后我tmd莫名奇妙的就被封了。

还我来拉黑,我黑你mb了,挂着洋奴的头衔,西方的言论自由民主精神一点都没学,小将手段倒是玩的风生水起。冷吧一言堂太给力了。

我今天就好好裱一裱冷吧所谓的“儿童不能动员,妇女不能动员,老人不能动员”论。
首先说儿童,我前面就说非洲用儿童做士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稍微了解一下就能知道。
二战德国末期也有大量儿童
影片“战争之王”截图。

影片帝国的毁灭截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被动员的孩子有多大)

当然有人会说现代有枪,古代就不行了,但古代就真的没有儿童上战场吗?看下面的记载
公叔愚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弓下》
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 鲁国人不想用儿童的葬礼埋葬他,就去问孔子。
冷吧人都不觉得脸疼吗?
再看女人、老人是否上战场,我想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看过杜甫《三吏》《三别》 就不会对此有疑问,冷吧有些人究竟不学无术到何种地步?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什么女人不能动员,老人不能动员,非常时期谁管你,老太婆照样得走,一家八口抓四口。
你说这动员率多少?扯什么古代动员率不能超过10%;儿童不能上战场;老人不能上战场;女人不能上战场。冷吧怎么堕落到了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