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芙蓉之前在省锡青年旦角中大概属于默默无闻的,尽管她年龄并不算小,以《寻儿记》选段“公堂斥子”这个新曲目脱颖而出,力压其他一些以经典曲目参赛的实力派青年演员,如同团同龄的许美霞。许老师当时已是省锡重点培养的新一代花旦,次年的第二届锡剧节上,省锡参演剧目就是她主演的《风流寡妇》,本次却是省锡参赛的4名青年旦角演员中唯一没有得奖者(顺便说一说,省锡这次竟然没有一个青年生角演员参赛,“阴盛阳衰”得可以!新世纪东亮、金华双子星闪耀,却又让省锡走入“阳盛阴衰”时代)。许的这段姚派《拔兰花》得自真传,可说是原汁原味,演唱水平其实与选择同一个曲目参赛的B组袁彩凤老师难分高下。无奈“获奖名额有限”啊!
居亦琴是当年“常锡三朵花”中年龄最小同时也是演唱实力最强的一位,《攀弓带》虽是常锡保留剧目,但这个“托子”唱段却算她个人原创曲目。“常锡三朵花”的唱段虽在常州广播电台经常播放,却难得有机会在省广播电台及其他市台听到,她能在获奖名单中占得一席,也是为常锡这个老牌大团维护了荣誉。常锡另两朵花,吴小英估计因超龄未参赛,而以《春江月》选段参赛的刘平鸽则最终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出局,说到底还是演唱实力所决定。
身处苏北的大丰县锡剧团张玲娣应该算是A组获奖者中的“大黑马”,已经30岁的她从此声名鹊起。我是先听到她颁奖演出中的那段梅派《拔兰花》,感觉与大家一样:太象了!但还是有点疑惑:是否也就这么一段学得象?这次有幸听到她当时参赛演唱的梅派另一经典《赠塔》,不由得不服。也许,她在颁奖演出时另选一段梅派唱段,就是要回应如我这般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