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吧里有些东西在闹腾,那我也开个帖子,这样比较有学术氛围。
我认为,刚开始学摄影,恰恰就需要用滤镜。因为你需要一个审美的导向。
稍微懂点音频器材的人,肯定听过南开米饭那句“劳资要纠正你们的听音观”。
对于新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们最需要一个普世的、相对正确的审美导向。所谓的“审美观”,就是在这种大方向下慢慢摸索,成长得来的经验。
但,如果你缺少相对正确的引导,连大方向都弄错,那你苦练数十载,也还是一个审美跑偏,说白了,连小白都不如,毫无审美观的人。
这也是我鼓励新人大胆用滤镜的原因。在大量使用滤镜后,你会慢慢发现,有的滤镜看起来很非主流,有的很耐看;有的适合阴天,有的适合逆光……这就是审美成长的体现。你开始逐步明确自己喜欢的滤镜方案,并且知道不同的滤镜方案其实用途也不同。
到了这一步,你就可以开始大胆用手工后期的软件(ps,lr等)。用这些软件来手工调制出滤镜的效果,了解滤镜的构成。等你能手工调制出和喜欢的滤镜一模一样的效果,就意味着你已经有能力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滤镜,这也预示着你可以开始探索“个人风格”。
就像学唱歌,刚开始都是在模仿。等你真的能把共鸣,咬字,闭合等等练得和原唱一样,也就意味你完全有能力做你自己了。
那么,说了那么多,怎么找到“相对正确的滤镜”呢?我直接给一个不客观的答案——
vscocam。
vsco的滤镜品质是我所知手机滤镜app中最高的,而且其滤镜构成也比其它软件复杂太多,我曾经试过用ps调制vsco的hb系滤镜,花了很多个小时才搞清楚个中道理。这么说,vsco滤镜的技术含量已经足够把一个小白折腾成中端玩家了。
so,说了这么多,我们拍照不就是为了留下美的东西吗?只要你拍得漂亮,谁管你滤不滤镜啊~
当然,前提是,它真的漂亮。别像某些小白,整天叫嚣着滤镜无脑,自己只能拿出些毫无技术含量、让人哭笑不得、没甜味的糖水片。那也太可悲了。你说你在磨练技术?一个连审美如此水平的人就算有了技术又如何?你跳得再高,也是水平线下。
所以,小白,还是少振聋发聩,多看看世界。
所以,反滤镜党们,请继续修炼你们的技术,祝你们能拍出漂亮的照片。
啊,出于礼节,我也上张对比图吧,不过 我 !有 !用 !滤 !镜 !哦!


我认为,刚开始学摄影,恰恰就需要用滤镜。因为你需要一个审美的导向。
稍微懂点音频器材的人,肯定听过南开米饭那句“劳资要纠正你们的听音观”。
对于新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们最需要一个普世的、相对正确的审美导向。所谓的“审美观”,就是在这种大方向下慢慢摸索,成长得来的经验。
但,如果你缺少相对正确的引导,连大方向都弄错,那你苦练数十载,也还是一个审美跑偏,说白了,连小白都不如,毫无审美观的人。
这也是我鼓励新人大胆用滤镜的原因。在大量使用滤镜后,你会慢慢发现,有的滤镜看起来很非主流,有的很耐看;有的适合阴天,有的适合逆光……这就是审美成长的体现。你开始逐步明确自己喜欢的滤镜方案,并且知道不同的滤镜方案其实用途也不同。
到了这一步,你就可以开始大胆用手工后期的软件(ps,lr等)。用这些软件来手工调制出滤镜的效果,了解滤镜的构成。等你能手工调制出和喜欢的滤镜一模一样的效果,就意味着你已经有能力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滤镜,这也预示着你可以开始探索“个人风格”。
就像学唱歌,刚开始都是在模仿。等你真的能把共鸣,咬字,闭合等等练得和原唱一样,也就意味你完全有能力做你自己了。
那么,说了那么多,怎么找到“相对正确的滤镜”呢?我直接给一个不客观的答案——
vscocam。
vsco的滤镜品质是我所知手机滤镜app中最高的,而且其滤镜构成也比其它软件复杂太多,我曾经试过用ps调制vsco的hb系滤镜,花了很多个小时才搞清楚个中道理。这么说,vsco滤镜的技术含量已经足够把一个小白折腾成中端玩家了。
so,说了这么多,我们拍照不就是为了留下美的东西吗?只要你拍得漂亮,谁管你滤不滤镜啊~
当然,前提是,它真的漂亮。别像某些小白,整天叫嚣着滤镜无脑,自己只能拿出些毫无技术含量、让人哭笑不得、没甜味的糖水片。那也太可悲了。你说你在磨练技术?一个连审美如此水平的人就算有了技术又如何?你跳得再高,也是水平线下。
所以,小白,还是少振聋发聩,多看看世界。
所以,反滤镜党们,请继续修炼你们的技术,祝你们能拍出漂亮的照片。
啊,出于礼节,我也上张对比图吧,不过 我 !有 !用 !滤 !镜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