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实力吧 关注:4贴子:112
  • 0回复贴,共1

《孙子兵法》以全而争天下。全理解为佛教的圆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子兵法》以全而争天下。全理解为佛教的圆满。
2楼.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不全国次之;
全军为上,不全军次之;全旅为上,不全旅次之;全卒为上,不全卒次之;全伍为上,不全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摘自《孙子兵法》
3楼. 引用,略加以修改。
孙子在谋攻篇讲 ,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同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不若则能避之。”
犹其要说一下十则围之很显然意思是说十倍于敌人的力量只需围困它就行了,不要大开杀戒。
可能有人就不明白,为什么不打呢,
这不是三下两下的事吗,我这边这么强大了。
这就是孙子的高明。
如果打的话会杀人放火,荼毒生灵,这与孙子以全而争于天下的思想有悖,为什么?
因为孙子在开篇始计篇就讲了取胜的关键是,
道,天地,将,法,道是什么,道就是人心相向,打仗能少杀人就少杀人,能不毁坏就不毁坏东西,如果非要打,肯定能赢,但损失很大或许不是物质上的,是道义上的。
有的时候看不见,本来师出有名,打完后变得和土匪无异。
失道寡助,离心背德,得不偿失,这就是,
“攻心为上胜攻城。”
“十而围之,围而不打,不战而屈人之兵。”
小浣熊aoo 4-17 23:08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5-23 09: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