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吧 关注:327,741贴子:7,495,852
  • 7回复贴,共1

防震减灾基本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本次地震震级高,有感范围大。我县也受此地震波影响,感觉为较强的“有感地震”,但绝非我区发生“破坏性地震”。

    现摘录了一些震减灾常识,意在普及防震减灾常识,使大家有抗震自救能力,谨防谣言传播,增强防震减灾信心,安心工作,安心学习,安心生活。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知识——地震前的常见震兆  

  强震之前有先兆,发现异常快报告。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窜,鸡飞树上呱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老鼠结队过大街,虎豹整天嘶声嚎。兔子竖耳乱蹦跳,鱼翻白肚岸上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水色水味水位变,水化成份皆突跳。

  水温地温骤升降,地面变形错位高。地电地磁急转换,重力突变不算小。带状地光刺眼目,地声隆隆直咆哮。小震频闹大震到,切切注意要记牢。社会公众多留心,信息捕捉很重要。综合研究诸异常, 地震预报方见效。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知识——地震来了怎么办?            

   遇到地震要镇静,仔细分析莫慌张。首先判断震远近,胸中有数才好防。

   近震先颠后摇晃,远震摇后再颠荡。若是远震休去管,倘若近震快躲藏。

   居住楼房进厨厕,桌下也可暂抵挡。切勿跳楼去逃生,不死亦会成重伤。

   主震过后再下楼,赶快奔到大操场。居住平房不宜跑,立即卧倒靠近墙。

   双臂交叉枕额下,闭住嘴眼防尘呛。鼻嘴前面留空隙,保证呼吸要流畅。

   主震过后快离开,以防余震再遇殃,撤离之时断电源,关气灭炉别慌忙。

   户外避震要牢记,高压线下勿去躺。高墙之下不能立,躲身休进窄街巷。

   山区避开悬崖下,滑坡崩塌要提防。海边栖息应警惕,注意海啸掀高浪。

  躲避地震因地宜,  安全地域皆妥当。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知识——家庭防震减灾常识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表面上下颠簸左右摇晃相当剧烈,出现山崩地裂和地面变形,致使地面上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电设施遇到严重破坏。为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必须掌握地震防御常识,并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

  一、房屋抗震措施

  1、地基要牢,房屋难倒。

   ⑴不要在河道、池塘、沙滩、谷地、山脚、陡坡等地方建房。

  ⑵要夯实,并用加桩等技术加固地基。

  ⑶用石料或混泥土等铺设地基,基础要宽厚、均匀结实。

  2、结构整体,布局合理。

  ⑴ 房屋设计跨度要小最坚固,若要建成长方形,其长度应设计为宽度的两倍半为宜。

  ⑵楼下开间要多,楼上开间要少。

  ⑶多层房屋楼上不可作仓库。

  ⑷地基、柱子、墙体、梁、屋顶要联结体,不要用条石作楼板。

   ⑸采用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或加圈梁。建石材楼房尤其要符合抗震要求。

  3、精心施工,砌好墙体。

  ⑴木房骨架要横向(梁上柱)加斜撑,纵向加剪刀撑,接触部分要牢固。

  ⑵砖墙结构的房屋,应采用多砖柱承重,窗间墙不宜过窄。

  ⑶土墙房屋要用粘性强的土质,要夯实,不宜过高,切忌留缝,横墙体间距离不超过10米。

  ⑷土窑洞要在土层宽厚,土质致密的粘土、亚粘土处建造,窑洞间距宜远,门窗跨度宜小。

  ⑸以石为墙的房屋,不要用垫片,要用水泥砂浆座浆砌筑,不要用卵石、乱石砌墙。

  ⑹门窗上要用过梁,不宜用砖平拱。

   4、加固危房,消除隐患。

   ⑴墙基要用混泥土加固。

   ⑵增设防震圈梁,沿房屋外用圈箍,用钢筋与原墙连成一体。

  ⑶房屋外面加斜撑护墙。

   ⑷梁柱之间加斜撑,檩梁间加马钉。

  ⑸拆除不规则及凸出部分的建筑物(女儿墙、跳檐等)。

   ⑹房屋四周设明沟排水。

   ⑺危房加固,新建住宅应提倡由专业人员设计或咨询。



1楼2008-05-13 10:59回复

      二、家庭防御方法

       1、震前准备好,家庭损失少。

       ⑴家庭成员平时要熟悉地震知识,参加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

       ⑵家庭成员平时应掌握包扎、人工呼吸等简易急救方法,并准备必要的急救药物。

       ⑶发布地震预报后,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易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要熄火,并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⑷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的路线和地点疏散。

       ⑸已发布临震预报地区的家庭,要选择好避震场所或按政府安排,要争取时间按指定场所修建临时防震棚,注意卫生、防火、储存饮用水等。

       ⑹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⑺室内悬挂物品要用物件系紧和加固,以防掉下伤人。

      ⑻较高家具上不要堆放笨重物品。

      ⑼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

       ⑽卧床不宜放在玻璃窗边及屋梁下。

      ⑾震前一定要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⑿室内高柜要采取相应加固措施,以免倾倒砸人。

      ⒀老人、儿童的寝室内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放高大物品。

       ⒁有条件的家庭加固一、二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抗震框架,成为地震时避难之所。

       ⒂震前个人和家庭办理人寿和财产保险手续,受灾后可得到保险部门的经济赔偿。

      2、震时莫惊慌,人员少伤亡。

      ⑴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

       ⑵地震时人员要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⑶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⑷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⑸地震时对家庭成员中的残疾者、病人、幼儿、老人要特别关照。

       ⑹住院的病人应立即用被褥蒙住头部和身体,并立即躲在床下。

       ⑺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立即躲在课桌和小床下;应听从老师的安排,不准乱跑和擅自单独离开学校。

       ⑻人在影剧院或游艺场时,应就地蹲下,保护头部,切不可一起涌向出口。

      ⑼在地铁和地下商场的人员,要原地躲避,不要慌忙挤向出口处。

      ⑽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⑾人在过桥时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可靠近的岸边转移。

      ⑿正在行驶的车辆震前要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⒀车上乘客要紧紧抓住座椅或车上牢固物件,不要急于外出。

       ⒁人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火情不可处于下风,宜躲避在上风有水处。

      ⒂居住在山区的居民 ,震时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的迹象时,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撤离。

       3、震后善处理,求生有希望。

      ⑴未受伤人员尽快抢救家中和邻居人员,被压在室内的家庭人员,要尽可能向有空气和水的方向移动;节约食物和水,以便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⑵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电气、火柴、蜡烛等,最好用手电筒照明,如闻到煤气或有毒气体时,最好用湿衣物等捂住口鼻。

      ⑶保持镇静,保存体力,待外面有动静时再大声呼救或敲击。

      ⑷对自己所处的空间设法加固,以免余震时再次倒塌伤人。

       ⑸尽快离开房间,不可轻易再进房间内,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塌房屋伤人。

       ⑹煤矿坑道里的人员,应向单一巷道、竖井等地带撤离。要关掉电源,不可用明火,防止瓦斯爆炸。

       ⑺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⑻在野外的人员,应该向开阔地或高地坡顶转移,不可往下跑,不可躲在危崖、狭缝处,并时刻提防山崩、滑坡、雪崩、冰塌。

      ⑼船上乘员要赶快就近登陆,以防海啸和巨浪的袭击。

       ⑽河岸边的人员,要迅速撤离高地,谨防上游水坝决堤。

       ⑾沿海岸地区的居民,地震发生后要特别注意山崩、塌方、泥石流和海浪的侵袭。

      ⑿地震时失散的家庭成员,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庭取得联系。

       ⒀震后保险部门按规定及时对保险的个人和家庭进行保险理赔。

     
     
    


    2楼2008-05-13 10:59
    回复
      2025-11-15 20:55: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谢大家说的防震方法....祝大家平安....


      删除|3楼2008-05-13 11:10
      回复
        • 61.185.105.*
        学习了,谢谢你,村姑


        4楼2008-05-14 17:21
        回复
          学完真的不容易
          谢了!


          5楼2008-05-16 10:46
          回复
            还是这个东西好呀


            6楼2008-05-26 16:40
            回复
              灾难终将过去,迎接我们的一定是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7楼2008-05-27 11:14
              回复
                • 61.185.98.*
                地震没有了 还要做好防范


                8楼2008-06-06 06: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