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吧 关注:584,732贴子:4,276,343
  • 13回复贴,共1

地震自保措施——为民着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1楼2008-05-12 18:19回复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大震来临时,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楼房为主的大都市中,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3楼2008-05-12 18:19
    回复
      2025-11-27 01:26: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蔡文清 傅洋) 
      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 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楼2008-05-12 18:19
      回复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 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 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平时的准备工作 
        1. 自己家的安全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橱的门上安装合叶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2. 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1)饮用水 (2)食品、婴儿奶粉 (3)急救医药品 (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现金、贵重品 (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5楼2008-05-12 18:19
        回复
          等我看完学会,地震早震完


          7楼2008-05-12 18:20
          回复
            审核了很


            8楼2008-05-12 18:20
            回复
              大家准备好下一场地


              9楼2008-05-12 18:21
              回复
                • 222.212.3.*
                学习一下,正好我想看看


                10楼2008-05-12 19:21
                回复
                  2025-11-27 01:20: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觉得有必要把它抬起来

                  人工置顶


                  11楼2008-05-12 20:58
                  回复
                    能不能精简一点?


                    12楼2008-05-12 21:02
                    回复
                      考虑广大人民


                      13楼2008-05-12 21:03
                      回复
                        顶 .


                        14楼2008-05-12 21:05
                        回复
                          为人民服


                          15楼2008-05-12 21:25
                          回复
                            • 221.214.176.*
                            其实也就那么几句话


                            16楼2010-05-30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