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吧 关注:307,405贴子:4,692,561
  • 0回复贴,共1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剩余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剩余农村道路“三通”工程多为县乡道路重修、旧路改造和村内街巷硬化。由于大部分村庄经济基础薄弱,仅靠村集体出资或者县乡财政无法完成道路硬化工程。为此,我市各级充分鼓励村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激发村庄修路主动性和积极性。
  惠民县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翠娟告诉记者,县里专门成立了财务办公室,对市、县以奖代补资金实行专户专存,各村道路工程验收合格,经县指挥部、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能支付奖补资金。胡集镇则制定了按完成节点进行奖补的政策。王兴盛告诉记者:“我们以6月20日前、6月30日前、7月10日前完成为限,分别给予6万元、4万元、2万元奖补。”这项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村的积极性,全镇迅速掀起了农村公路“三通”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潮。
  在阳信县翟王镇老观姚村,为了筹集资金,该村村干部带头每人捐款5000元,群众积极响应,仅群众集资就达35万元。目前该村500米的南北主街已经硬化完毕。阳信县县乡公路管理局局长程振春告诉记者:“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很高,我们对今年完成全县252个村、970公里的计划信心很足。”
  无棣县则采用“向上争取一块、县财政投一块、乡镇出一块、村自筹一块、社会募集一块”的多元筹资机制。该县坚持将农村公路“三通”工程与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未利用土地开发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上级各类扶持资金,集中投向农村公路建设。该县县乡两级财政拿出专项奖补资金,以奖代补,硬化村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县财政奖励10万元,给予落实兑现。各沿路受益企业、村内农民企业家等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并广泛发动群众捐款捐物,对村民采取投工投劳的办法,广泛整合各项资金,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记者 裴庆力 通讯员 李皓阳 王佳佳 报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5-07 08: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