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28,612贴子:74,563,301

《萧何的奋斗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06 21:34回复
    内容简介:
    萧何,是为数不多的青史留名又善始善终的谋士。《萧何的奋斗笔记》讲述了萧何跌宕起伏的一生。尤为难得的是,全书的视角很现代,语言通俗幽默,以萧何的官场升迁经历为蓝本,道出了楚汉传奇中的人性百态。从基层的科级干部,到万人之上的国级干部,萧何的职场奋斗史,不仅突出了其智商情商双高的经国之才,还勾勒了一个相互制衡、人情交错的官场形态,如何成功处理同事、兄弟、上下级等关系的职场秘籍。
    【作者简介】 柳七公子,畅销书作家。寻常女子,白日工作,夜间写文,钟情于文字,诉诸于笔端。平时不善言语,亦不善热闹,为了梦想选择与寂寞同行。


    2楼2015-05-06 21:37
    收起回复
      2025-07-31 12:49: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执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达到忘我境界的萧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身处逆境依然活得欣欣向荣,屡遭惨败依然坚强屹立的刘邦;一个为了大汉开城略地,提着脑袋向前冲刚直不阿的韩信;一个圆滑、脱俗、聪明、卓然立世的张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个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真英雄项羽……历史是大家一起书写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一样都可以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改变着历史的轨迹。


      4楼2015-05-06 21:48
      回复
        楼主的大作?


        IP属地:江苏5楼2015-05-06 21:57
        收起回复
          何这人性格随和,又会为人处事,每天上班早来晚走,县令啥时让加班搞个材料整个档案什么的,绝对服从。普通同事有事相求,萧何也都一视同仁,尽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至于同事有事替个班儿加个点儿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饭,萧何非常懂得珍惜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中国自古就推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给别人的好处别人都会记在心里。
          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铺路,不管是啥时代你和朋友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金钱啊利益啊别剔巴得那么赤裸裸。学会并懂得分享,到最后,不仅朋友都乐于和你在一起,你最终也会收获颇丰,当然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永远不受人待见这倒是真理。


          7楼2015-05-06 23:36
          回复
            时间久了,县衙大院里老老少少上上下下,没有不夸萧何的,都喜欢和他交往。萧何是玩转人际关系的高手,他善于抓住一切可以拓宽人脉资源的机会,他坚信,朋友多了路好走,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双脚踏上幸福路,越走路越宽。
            《水浒传》里的宋江,论智谋、能力等各方面都不算很出彩,而且不懂武艺,可是为什么他能受到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拥戴呢?名副其实的“及时雨”啊,在关键时刻他总能仗义疏财,救人于危难之中。


            8楼2015-05-07 08:16
            回复
              这样的事情都是一辈子扎根在心里的啊!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在官场上混,要会做人,先学做事。事儿,是做出来的,人,是处出来的。别小看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小溪虽小,多了就交汇成大河,溢满你悠长的一生。
              说到底,其实,萧何是一个有心人,他这是不声不响地在为自己积累人脉啊。人脉是什么?就是资源啊!这个世界谁用不着谁?其实身边的很多机会都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地拓展人脉的,但很多人都错过了。一个人在社会上混,就是一个社会人,不能关上门朝天过,家里单位四邻八舍,里里外外,凡事都打点得漂漂亮亮。萧何深谙人脉经营的守则,谁说书生百无一用,书读得多了知道得就是多。


              9楼2015-05-07 14:30
              回复
                他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自己得有真本事,混得有模有样了,朋友都会从全国各地冒出来,来到你身边,昔日上大学时同班的不同班的,高一级的低一级的,都会拐弯抹角打听着和你攀上校友。这是一种好现象嘛,到时候分分类,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资源。萧何为相以善于用人识人见长的本事,在这儿就初见端倪。这也是他一生仕途得意的原因。


                10楼2015-05-07 16:04
                回复
                  2025-07-31 12:43: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萧何以百倍的热忱工作着,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从不抱怨别人不给自己机会,因为好多机会都是自己努力争取的。
                  再者,又加上萧何文笔的确出众,短短几年工夫他就在一帮新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县衙里的一支笔,分管县衙吏属干部的任免工作,也参与县里的其他政事,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如果县令不在,他可以行使县令的权力。
                  当然这一切不能不说是由萧何个人的才能和他本人的进取心态所决定的。这个世界,无论今古,都只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开绿灯。世界是公平的,虽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至少在此时,在萧何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做得出类拔萃。


                  11楼2015-05-07 16:58
                  回复
                    说起来,当时风华正茂的萧何在小小的沛县县城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只知道埋头苦干也是不可取的,他交际广,人缘好,又有文化,在同龄人的行列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佼佼者。
                    这不得不让那些和他一同踏进官场遨游的小鱼小虾们羡慕嫉妒。不管现代古代,行走江湖不求你样样通,只求你一样精。萧何博学多才,不仅擅长搞行政管理,还有文学造诣,对古往今来的律令颇有研究,深得县令的垂青,久而久之成了县令大人的左右手。要搁现在,萧何一准是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书的。


                    12楼2015-05-07 20:34
                    回复
                      如果不是适逢乱世,秦末政局不稳,各地农民起义三天两头频发,而是天下太平。萧何或许就这样朝九晚五地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每天按点上下班,娶上几房太太,开枝散叶,过着平常人的生活。
                      混得好了,弄个小官当当,也尝下为人父母官的感觉,造福一方百姓,或在县衙熬到退休,然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混得不好了,就这样做着他的小秘书,小日子过得也蛮滋润。
                      再不济,他也是端着铁饭碗在职在编的名副其实的官员,响当当的资格证书百分之百含金量十足,走到哪儿,都能混碗饭吃。就算离开了县衙,上苍还赐予他写字的本事,他萧何指不准还能成为一名作家呢。


                      13楼2015-05-07 20:51
                      回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5楼2015-05-07 23:13
                        收起回复
                          自我感觉吧,把古代人的事迹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形象生动了点,但却丧失了一定可信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5-07 23:48
                          收起回复
                            萧何心里清楚,怀揣着梦想在官场闯荡,做大事是目标,做小事是起点。今天爱岗敬业,夯实自己的事业基础,他日觅得合适的时机才能大鹏展翅。
                            人在官场飘,哪有不盼升职的?堂堂沛县县衙各个部门里,哪个当兵的人不盼着有一天好运像馅饼一样砸在自己头上——升,再升,最好一路飘红,到那时候不仅自己青云直上,亲戚朋友的脸上也跟着荣光。
                            大丈夫活一生一世,得无愧于自己才行,得在这个颠簸动荡的时代里一步步开拓自己的新天地,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实,不论古今,人空怀理想有时候也很缥缈,上苍得赐给你机会啊!没有机会一切都是空谈,你就得在这个小秘书的职位上混一辈子。


                            18楼2015-05-08 08:05
                            回复
                              2025-07-31 12:37: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会写书,崇拜。


                              来自iPad19楼2015-05-08 08: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