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吧 关注:269,243贴子:1,649,163

修道何为天考,魔考,师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仙成佛,登圣登真,确实太不容易了


1楼2015-05-02 18:02回复
    最近,不止一人对我说,要从我学道修道。我只是毫不留情面的泼去冷冰冰的凉水修道?你凭什么资格说这话?


    2楼2015-05-02 18:04
    收起回复
      2025-08-11 16:17: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于修道,许多人想得过于浪漫了。名山洞府、松前月下、鹤影翩翩、清风缕缕,晨钟暮鼓、云烟光霞。又或:立如古柏虬枝、静若寒潭朗月、动似行云流水,卧如老龙深眠、游则骑日揽月。又或:琴棋书画,或三三而论道;吟诗作赋,或两两而参玄;降龙伏虎,鼎中制化乾坤;奇门六甲,壶内藏纳山川;邀神会仙,玉女捧酒献桃;伏魔降妖,掌判阴阳雷电;或出山而运筹帷幄,功成帝师;或退隐而深藏南山,大梦千年。


      3楼2015-05-02 18:05
      收起回复
        此种种,尽显神仙逍遥逸情。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心神往之。太上大道之学,乐生而离死、快乐而自在、纵横而通达,超脱而圆融。然此等妙趣,为入室之后,当你成为你自己的真正主宰的时候,所呈所显。诸多好道之士,仰慕神仙风姿,追觅逍遥真境,非常期待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套“宝屋”。然而,想法归想法,凭什么这套“宝屋”的产权就归你所有呢?


        4楼2015-05-02 18:08
        回复
          你入门了吗?你跨过门边那道“槛”了吗?你知道你是主人还是客人吗?很抱歉!如果你是客人,那么仅供参观。若想成为主宰,“同志还需努力”!常有好道之士,于网络上初识,见面即口称“师父”,言其欲从之学道。我没有半点的高兴。修道这样的事,关乎一生成就。随随便便见一个修道人,就口称“师父”而欲伏拜,哪有这样对自己生命轻率而不负责任之人?倘若日后稍有不满,难达要求,定也掉头离走,毫无旧情可言。盖太上有言:轻则失根。亦有求道之士,志欲炽盛,愿念颇多,一见面即陈悲天拯世之情,述满腔热血之志。我亦没有半分欣喜。


          5楼2015-05-02 18:10
          回复
            太上之学,虽具匡扶乾坤、调燮阴阳之功,然其旨要,仍归于“清静”。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因循自然,功成无为无争之间。志欲太盛,心浮气躁,尤恐扰民而添乱,酿生灾祸。盖太上有言:躁则失君。每遇此种,我皆轻慢之、斥责之、刁难之、劝退之,戏语之。以观其信、察其定、考其诚、验其正,鉴其德,知其可与不可,传与不传。


            6楼2015-05-02 18:14
            回复
              修道不容易。修道之人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各种考验。


              7楼2015-05-02 18:14
              回复
                修道有“天考”,考其悟不悟。


                8楼2015-05-02 18:15
                回复
                  2025-08-11 16:11: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凡命运多难、衣食逼迫、尊长邀拦、恩爱牵缠、名利萦绊、灾祸横生、议论差别、疾患突扰、破产破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哭无泪、欲死无门……此谓天考。


                  9楼2015-05-02 18:15
                  回复
                    通过天考:大起大落,大成大败,让人悟阴阳变易之机、人生无常之理。生死关头,我命由谁?富贵功名,孰能长久?金玉满堂,谁能之守?


                    10楼2015-05-02 18:16
                    回复
                      修道亦有“魔考”,考其定不定。


                      11楼2015-05-02 18:16
                      回复
                        修道亦有“师考”,考其诚不诚。


                        13楼2015-05-02 18:17
                        回复
                          大道至尊至贵,却亦至简至易。所谓“道法本不多,南辰贯北河,都来一个字,降尽世间魔”。一字真传,为何师不肯付?大道真机,为何师不肯语?登堂入室,为何师不肯领?磕头如捣蒜,为何师拂袖而去?盖大道有可传,有不可传;学人有可塑,有不可塑。历代祖师有训:“遇人不传失天道,传非其人失天宝”;“失传失一枝,乱传祸一方。”故为了择可传之人而授大道心法,为了度有缘之人而成就登真,有道之师,常会混同尘俗、超脱佯狂、装聋示愚、变化无常。


                          14楼2015-05-02 18:18
                          回复
                            我们见到一个满身污秽,残废腿脚的乞丐,会想到他有可能是李祖的化身吗?


                            15楼2015-05-02 18:19
                            回复
                              2025-08-11 16:05: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见到一个大腹便便,饮酒无度的胖子,会想到他有可能是钟离祖师的化身吗?


                              16楼2015-05-02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