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吧里贾玲fans做的视频,挺有感触的。比之老子,孔子,或者历史上的崇拜人物,同时代的偶像会给你更大的力量。这点我深有体会。很早前我在某论坛学诗,有位老先生的作品对我的影响比唐诗宋词大,因为我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偶像的展现,似乎打通了一条我与向往之间的通路。觉得他可以做到的事我同样可以,这种亲切感和激励作用是历史书给不了的。或许正因为如此,当我一旦关注到那些极具特点(必定是我向往的品质)的明星时,我会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毫不避讳成为他们的fans(当然,也就是最近才开始这么做,晚熟~)。这不仅是一个宣扬个性的时代,还是一个可以表达的时代。
当看到春晚时,贾玲边跑,边笑,边说,边激动得要流泪时,我忽然觉得她离幸福那么近。这一路旅程说不感动都难。95年时,她在电视里默默看着偶像,05年时,她是配角悄悄隐藏在角落,15年时,她与偶像同样活跃在主角的舞台。我觉得,如果没有贾玲20年的努力,她做不到,如果没有华仔30年的努力,她也做不到。偶像能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如此细腻的情感来源和如此强烈的前进动力,有偶像,是坏事情吗?

通往幸福的路,贾玲走了20年~
当看到春晚时,贾玲边跑,边笑,边说,边激动得要流泪时,我忽然觉得她离幸福那么近。这一路旅程说不感动都难。95年时,她在电视里默默看着偶像,05年时,她是配角悄悄隐藏在角落,15年时,她与偶像同样活跃在主角的舞台。我觉得,如果没有贾玲20年的努力,她做不到,如果没有华仔30年的努力,她也做不到。偶像能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如此细腻的情感来源和如此强烈的前进动力,有偶像,是坏事情吗?

通往幸福的路,贾玲走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