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或早致 专家建议头疼发热及时就医
2015年04月21日 09:53
来源:医生在线
原文标题:今年登革热或早致 专家建议头疼发热及时就医
来自疾控部门的消息显示,目前广东省登革热疫情以输入性散发病例为主,而广州首例本地感染病例比去年提前了两个多月出现。随着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广州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专家提醒,东南亚是登革热的高发区,“五一”假期临近,广大市民如出行到东南亚等地区,应留意当地登革热疫情情况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是否曾经到过东南亚等地旅行。
广州七区域存登革热传播风险
据了解,今年广州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是一名62岁的男性,来自广州白云区。该病例属于Ⅰ型登革热,4月4日发病,目前已经出院。根据疾控部门的调查,广州首例本地病例的感染来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因近期的输入病例通过蚊媒传播给患者;第二种可能是去年带毒蚊卵越冬后繁殖传播所致。
“登革热病例往年一般都是5月1日以后才会出现,但是今年出现得特别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子文表示,其去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认为今年登革热肯定会提前出现。这是因为去年冬季是暖冬,广东根本就没有冷过,今年3月份就有人穿短袖了。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有了这类蚊子登革热就随时可以传播病毒。据其介绍,和去年比,今年媒介活跃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往年3月还很难看到成体的白纹伊蚊,但今年3月初就监测到有成体的白纹伊蚊出现。
近日,广州市卫生计生委还公布了广州4月6日至12日白纹伊蚊密度,全市居民区布雷图指数(BI)平均1.92(布雷指数低于5,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水平)。其中,从化市太平镇、海珠区南洲街、黄埔区鱼珠街以及荔湾区增埗公园、番禺区市桥街西园公园、花都区狮山公园、天河区华南植物园监测点蚊媒密度分级为“一级”,风险级别为“低度风险”,需启动蚊媒控制措施。
2015年04月21日 09:53
来源:医生在线
原文标题:今年登革热或早致 专家建议头疼发热及时就医
来自疾控部门的消息显示,目前广东省登革热疫情以输入性散发病例为主,而广州首例本地感染病例比去年提前了两个多月出现。随着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广州蚊媒密度将逐渐升高,登革热本地疫情发生的风险将逐渐升高。
专家提醒,东南亚是登革热的高发区,“五一”假期临近,广大市民如出行到东南亚等地区,应留意当地登革热疫情情况并做好个人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是否曾经到过东南亚等地旅行。
广州七区域存登革热传播风险
据了解,今年广州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是一名62岁的男性,来自广州白云区。该病例属于Ⅰ型登革热,4月4日发病,目前已经出院。根据疾控部门的调查,广州首例本地病例的感染来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因近期的输入病例通过蚊媒传播给患者;第二种可能是去年带毒蚊卵越冬后繁殖传播所致。
“登革热病例往年一般都是5月1日以后才会出现,但是今年出现得特别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子文表示,其去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认为今年登革热肯定会提前出现。这是因为去年冬季是暖冬,广东根本就没有冷过,今年3月份就有人穿短袖了。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有了这类蚊子登革热就随时可以传播病毒。据其介绍,和去年比,今年媒介活跃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往年3月还很难看到成体的白纹伊蚊,但今年3月初就监测到有成体的白纹伊蚊出现。
近日,广州市卫生计生委还公布了广州4月6日至12日白纹伊蚊密度,全市居民区布雷图指数(BI)平均1.92(布雷指数低于5,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水平)。其中,从化市太平镇、海珠区南洲街、黄埔区鱼珠街以及荔湾区增埗公园、番禺区市桥街西园公园、花都区狮山公园、天河区华南植物园监测点蚊媒密度分级为“一级”,风险级别为“低度风险”,需启动蚊媒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