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爱情】
我把原著中他的爱情称为,当年的爱情。
我个人认为,这些故事,在追命的身上,都真实地发生过。也许是我的执念,总觉得追命呈现给我们的形象与原著之间是有承接关系的。
那是人之初很朦胧的恋爱状态,很美很低调。
那时候,崔略商,还只是崔略商。他的师傅温约红是个多情的人,他用情真,深,但却不太专。所以他常常恋爱,却也是常常失恋的好榜样。常年经受着耳濡目染,崔略商当然也学得有模有样。
崔略商的初恋在十一岁。
那一年他拜别师傅,回到了味螺小镇。在村口,看见一个汲水的女子,她的长发有些乱,但却乱得很有美感。她叫小透,是镇长的一个小婢女。崔略商一瞬间就爱上她了,可是十一岁的他,还是一个小瘪三。但是他早已下定决心要给她赎身,他要娶她。他勤勤恳恳地干了三年的活,还混进了镇长家当杂役,尽管被雷家人随意使唤,尽管他的日子过得很苦,但他仿佛什么也感觉不到,他只为了要多见她一面。不过,小透很快就要嫁给镇长的儿子当小妾。崔略商喝醉了酒,很想去解救她出来,可是小透却似乎很不愉快。小透和他说过话,隐约知道他姓崔,她也知道他待她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让她不嫁给镇长的二少爷而要去和一个不起眼的小瘪三过日子呢?
崔略商只好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开始流浪。
七年之后再回来,他已经是县里的小捕快。可是小透已经死了,雷镇长家的二少爷娶了妻,纳了七个侍妾,听说小透早就受尽折磨悬梁自尽。
于是小透那座孤孤单单的坟头,也只有崔略商会常常来伫立。
他在墓旁的树上刻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下面的他刻不下去。也许是醉了,也许是累了。
故事结束。
他又一次离开伤心的地方,又一次,开始流浪。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追命的初恋就像许多人的初恋一样,生涩单纯,结局却比很多人的都令人难过。不想假设如果当初小透选择了追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那是小透的选择,也是追命的选择。
然而,追命是有些后悔的。
——常听到年轻人口口声声说无悔,追命都只一讪置之。一个不思精进、不反观自省、不承认错失的人,当然以“无悔”为荣。每个人的一生里,都总有些可悔该悔的;有些小悔,总是表示自己继续成长。
喜欢的,便要去追;追不追得上,至少也拼过一把。以免在日后想起时追悔莫及,也许到最后等待他的结果是失败,好歹也能无怨无悔。
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对的,只是遇上的并不是注定的那个人罢了。我倒是很相信,这个注定的人,总能等到的。
也许就在追命依然乐呵乐呵地巡街顺便买根糖葫芦时,也许在他急冲冲地抓捕犯人打烂一街的摊位时,也许是他在酒馆里一杯杯喝酒喝多了没带够钱被压在酒馆等人赎时,也许,就是一个回头,或者一个转身。
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