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的问题不在于他选择宋还是金,我们总是拿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去看待问题,凡是对我们汉人有利的都是好的,凡是站在汉人对立面的就是坏的。其实站在今天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度来看,宋和金都是一样的,抛开民族主义的观念,问题的关键其实无非是在亲情一方(以下简称亲方)和在养育一方(以下简称养方)之间进行选择。杨康是汉人,但他却是金人养大的,他在亲方与养方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一般总是认为所谓血浓于水,血脉相连的亲方总是应该大于养方,个人的感情倾向应该偏向亲方。但事实却往往正好相反,金庸的小说很有意思,在杨康之前就有这么一个差不多的例子。谁呢?《天龙》里的萧峰 。萧峰的情况和杨康极其相似,就是正好反了过来。萧峰是辽国人,但他却是宋人养大的。而他的养方与亲方之间同样有血海深仇,他的族人和亲生父母(当然,萧远山其实是没死)就是当年在雁门关被养方一众在带头大哥的率领下弄死的。但是从萧峰的一生来看,他的感情倾向始终是偏向宋人的(养方),他一直所致力于的是宋辽之间的“河蟹”,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他自己却因此悲壮而死。萧峰做过辽国的南院大王(这里民族主义观念的双重标准就来了,他一做南院大王就说他是辽狗,忘恩负义,但他做丐帮帮主的时候怎么没人说他认贼作父?而到了杨康身上却又反了过来?),但他做南院大王的前提是他在汉人这边受到了排挤,迫害和追杀,再加上耶律洪基的盛情难却。如果他始终是那个义薄云天,万人敬仰的丐帮帮主,我想耶律洪基就算是说破了嘴皮也白搭。
回到杨康身上,也就是说要让杨康投身宋人(亲方)的怀抱,除非就是金人(养方)对他不好。但事实却是作为养父的完颜鸿烈对他非常地好!在明知道杨康已经清楚自己身世的情况下也不加以提防(怎么不怕杨康万一真的受了郭靖的策反来刺杀自己?),还对他推心置腹,并委以重任,甚至承诺将来得了帝位也会传给他!至少从金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这是虚情假意,便足见这对“父子”的感情深厚。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怎么背叛养方,投身亲方呢?另外萧峰能致力于宋辽“河蟹”,因为宋辽之间毕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他自己最后也落了个悲剧收场。而宋金之间,却始终隔了个靖康耻,宋人还一心想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让杨康去致力于宋金的“河蟹”那是自不量力了。
杨康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选择,更多地还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黄蓉(没黄蓉,郭靖不知道死几回了)。不过在金书中却也有成功的范例!谁呢?《书剑》中的爱新觉罗。弘历。又是一个非常相似的角色,弘历他是汉人,却是满人(金人)养大的,还做了满清的皇帝(不过在《书剑》中弘历这个皇帝做得还不如杨康这个小王爷呢)。唯一不同的是就他个人而言,亲方和养方并没有什么大仇,当然汉满之间却还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汉人也都一直喊着反清复明。对比一下杨康和弘历,你就会发现,对杨康就更不公了。策反弘历的是他的亲兄弟陈家洛,而郭靖和杨康只是指父为兄,所谓感情不过是郭靖一厢情愿。而陈家洛策反他的条件却是绝对的丰厚,首先有美女,他把自己最爱的女人(同时也是弘历最爱的)香香公主作为筹码献了出来,郭靖再怎么样也不会献出黄蓉吧?其次是江山,他承诺将来反清大业成功之后,皇帝的位置还是弘历的,只不过是从满清的皇帝变成汉人的皇帝。但杨康投身过来算什么?他原来可是金国的小王爷,投身过来,顶多是全真教丘处机门下一个小弟子,也就跟尹志平、赵志敬一个地位。有五绝、有全真七子在,反金大业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么优厚的条件弘历都给拒绝了,你让杨康怎么做?
最后,弘历是成功了,不但灭了红花会,也掌握了实权,从此开创乾隆盛世。而杨康却惨死铁枪庙,人比人,唉,差距咋就这么大?还是那句话,杨康遇到了一个黄蓉,而弘历遇到的是霍青铜。至于郭靖和陈家洛,其实是半斤八两的。
我们一般总是认为所谓血浓于水,血脉相连的亲方总是应该大于养方,个人的感情倾向应该偏向亲方。但事实却往往正好相反,金庸的小说很有意思,在杨康之前就有这么一个差不多的例子。谁呢?《天龙》里的萧峰 。萧峰的情况和杨康极其相似,就是正好反了过来。萧峰是辽国人,但他却是宋人养大的。而他的养方与亲方之间同样有血海深仇,他的族人和亲生父母(当然,萧远山其实是没死)就是当年在雁门关被养方一众在带头大哥的率领下弄死的。但是从萧峰的一生来看,他的感情倾向始终是偏向宋人的(养方),他一直所致力于的是宋辽之间的“河蟹”,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他自己却因此悲壮而死。萧峰做过辽国的南院大王(这里民族主义观念的双重标准就来了,他一做南院大王就说他是辽狗,忘恩负义,但他做丐帮帮主的时候怎么没人说他认贼作父?而到了杨康身上却又反了过来?),但他做南院大王的前提是他在汉人这边受到了排挤,迫害和追杀,再加上耶律洪基的盛情难却。如果他始终是那个义薄云天,万人敬仰的丐帮帮主,我想耶律洪基就算是说破了嘴皮也白搭。
回到杨康身上,也就是说要让杨康投身宋人(亲方)的怀抱,除非就是金人(养方)对他不好。但事实却是作为养父的完颜鸿烈对他非常地好!在明知道杨康已经清楚自己身世的情况下也不加以提防(怎么不怕杨康万一真的受了郭靖的策反来刺杀自己?),还对他推心置腹,并委以重任,甚至承诺将来得了帝位也会传给他!至少从金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这是虚情假意,便足见这对“父子”的感情深厚。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怎么背叛养方,投身亲方呢?另外萧峰能致力于宋辽“河蟹”,因为宋辽之间毕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他自己最后也落了个悲剧收场。而宋金之间,却始终隔了个靖康耻,宋人还一心想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让杨康去致力于宋金的“河蟹”那是自不量力了。
杨康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选择,更多地还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黄蓉(没黄蓉,郭靖不知道死几回了)。不过在金书中却也有成功的范例!谁呢?《书剑》中的爱新觉罗。弘历。又是一个非常相似的角色,弘历他是汉人,却是满人(金人)养大的,还做了满清的皇帝(不过在《书剑》中弘历这个皇帝做得还不如杨康这个小王爷呢)。唯一不同的是就他个人而言,亲方和养方并没有什么大仇,当然汉满之间却还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汉人也都一直喊着反清复明。对比一下杨康和弘历,你就会发现,对杨康就更不公了。策反弘历的是他的亲兄弟陈家洛,而郭靖和杨康只是指父为兄,所谓感情不过是郭靖一厢情愿。而陈家洛策反他的条件却是绝对的丰厚,首先有美女,他把自己最爱的女人(同时也是弘历最爱的)香香公主作为筹码献了出来,郭靖再怎么样也不会献出黄蓉吧?其次是江山,他承诺将来反清大业成功之后,皇帝的位置还是弘历的,只不过是从满清的皇帝变成汉人的皇帝。但杨康投身过来算什么?他原来可是金国的小王爷,投身过来,顶多是全真教丘处机门下一个小弟子,也就跟尹志平、赵志敬一个地位。有五绝、有全真七子在,反金大业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么优厚的条件弘历都给拒绝了,你让杨康怎么做?
最后,弘历是成功了,不但灭了红花会,也掌握了实权,从此开创乾隆盛世。而杨康却惨死铁枪庙,人比人,唉,差距咋就这么大?还是那句话,杨康遇到了一个黄蓉,而弘历遇到的是霍青铜。至于郭靖和陈家洛,其实是半斤八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