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吧 关注:968贴子:8,669
  • 7回复贴,共1

理智分析一下孙膑最后的归宿及原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本身是清华工科毕业,但大三时修习过史记解读一课,当时的作业遍是解读史记中的人物心理,可惜当时所分析的是吴起(恰好是同一篇列传),近日等待9月美国硕士开学,闲来无事,再加上吧里帖子日少,身为吧主,心中惭愧,就随便写点分析,意见不同的地方欢迎讨论,勿喷。


1楼2015-03-30 16:04回复
    首先是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孙膑最后的归宿呢?请看史记原文中孙膑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这就是对孙膑最后的描述,虽然孙膑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史料于秦皇焚书坑儒阶段损失很多,但是大部分名家的结局还是有记载的,比如说伍子胥被夫差所杀,吴起被乱箭射死等等,而孙膑却没有结局,这里可能有2个原因,第一是孙膑后来还在齐国,但是没有作出特别大的贡献(比如攻城略地,保家卫国),第二是辞官归隐了。由最后所说”名显天下“可见没什么贡献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结局。


    2楼2015-03-30 16:11
    回复
      2025-11-29 05:5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归隐的原因是什么呢?权利和地位这种东西,是平常人所不能抗拒的,所以归隐是一件要下极大决心的事情,历史上归隐最大的原因是害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类代表的君王,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但这些人都有很相似的共同点,就是有悲惨的经历,所谓有患同当,有福未必同享。但很明显,当时的齐王不符合这个条件。及时齐王真的要杀功臣,也不到时候(战国还远远没有统一),所以说孙膑不是这个原因。


      4楼2015-03-30 16:24
      回复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齐王不思进取,孙膑对他心灰意冷。这种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齐国的钟离氏当上了王后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劝谏了齐王。而孙膑也无法投奔他国(毕竟吴起就是因为效力的国家太多,得不到重用),但这种说法也说不过去,毕竟高官厚禄,衣食无忧的生活,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放弃的。何况后来齐王又重新振作,积极治理国家,孙膑也可以再回来啊,所以只可能是下一个原因。


        5楼2015-03-30 16:31
        回复
          所以,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孙膑的残疾导致他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初期的时候,这种残疾使他十分愤怒,进而化悲愤为力量,几次战役击败了庞涓。但杀了庞涓之后,可能就逐渐变成了自卑。孙膑在击败魏国时有着极大的功劳,但齐王却没有封他什么官职,仍然是军师,再看看”躺赢“的田忌,直接拜了宰相,与其说齐王觉得他没治理才能,不如说齐王觉得他上不得台面,以孙膑的智慧肯定会觉察到这一点。历史上以貌取人屡见不鲜,孙权不用庞统,刘备开始时也不重用庞统。所以说齐王可能因他残疾而不重用,孙膑自己也有点自卑,再加上身边的人可能会指指点点(比如行人见到他,就会说这就是杀了庞涓的瘸子,虽然可能只是出于钦佩,但人听了就不会是那个意思),这些原因加起来导致他选择了远离朝堂,找到了一个无人认识他的地方隐居了起来。(可能真的是去找鬼谷子了)


          6楼2015-03-30 16:45
          收起回复
            话说吧里的人众呢?要不要这么冷清。。。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04-11 18:56
            回复
              话说吧里的人众呢?要不要这么冷清。。。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4-11 18:56
              回复
                @山西小刘 人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4-11 18: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