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3,184贴子:1,156,207
  • 6回复贴,共1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IP属地:重庆1楼2015-03-28 19:59回复
    第三章基本道出了古代大多王朝治国的核心理念,即“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儒家与道教渊源深厚,儒家全面发扬老子所述这套治国理念,“重农抑商”,重农为实其腹,抑商为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孔子提倡“君子有六艺”则是为强其骨。而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则是为若其志。
    孔子之所以在列国处处碰壁,是圣人之治理念本身的局限,在列强环绕的大争之世用于治国则必败无疑!
    秦国反其道而行!商鞅变法后充分释放国人的欲望,将军功结合名利,以法的形式固定。从而国力大增,争霸胜出!
    共和国现在的环境不就是大争之世吗?共和国早期以粮为纲,阶级斗争,不也是重农抑商吗?为实其腹,弱其志,使夫智者不敢为吗?结果大家已知。改革开放后,充分释放人的欲望后,国力突飞猛进!但社会非常难以治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于是提倡“法制”与秦国争霸之路何其相似?
    当国家大一统后,并科技文化和生产力处在世界顶峰,才能慢慢发展福利,做到弱其志,实其腹,并建设好国防力量“强其骨”。才能大量减少社会问题,实现大治。。。


    IP属地:重庆2楼2015-03-28 19:59
    回复
      2025-11-18 21:45: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南部非洲之人,土地肥沃,气候优良,天然果实繁多!在自然的调教下做到了“实其腹,弱其志”,非洲人的懒惰得于上苍的眷顾!
      但强其骨,就差了!航海时代把非洲带进了大争之世,就悲剧至今。。。。


      IP属地:重庆4楼2015-03-28 20:05
      回复
        吐蕃人骁勇善战,得于艰苦的自然环境,对实物的渴望,对富饶土地和财富的向往!曾称霸西域,大唐也屡败其手!
        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佛教去对抗人的欲望,充分做到“弱其志”!其后千年不再为中原之患。。。


        IP属地:重庆5楼2015-03-28 20:12
        回复
          蒙古人曾经骁勇善战,康熙给了他们藏传佛教,其后300年人口减半,不再为中原之患。。。


          IP属地:重庆6楼2015-03-28 20:14
          回复
            欧猪五国???


            IP属地:重庆7楼2015-03-28 20:20
            回复
              国衰则道兴,道兴则国兴,国兴则道衰,道衰则佛兴,佛兴则国衰。天理循环,无边无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28 2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