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状态,努力寻求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在好的学习环境下,大脑清晰、学习强度大、心情比较平静;在差的学习环境下,人容易变得懒散、放纵、烦乱。
赵凝润很少在教室以外的地方学习,即使在暑假、寒假,他也尽量去教室学习,因为在家里学习,电视、网络的诱惑太大,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就懈怠了。而在公园里学习,往往受到干扰比较多。
或许未来会出现专门用于提高学习状态的学习环境。但是目前,教室仍然是最好的学习环境,某些图书馆也不错。公园、宿舍、家里、咖啡厅都不如教室。
好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两点:一、相对安静,喝水、去卫生间方便,必需的学习工具充足。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感受到严谨、充实、奋进的学习气氛。
显然,选择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教室越安静、学习好的同学越多,你的学习强度越大,你的有效学习时间越长。
有时,赵凝润已经不离开座位连续学习两个小时了,他感到很满意,就想出去走走,但看到班里那个学习最好的同学仍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学习,他就继续坚持学习。学习到三个小时后,他走出教室,感到身体有些疲惫,但大脑却更加清晰,反应很灵活。由于在这三个小时里,他做出了50多道题目,感到丝丝的力量,并产生了成就感,心情很愉悦。
经常跟学习好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不但可以学到知识和解题技巧,还可以学习到良好的心态、严谨的学习作风,感受到这些人的学习强度和思维反应灵活。
几种学习环境的比较
有时,学校放假,王散决定在家学习,学习了几个小时后,他就想放松一下,于是开始看电视,结果一看就到晚上了。第二天,他决定不再看电视了,学习了几个小时后,想睡一会,结果睡了一下午。
后来,放假了,王散就到教室里学习,教室里虽然没有人,但也没有电视和床,他能够专心看书,几天下来,他学习积累了很多心得,他很有满足感。
从增大学习强度的角度,教室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教室里学习好的同学越多,你感受到他们的气势,你的学习强度也随之增大。
从提高大脑灵活度的角度,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因为图书馆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很多书,这样,你就能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从而使大脑更加灵活。
从深入思考的角度看,学习环境越安静,越容易深入思考,因此,你要深入思考时,找的环境越安静越好。
从延长学习时间的角度,独自在家学习里是最好的,但容易因电视、床等使你懈怠。
从通过音乐产生自信心的角度,找一个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地方学习,也算是一个办法。
从提高大脑清晰度的角度,选择靠近健身房和有操场的地方,可以随时锻炼身体,从而使大脑清晰;选择靠近安静的树林的地方也不错,可以随时深呼吸新鲜空气。
教 室
比起其他学习环境,教室的优点是可以加大学习强度,缺点是如果教室人多,就会比较吵闹,而吵闹是头疼、烦躁等不良状态的根源之一。一般说来,一个教室里的学习好的同学越多,你的学习强度越容易增大。
读大学时,我曾在北京多个大学的多个教室学习。后来,我发现,在较差的大学的教室里学习,学习强度较低;在一般大学教室里学习,学习强度一般,在学风比较好的重点大学里学习,学习强度很高;而在清华大学的第四教室里,我经常能明显感到凝重之气,很容易进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很不同,但一般说来,考试成绩越好的同学,学习强度越大,每次最长学习时间越长。学习好的同学的凝重、严谨、细致的学习之气,很容易影响到你,使你的学习强度增大;而学习不好的同学的懒散、浮躁、粗疏的学习之气,也会影响你,使你变得急躁、气闷。
而很多学习达到至高境界的人的强霸之气、凝聚之气、致密之气、灵润之气,有时会深深的震撼到你。
在清华大学的一些教室里,我经常会看到某个人坐在那里学习久了,站起身来,回顾之间,一种霸气弥散开来;我也曾看见某个人严谨致密的之气:紧锁眉头、若有所思;我也经常看到某个同学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学习,一坐就是一上午,当中午吃饭时,这个人带着收获甚多的满足感,快快乐乐的走出教室。
有些学习达到很高境界的人,每次最长学习时间很长,往往能够不离开座位学习三、五个小时,在这三、五个小时的过程中,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狠劲”凝聚的过程,也是一个大脑变得灵活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自信心的过程,所以他们(她们)往往会弥散出一些强霸之气、凝聚之气、致密之气、灵润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