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的实在性与上帝
〔 作者:最终幻想X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0 更新时间:2004-2-22 文章录入:最终幻想X 〕
关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上帝
当我们谈事物的哲学存在时,我们一定要以人的意识为参照系,这是一个标准的参照系.简单地讲,所谓存在就是真的事物,所为不存在就是假的事物,用计算机的话来讲,就是1与0吧.那么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纯客观的东西,就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什么是假呢?就是纯主观的东西,就是人的主观想象出来的,完全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东西.
事物并不是绝对,并不是不是真,就是假,在真与假之间还有过渡.如果人的认识是正确的,那么这认识就是真的,就是客观的,如果人的认识是完全错的,是纯主观的想象,那这认识就是假的,就是主观的.对于那种有一定的正确性的又有一定错误性的认识,就是介于真与假之间的.
当然如果我们将人的意识也当作客观之物,那么人的错误意识,纯主观意识,就也是真的.这时,参照系是什么呢?就是空,就是无.
我们谈客观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关系来谈的,纯主观的没有客观对应物的认识就是主观,就是假的认识.而客观物本身,及有客观对应物的认识就是真的,也就是客观的.比如河这个东西的定性意义,水的深浅的定量概念,是人确定的,但这种确定是真的,是反映客观实际的,也就是有客观对应物的.如何证明这点呢?实质上是用归纳法,假定一个人看河,看到的河的形象记为A,现在我们让这个人不去看河,不去观察河.如果这个河依然存在,依然能为另外一个人的意识所反映,且反映到的形象依然为A.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河这个客观物,及A这种认识是不依赖先前第一个观察河的人的意识所存在.然而客观之物及对客观之物的正确认识,应当是不依赖所有的人的意识.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种客观物是不依赖所有的人的意识而存在,我们总要有一个最后的人,来断定一种认识是不依赖先前测试的所有人的意识存在.
不过如果我们测试了很多人,或者测试能代表这很多人的某些精英人物,都发现客观之物是不依赖他们的意识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归纳法,归纳地认为某客观之物是不依赖所有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所谓归纳法实际上是量变质变法,只要穷举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发生质变,就可以归纳出一般的情形.
世界是物质的,人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首先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对立的是机械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世界是上帝,人的各种观念是来自上帝,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自然界,比如风吹草动,并不是风吹草动,而是人心动,至于风,有没有,草,有没有还是问题.我们看到的风,实际上是看到我们观念中的风,看到上帝在人脑中制造的风的观念.显然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不合人的观察实际的,因为我们感觉外界的风时,才有风的感觉.如果风真的是人的主观固有的,那么我们感觉热量时,但心中想着风时,我们感觉到的就应当是风,外界热量本来就不存在,因此在我们不去想它时,是应当感觉不到它的,但实际上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的是热量.所以人的意识并不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想象,而是取决于客观事物.
然而真正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是认为人的意识之上还确实有一个上帝,不是非物质的上帝,是物质形态的上帝,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上帝,不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上帝.但这个上帝并不主要决定人的观念信息,而主要决定人的智慧,组织观念信息的智慧.人的观念信息是来自比人的意识低级的自然现象,是人的意识对自然现象的反映或组织的唯物主义观点依然正确.
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有一个决定人的智慧的上帝呢?理论上的依据是热信息第二定律,也就是有序的信息水平高的系统不可能不与任何外界事物作用,而自发地进化,也不可能与比自已无序的自然界作用而导致进化.然而事实上生命系统在进化,所以我们必定要假定宇宙存在一个引导生命发生有序性提高,也即发生进化的上帝存在.从事实上看,我们也可以看出上帝的蛛丝马迹,比如人类的哲学智慧要提高,一般是精神上要吃苦,吃苦就能激发出人更多的脑能,这种经历精神磨难的人,如果又有崇高的信仰,那么就会生出智慧来,就会成为伟人.这个智慧起源的机制与引力场中物体动能变势能的机制是一致的,人的脑能量相当于物体动能,人的智慧相当于物体引力势能,动能要变成势能,物体就要向上运动,另外要有引力场这个事先就存在的上帝的引导.与此相同,人的脑动能要变成脑势能,就要向上运动,也就是人要有崇高的信仰,并且还要有先天存在的智能场的引导.这个先天存在的智能场就是人类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