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此前发在另一个吧里,是我个人的千眼打磨经验的分享吧,挡不住这里吧主的热情,要我分享些经验出来,因此转贴到了这里,下面的打磨方法,只是我的个人经验分享,读文的朋友应知,打磨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因此实际打磨时并不是必须要象我这样打磨。:)
--常有人问我:“circuit51,为什么你的每颗千眼都那么好看,几乎都没有裂纹,而且那么亮,而我的千眼颜色却不好看(都是灰灰的沼泽白),并且不亮”,我有时候会开玩笑的回答说:“你人品不好,因此运气不好哈”,然后我又认真的补上一句:“你的耐心不够”。
--的确是这样,完全一样的打磨方法的话,我打磨出来的千眼菩提子,有时会比别人的更亮,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耐心,耐心使千眼变成了高密度的,而高密度千眼与新果相比,由于密度高,同样面积下的光线反射会更多,这就是它更亮的原因。低密度的千眼,是很容易就变黄色的,为什么呢?因为密度低,油脂很容易沁入到表层中,而油脂就是黄色的,因此低密度的千眼必然变成黄色。而高密度的千眼,由于密度高,外部油脂不容易泌入,因此它因油脂泌入而变色的过程非常慢,有时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色(玩半年以上都不变色的千眼,我就有好几颗)。而高密度千眼怎样来的?答案就是耐心,耐心的等待造就的结果。
--给大家看看我的千眼打磨步骤,一共16个步骤,全是无水打磨的过程,当然,你也可以水磨,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水磨出来的千眼,由于密度下降,光泽度一定不如干磨的,而且会有开裂的风险。
--我的打磨步骤如下:
1、买回来不管新果旧果,都先阴干半年(有些旧果,商家为了保持它的重量而故意密封存放,这时旧果并不会失水,与新果差别不大,而有些没经验的商家没有密封保存,而甚至故意淋湿千眼果,为了重量不会缩水而减少,这有时会导致果实发芽和发霉),如果急着打磨,至少阴干3个月,这段时间会使新果缩水变小,同时密度变高,沼泽白新果会缩小后成为象牙白,我后期磨的果子中都没有再出现灰灰的沼泽白,就是这个原因。
按我的尺寸记录情况,9.5*3.5的大果,在半年阴干后,会缩小成为8.9*3.2的果,缩小到了原来的85%左右,在打磨抛光后则会在8.5*3左右,再以后的缩小幅度就很小了。
在这个步骤完成后,如果用干磨的方式,可以百分之百确保千眼是不会开裂的,因为开裂的最大原因就是水份的快速流失。如果这时候是水磨,虽然开裂的概率也降低了很多,但还是无法保证一定不开裂,而且长久阴干后的千眼,再遇水时会吸水很快,吸收水分将使它的密度降低,与目的相违。
2、用钢丝球或研磨刷(指石材研磨刷而不是普通的刷子)刷去表皮,露出它的槽。(这个步骤完成后,可以决定要不要留皮玩)
3、用100目粗砂纸磨去外皮,露出果肉。打磨时不要把千眼按在硬的平面(比如桌子或灶台之类)上磨,以为这样省力,这么磨的话,它会呈一个面一个面的形态,面与面之间不是圆滑过度的,有明显的转折,磨完后的手感会很差。(正常的千眼,这时露出来的果肉是很白的,而不是灰灰的沼泽白了)
4、缺陷修补与处理(修补虫眼、腐顶等,具体修补方法,贴吧其它贴子里有讲过了,大家再去看看。)
5、用100目粗砂纸局部修理纹路。(该留的留,该磨的磨,使纹路清晰,无污染,纹路最后的形态,主要取决于这一步,处理纹路就象你在白纸上写字,不要搞得纸上墨水东一块西一块的)
6、阴干两周至一个月。(去掉外皮后,水份流失速度更快,这段时间的阴干,使它继续缩水变小,密度会变更高)
7、打孔。(如果需要的话)
8、200目砂纸粗磨,磨去前一道的磨痕。(不要有遗漏的100目磨痕没磨去,不然你到抛光后才发现,这时的后期返工会很痛苦的,要耗去很多时间)
9、沟槽底清理。(至少清理到干净,如果可以的话,清理到露出皮色,比如露出红皮的皮色)
10、400目砂纸中磨,磨去200目的磨痕。
11、槽边缘的圆滑处理。(对于较深的槽,会有割手的感觉,因此槽边缘要圆滑处理,使手感圆润光滑,千眼把玩中,手感也是很重要的)
12、1000目砂纸细磨,磨去400目的磨痕。
13、2000目砂纸初抛光。(到这里,已经会有光亮感了)
14、3000目砂纸中抛光。
15、用美甲绵最细的一面做轻抛光。
16、抹一点点油(过期的油就行)在手心,两手心相摩擦一下,然后抹在千眼菩提子上。
好了,这篇文章该结束了,就当成是长期千眼打磨经验的分享吧。
至于打磨后的效果图,我就随便放上几张了。:)
第一张图是我较早期打磨的,4个月前拍的,后面几张的拍照时间较近。











--常有人问我:“circuit51,为什么你的每颗千眼都那么好看,几乎都没有裂纹,而且那么亮,而我的千眼颜色却不好看(都是灰灰的沼泽白),并且不亮”,我有时候会开玩笑的回答说:“你人品不好,因此运气不好哈”,然后我又认真的补上一句:“你的耐心不够”。
--的确是这样,完全一样的打磨方法的话,我打磨出来的千眼菩提子,有时会比别人的更亮,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耐心,耐心使千眼变成了高密度的,而高密度千眼与新果相比,由于密度高,同样面积下的光线反射会更多,这就是它更亮的原因。低密度的千眼,是很容易就变黄色的,为什么呢?因为密度低,油脂很容易沁入到表层中,而油脂就是黄色的,因此低密度的千眼必然变成黄色。而高密度的千眼,由于密度高,外部油脂不容易泌入,因此它因油脂泌入而变色的过程非常慢,有时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色(玩半年以上都不变色的千眼,我就有好几颗)。而高密度千眼怎样来的?答案就是耐心,耐心的等待造就的结果。
--给大家看看我的千眼打磨步骤,一共16个步骤,全是无水打磨的过程,当然,你也可以水磨,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水磨出来的千眼,由于密度下降,光泽度一定不如干磨的,而且会有开裂的风险。
--我的打磨步骤如下:
1、买回来不管新果旧果,都先阴干半年(有些旧果,商家为了保持它的重量而故意密封存放,这时旧果并不会失水,与新果差别不大,而有些没经验的商家没有密封保存,而甚至故意淋湿千眼果,为了重量不会缩水而减少,这有时会导致果实发芽和发霉),如果急着打磨,至少阴干3个月,这段时间会使新果缩水变小,同时密度变高,沼泽白新果会缩小后成为象牙白,我后期磨的果子中都没有再出现灰灰的沼泽白,就是这个原因。
按我的尺寸记录情况,9.5*3.5的大果,在半年阴干后,会缩小成为8.9*3.2的果,缩小到了原来的85%左右,在打磨抛光后则会在8.5*3左右,再以后的缩小幅度就很小了。
在这个步骤完成后,如果用干磨的方式,可以百分之百确保千眼是不会开裂的,因为开裂的最大原因就是水份的快速流失。如果这时候是水磨,虽然开裂的概率也降低了很多,但还是无法保证一定不开裂,而且长久阴干后的千眼,再遇水时会吸水很快,吸收水分将使它的密度降低,与目的相违。
2、用钢丝球或研磨刷(指石材研磨刷而不是普通的刷子)刷去表皮,露出它的槽。(这个步骤完成后,可以决定要不要留皮玩)
3、用100目粗砂纸磨去外皮,露出果肉。打磨时不要把千眼按在硬的平面(比如桌子或灶台之类)上磨,以为这样省力,这么磨的话,它会呈一个面一个面的形态,面与面之间不是圆滑过度的,有明显的转折,磨完后的手感会很差。(正常的千眼,这时露出来的果肉是很白的,而不是灰灰的沼泽白了)
4、缺陷修补与处理(修补虫眼、腐顶等,具体修补方法,贴吧其它贴子里有讲过了,大家再去看看。)
5、用100目粗砂纸局部修理纹路。(该留的留,该磨的磨,使纹路清晰,无污染,纹路最后的形态,主要取决于这一步,处理纹路就象你在白纸上写字,不要搞得纸上墨水东一块西一块的)
6、阴干两周至一个月。(去掉外皮后,水份流失速度更快,这段时间的阴干,使它继续缩水变小,密度会变更高)
7、打孔。(如果需要的话)
8、200目砂纸粗磨,磨去前一道的磨痕。(不要有遗漏的100目磨痕没磨去,不然你到抛光后才发现,这时的后期返工会很痛苦的,要耗去很多时间)
9、沟槽底清理。(至少清理到干净,如果可以的话,清理到露出皮色,比如露出红皮的皮色)
10、400目砂纸中磨,磨去200目的磨痕。
11、槽边缘的圆滑处理。(对于较深的槽,会有割手的感觉,因此槽边缘要圆滑处理,使手感圆润光滑,千眼把玩中,手感也是很重要的)
12、1000目砂纸细磨,磨去400目的磨痕。
13、2000目砂纸初抛光。(到这里,已经会有光亮感了)
14、3000目砂纸中抛光。
15、用美甲绵最细的一面做轻抛光。
16、抹一点点油(过期的油就行)在手心,两手心相摩擦一下,然后抹在千眼菩提子上。
好了,这篇文章该结束了,就当成是长期千眼打磨经验的分享吧。
至于打磨后的效果图,我就随便放上几张了。:)
第一张图是我较早期打磨的,4个月前拍的,后面几张的拍照时间较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