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二年级时,只是看过福尔摩斯的我,在那时候第一次接触行人的馆系列,从而明白
了什麼是新本格。
尽管大量读者叫著不公平的口号,我仍然最喜欢这个馆-「杀人人形馆。」这是暂时六部
馆中最有特色的一部!以京都为舞台,经常下著雨,弥漫著阴沈的气氛。很喜欢作者描写
的手法,慢慢地将记忆挤出来,这样可以令任何人都想继续追看下去。
为什麼我说这个馆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因为在诡计方面这部馆与其他馆系列有不同之
处。在过往的系列中通常以巨型建筑或地方来设计书中主要诡计。十角馆、时计馆和黑猫
馆也是一个好例子,但这个人形馆中没有特别的房屋设计或利用地点之类,不论营造恐怖
或主要的诡计,完全是单靠心理来造出来,直接利用人的先入为主观念从而实行最令人惊
叫的「鈙述性诡计」。
若果认为知道凶手就等於故事完结的话,那麼对行人这部人形馆来说,就弄错了。
故事去到最後的几行文字突然给读者一个小小的意外性。掌握整个事件,真正的凶手可以
在那几行文字当中完全了解,这样可以体会到没有去到最後一页都不知道真相的趣味。
馆系列已经陪伴了我六年之多,每一部的诡计都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希望馆系列打
後的作品可以制造出更强的冲击性诡计,满足我们所有热爱推理小说的人!
wf
UID 11793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8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9-20
状态 离线 #28发表於 2006-9-23 16:55 资料 简讯
?
wf
UID 11793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8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9-20
状态 离线 #29发表於 2006-9-23 17:14 资料 简讯
喜欢十角馆的理由
少年壮志
1984年。行人24岁,以本作应徵乱步奖,那个时候他还在京大念书,学年更是将要毕业的一年,然而身为推研会成员之一的他,却为了创作这部作品而放弃撰写毕业论文,虽然最终都未能获赏,但在翌年论文提交期限前的一星期,行人仍不服输地与岛田庄司见面、并说出自己想当作家的梦想。令人真的感动!
维护古典
小说开头借艾勒裏之口说道:最适合推理小说的题材,无论是否被指为不合时宜,总归还是名侦探、大宅邸、行迹可疑的居民、血腥的惨案、扑朔迷离的案件、石破天惊的大诡计。虚构的事更好,能享受推理世界的乐趣就可以了。这是古典推迷的心声,好亲切。
顽童心理
在前言,行人说自己是喜欢恶作剧的孩子,总是专想如何在边缘"欺骗"读者。因此出示作品时总是难免情怯,并且背地裏窥探别人的反应。顿时觉得这个作者真是可爱。
崭新创意
许多读者在阖上本书的一瞬间,推理小说观会发生崩裂,最终的解答具备十足的意外感以及颠覆性,也从而引爆了新本格的浪潮。
往後虽有更宏大壮丽的馆,但十角馆犹如少年一见锺情的女子,那一份青涩与美丽最是刻骨铭心。
很抱歉。烦请版主删除上面两篇由於编码错误引起的乱码PO。
了什麼是新本格。
尽管大量读者叫著不公平的口号,我仍然最喜欢这个馆-「杀人人形馆。」这是暂时六部
馆中最有特色的一部!以京都为舞台,经常下著雨,弥漫著阴沈的气氛。很喜欢作者描写
的手法,慢慢地将记忆挤出来,这样可以令任何人都想继续追看下去。
为什麼我说这个馆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因为在诡计方面这部馆与其他馆系列有不同之
处。在过往的系列中通常以巨型建筑或地方来设计书中主要诡计。十角馆、时计馆和黑猫
馆也是一个好例子,但这个人形馆中没有特别的房屋设计或利用地点之类,不论营造恐怖
或主要的诡计,完全是单靠心理来造出来,直接利用人的先入为主观念从而实行最令人惊
叫的「鈙述性诡计」。
若果认为知道凶手就等於故事完结的话,那麼对行人这部人形馆来说,就弄错了。
故事去到最後的几行文字突然给读者一个小小的意外性。掌握整个事件,真正的凶手可以
在那几行文字当中完全了解,这样可以体会到没有去到最後一页都不知道真相的趣味。
馆系列已经陪伴了我六年之多,每一部的诡计都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希望馆系列打
後的作品可以制造出更强的冲击性诡计,满足我们所有热爱推理小说的人!
wf
UID 11793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8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9-20
状态 离线 #28发表於 2006-9-23 16:55 资料 简讯
?
wf
UID 11793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8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9-20
状态 离线 #29发表於 2006-9-23 17:14 资料 简讯
喜欢十角馆的理由
少年壮志
1984年。行人24岁,以本作应徵乱步奖,那个时候他还在京大念书,学年更是将要毕业的一年,然而身为推研会成员之一的他,却为了创作这部作品而放弃撰写毕业论文,虽然最终都未能获赏,但在翌年论文提交期限前的一星期,行人仍不服输地与岛田庄司见面、并说出自己想当作家的梦想。令人真的感动!
维护古典
小说开头借艾勒裏之口说道:最适合推理小说的题材,无论是否被指为不合时宜,总归还是名侦探、大宅邸、行迹可疑的居民、血腥的惨案、扑朔迷离的案件、石破天惊的大诡计。虚构的事更好,能享受推理世界的乐趣就可以了。这是古典推迷的心声,好亲切。
顽童心理
在前言,行人说自己是喜欢恶作剧的孩子,总是专想如何在边缘"欺骗"读者。因此出示作品时总是难免情怯,并且背地裏窥探别人的反应。顿时觉得这个作者真是可爱。
崭新创意
许多读者在阖上本书的一瞬间,推理小说观会发生崩裂,最终的解答具备十足的意外感以及颠覆性,也从而引爆了新本格的浪潮。
往後虽有更宏大壮丽的馆,但十角馆犹如少年一见锺情的女子,那一份青涩与美丽最是刻骨铭心。
很抱歉。烦请版主删除上面两篇由於编码错误引起的乱码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