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10,227贴子:15,010,300

回复:盘点《三国演义》中那些刻画的不错的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QQ三国在虎牢关副本中有华雄,35级......不过渔樵很不愿意提及,因为这个游戏前些日子以渔樵使用第三方软件为由封了渔樵的号,而实际上渔樵并没有使用。申诉也无果,找客服也不理。渔樵最后放弃了这个游戏.....当然也无所谓,游戏只是个消遣,况且渔樵现在也不是特想玩,只是觉得冤枉,后来猛然想起了苏格拉底,顿时又释然了。


IP属地:河北17楼2015-02-17 15:35
回复
    由于二爷的原因,华雄在三国杀中也登场了。被称为一大废将,百科里有很多关于讲他怎么用的,就不一一粘贴了。据说现在改了技能。
    不过改了技能也不咋地,渔樵才不会花钱去买呢,白给也不要


    IP属地:河北18楼2015-02-17 15:36
    回复
      2025-11-11 16:4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国志11中华雄还是比较好用的,因为三国志11既参考了《三国志》,也参考了《三国演义》,一般会取那个比较强的形象。鉴于华雄在演义中比较虎,而在历史上是酱油,就取其在演义中的形象了。
      基本资料: 统帅:81 武力:92 智力:56 政治:40 魅力:57
      其他资料: 相性:1 特技:猛者 枪兵:B 戟兵:B 弩兵:C 骑兵:S 兵器:C 水军:C 登场:184年
      不错的统率武力,其他都比较菜。骑兵S配上猛者,加上西北一片平地,很给力的杀手。有比较高的突死率,一招制敌,简直无情!


      IP属地:河北19楼2015-02-17 15:38
      回复
        华雄就到这吧.......其实不太知道吧友的口味,随便写写,觉得还可以的话渔樵接着更,下一个人和华雄有点联系,会是谁呢?你猜猜


        IP属地:河北20楼2015-02-17 15:40
        回复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就表明了儒家的心志——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这也被许多后世的读书人封为座右铭。
          但偏偏有些人就不这样做。不但如此,他还与此言背道而驰,并对于儒者冷嘲热讽。
          他们以维护自己的私利为宗旨,或者以维护自己这个小集团的利益为宗旨,而因此扰乱天下苍生亦不为惜。
          如果该行为人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尚可理解——毕竟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如果他完全了解,那就可怕了。
          他有一双冷漠的眼,一颗冰冷的心。
          比如,李儒。


          IP属地:河北21楼2015-02-17 17:54
          回复
            《三国演义》第三回篇首,李儒首次出场。介绍他为:(董)卓婿(士旁)、谋士。此时何进与宦官在洛阳内斗,密表董卓进京。李儒建议董卓上表,以图名正言顺。毛注曰:何进暗发密诏,李儒乃欲显上表章,明明要激成内变。董卓听从了他的计谋。
            之后洛阳果然大乱,董卓趁乱入京,谁都拦不住。董卓进了京之后,决定树威。想到天下大不过皇帝,如果皇帝都被我换了,那我岂不是更牛,于是就和李儒合计这个事,李儒赞成,于是就和大家一起商量这个事。
            董公谁敢惹?大家自然都不敢说话,但这时候一个人跳了出来——丁原。
            需要说一点的是,《三国演义》中说丁原是荆州刺史,不对。如果大家玩三国志11前几个剧本的时候就会发现丁原是在晋阳出现的——因为他其实是并州刺史。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董卓和丁原因为意见不一致,马上就要干起来了。


            IP属地:河北22楼2015-02-17 17:55
            回复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小朋友的妈妈临死前不服,大骂[url]http://李儒[/url],结果被李儒从楼上扔下去摔死了,小朋友的媳妇被绞死,小朋友被毒死。
              毛注曰:惨极![url]http://李儒[/url]之罪,浮于[url]http://董卓[/url]。
              之后[url]http://李儒[/url]在[url]http://曹操献刀[/url]一处也有露面,关东联军杀来时李儒也是[url]http://传信人[/url]。当上一个主人公[url]http://华雄[/url]被二爷砍死之后,李儒建议[url]http://董卓[/url]把袁绍的叔叔[url]http://袁隗[/url]一家都杀干净,以免后患。杀人的事董公是喜欢的,于是很快乐地就办了。
              之后吕温侯在[url]http://虎牢关[/url]被刘关张哥仨群殴了,[url]http://董卓[/url]听了[url]http://李儒[/url]的主意,把都城迁到长安。为了让大家都跟着他去,他们就把[url]http://洛阳[/url]城一把火点了。其中种种暴行,不一一所述,洛阳一城成了人间地狱。
              首都都成了这样了,在外面声称来讨伐[url]http://董卓[/url]的关东联军们却很淡定,只有曹公气得不行,带兵前去。但中了[url]http://李儒[/url]之计,被打得惨败。
              [url]http://李儒[/url]如同一条可怕的毒蛇,既会害人,又有能力,让人既痛恨,又害怕。


              IP属地:河北25楼2015-02-17 18:58
              回复
                李儒的一切都是依附于董卓的,董卓的成败与他的成败息息相关。当他发现貂蝉正在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的时候,赶紧去告诉董卓,让他把貂蝉送给吕布。董卓开始还有点犹豫,后来被貂蝉离间了一下之后说出了一句非常猛的话:“你媳妇怎么不给吕布呢!”
                李儒发现自己的话董卓听不进去了,长叹一声:“我们都要死于妇人之手了。”
                后来董卓被吕布杀死,李儒也被诛杀全家。


                IP属地:河北26楼2015-02-17 19:01
                回复
                  2025-11-11 16:34: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我们现在来简析一下李儒这个人物。
                  毫无疑问,李儒这个人是有能力的,也是一个坏人。从他所做的那些事中——如上表、废帝、杀少帝、迁都来看,他几乎没有一点仁慈之心,他所做的,都是对董卓有利——而且多是短期利益,而不论对其他人如何——一般都是有害的。他眼中只有利益,毫无道义。其他人的死活,在他的眼中都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看。而且他眼中的利益,也基本都是短期利益,没有长远打算——自然是看不到李儒会给董卓讲一下天下大势,讲一下民心民望的,所以李儒其实也是个目光短浅之辈,只有小聪明,没有长期打算。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李儒装糊涂呢?因为民心民望天下大势之类的事董卓一定是听不进去的,所以说了也白说,反而会激起董卓的杀机,自己白白送掉性命。
                  可是这不是李儒,这是贾诩。
                  贾诩后来帮李傕郭汜俩人夺回了长安,贾诩就利用自己的职权,尽可能地去规劝李郭二人去对百姓百官等人好一点。但李儒往往是在董卓还没下杀机的时候出计,以至于董卓的恶事越来越多。
                  所以,李儒是个聪明人,但只是小聪明,没有长远的眼光。而他的恶毒更使他减了分,所以他死不足惜。
                  不过李儒应该还有一点比较闪光的地方,就在于他对董卓是死忠,他明明知道董卓要完蛋了,也没有像李肃一样立刻倒向吕布和王允,而是默默地等待死亡。董卓去“登基”的那天李儒称病没去,有可能是他本身没病,而是不愿意看到董公的死,自己在家里默默等死。
                  他虽然是董卓的女婿,但乱世之中父子相残(孙权),兄弟反目(袁谭袁尚)的事情太多了,反自己的老丈人并不是一件难事——赫连勃勃就是这么干的。所以李儒想反的话完全可以,但他没有。
                  他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对董卓的忠诚遮盖了他的眼睛,使他看不到更远的地方。


                  IP属地:河北27楼2015-02-18 14:37
                  回复
                    李儒值不值得称颂?
                    不值得。
                    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字:“忠”和“义”。(当然渔樵也不是什么专家,就简单说一下。)
                    忠,指的是忠诚于一个人,或组织,或国家等等。缩小来说,就是忠于一个人。而以忠为最高指导思想的人的所有行为准则就是他所忠于的那个人,而判断他应不应该去做一件事的标准就是,这件事对于他忠的那个人有没有利。
                    义,是指道义。对于道义有不同的解释,大致说就是为了天下所有人。而判断行为的标准是,这件事是不是对大众有利。
                    可以再谈一下“仁”,就是你要去爱周边的人,至少都把大家当人看,对大家有恻隐之心。
                    对于忠和义,渔樵认为义是应该高于忠的。而李儒的问题,就在于只忠,不义,也不仁。
                    他眼中只有董卓,其他人都是草芥,他可以毫无同情心地杀他们。
                    李逵眼中只有宋江,其他人都是草芥,他可以毫无同情心地杀他们。
                    二战中的德军和日军眼中只有元首或天皇,其他人都是草芥,他们可以毫无同情心地杀他们。
                    他们根本不想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只要他们觉得这件事对自己所忠于的那个目标是好的,就是对的。
                    他们没有义,也没有仁。
                    所以他们只是愚忠。他们做了坏事不会忏悔,这是他们的幸运,因为他们心安理得;这也是他们的不幸,因为他们糊涂。
                    李儒,就是这样。


                    IP属地:河北28楼2015-02-18 14:55
                    回复


                      IP属地:河北33楼2015-02-19 14:44
                      收起回复
                        渔樵又在拿着写过的东西招摇撞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35楼2015-02-24 17: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