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传佛教艺术品里有很多佛像、法器及其他用具是由合金铜为主,一般我们只以铜色为准,可分为红铜、黄铜、青铜三种,其实合金铜质种类很多,藏文称“利玛”。《藏汉大辞典》解释其为“指各类响铜制品”
16世纪的西藏学者白玛噶波,18世纪的晋美林巴著有关于金属雕刻的各种利玛材料特点的著作,其中将利玛铜分为:
匝那卡西玛、花利玛、白利玛、黄利玛、红利玛、紫利玛、青铜利玛、钟铜、姜铜、桑塘玛、恰利。
在清代就有更为详细的分类和记载,清代宫廷据实物的统计,分类为12种利玛:
1、梵铜利玛,及印度利玛,包括13世纪前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各地造像及器物使用。
2、梵铜旧利玛,所指范围与梵铜利玛相同,标旧字表示其年代更为久远。
3、番铜利玛,即西藏利玛,是西藏本地所造各时期造像及器物均有使用。
4、巴勒布利玛,即尼泊尔利玛,约为16世纪后的造像与器物使用。
5、桑塘利玛,多为东北印度造像即器物使用。
6、红利玛,尼泊尔早期使用。
7、扎什利玛,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使用品种。
8、紫金利玛,是宫廷记载的最珍贵品种,清宫档案记录其配方为:红铜为主内加其他铜、金、银、锡、铁、铅、水银、五色玻璃面、金刚钻。
9、其他还有嘎克达穆利玛及流崇干利玛。
总的说来合金铜是各种利玛铜的统称,而各种利玛也有其相对应的时间、价值、色彩、包浆等,而我们常讲的托甲大部分是各类的合金铜,其实大家也不难发现在很多的托甲里会出现各种铜质的情况,法器中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含陨石材质的,现在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市面上也很少见到。
16世纪的西藏学者白玛噶波,18世纪的晋美林巴著有关于金属雕刻的各种利玛材料特点的著作,其中将利玛铜分为:
匝那卡西玛、花利玛、白利玛、黄利玛、红利玛、紫利玛、青铜利玛、钟铜、姜铜、桑塘玛、恰利。
在清代就有更为详细的分类和记载,清代宫廷据实物的统计,分类为12种利玛:
1、梵铜利玛,及印度利玛,包括13世纪前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各地造像及器物使用。
2、梵铜旧利玛,所指范围与梵铜利玛相同,标旧字表示其年代更为久远。
3、番铜利玛,即西藏利玛,是西藏本地所造各时期造像及器物均有使用。
4、巴勒布利玛,即尼泊尔利玛,约为16世纪后的造像与器物使用。
5、桑塘利玛,多为东北印度造像即器物使用。
6、红利玛,尼泊尔早期使用。
7、扎什利玛,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使用品种。
8、紫金利玛,是宫廷记载的最珍贵品种,清宫档案记录其配方为:红铜为主内加其他铜、金、银、锡、铁、铅、水银、五色玻璃面、金刚钻。
9、其他还有嘎克达穆利玛及流崇干利玛。
总的说来合金铜是各种利玛铜的统称,而各种利玛也有其相对应的时间、价值、色彩、包浆等,而我们常讲的托甲大部分是各类的合金铜,其实大家也不难发现在很多的托甲里会出现各种铜质的情况,法器中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含陨石材质的,现在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市面上也很少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