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传统文化吧 关注:10贴子:99
  • 2回复贴,共1

绍兴莲花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绍兴莲花落(绍兴地方曲艺)
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的一种汉族曲艺形式。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或说由唐时“散花乐”变为“莲花乐”再变为“莲花落”。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莲花落为群众喜闻乐见。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P属地:江苏1楼2015-01-31 13:17回复
    表演方式
    浙江省主要汉族曲种之一。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地区。相传起源于明末绍兴莲花落表演3清初。当时的演唱者多化装为乞丐,沿街说唱一些宣扬神道、劝人为善的曲词。一般由二人组成一档,一人主唱,持串起铜钱的竹板敲击两臂、肚、胸、两腿以为节拍,另一人帮腔接调。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说唱新闻,有说、有唱、有表演,改用三翘板击节,另有四胡伴奏。由于唱腔流畅、婉转动听,善于叙事,也宜抒情,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特别为农民群众所喜爱,成为农闲时的一种文艺活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职业艺人。
    流传的曲目有《珍珠塔》、《何文秀》、《闹稽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莲花落在音乐唱腔上有所改革和发展,增加了琵琶、阮、扬琴、二胡等乐器伴奏,并新编了不少曲目,如《血泪荡》、《夜抢李秀英》、《徐文长三气窦太师》等。


    IP属地:江苏4楼2015-01-31 13: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传承意义
      绍兴莲花落艺人多因个人爱好由别业转入,并无严格的师承关系。绍兴莲花落表演4后来出现了专业演员,倪齐全、潘家富和翁仁康均是有代表性的当代传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 绍兴莲花落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几年,演出市场逐渐萎缩,观众大量流失。出现这种局面,原因众多,但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文艺样式空前发展,演出市场竞争激烈,莲花落这一民间说唱艺术难敌对手, 二是本曲种演出形式单一,演唱曲目陈旧,适应不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然还有演唱队伍老化,尖子演员青黄不接等原因。面对这一现状,绍兴莲花落若再不改革创新,也存在着被淘汰的可能。当前,绍兴莲花落的发展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问题,进一步保护与发展这种艺术已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P属地:江苏5楼2015-01-31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