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仔,又发福利了,这个必须顶一下

甩叔所学跟你的在理念及技法上差异很大,要是以我所学的角度去评价你之所学,难免偏颇,要深入讨论又不偏颇,我会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例如,所有武术的发力或发劲都必须要面对的命题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就是自身能发出的力作用在物体之上,偏身锤,从重心转移度,旋转摆幅及发力路径上,可算是各系咏春之中最有劲力的,这绝对是一个特色,而且从物理及人体力学的角度亦绝对是对比其他系的转马在力量值的可最大化。
在搏击中,能发出多大力量是致胜要点之一,但当中力量能有多少作用到对手身上那才是关键,有作用力自然有反作用力,这是常识,反作用力取决于体重或结构,拳击规则下,拳手可以私用上身前倾(体重)去减低反作用力,从而增加作用在对手身上的打击力,而咏春私用的方法是结构,即是私用身体协调角度从而把反作用力传回地面,这理论上是最大的靠出,亦即是传统武术立论之'根'。
所以,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只是要素之一,能最大化作用在对手身上才是重中之重,力不须要太大,若能做到发出300磅的力而8成作用到对手身上,已足以KO对手。。所以,外表看上去多有劲都不是重点,重点看结构,看根,而翔仔你这结构上的角度似乎存在问题,亦即是说无论外表上看能发出多大的劲,反作用力会令你'浮'起,因为你本身体重已不大,更多的反作用力只会作用回你身上,要解决这问题,便要寻'根',发给你师父看看吧,他老人家应该能帮你纠正一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