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濮阳日报记者 冯向忠)“到2016年,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生态体系基本建成,教育园区基本建成,文化园区基本建成,商务中心区基本建成,村庄迁建整合基本完成,产业体系建设形成规模,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规模。”
近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快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示范区今后两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吹响了示范区开发建设的进军号。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卫都大街东延、高阳大街、澶州大街、文明路北延等27条道路建设,完成龙泽大街跨进水渠桥、跨马颊河桥等桥梁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注意做好重点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配套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等设施,同步跟进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等环卫设施,确保各类设施正常使用。加快市医专、市杂技艺术学校、市技师学院、市新一高建设进度,启动市委党校建设,积极推进绿城路小学、综合性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在示范区设立分校或实习基地;加快公共场馆建设,市图书馆、文化宫明年建成投用;加快医疗体系建设,推进一批社区医院、综合或专科医院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高端医疗、康复、养老等项目,努力打造高端医疗服务中心。
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水库等各类水资源,打造涵养水源、生物多样、灵动秀美的生态水系。今年完成水库扩容等后续工程,明后两年启动建设沉沙调蓄池、进水渠闸、卫都河东延、潴龙河支渠、龙珠湖、马颊河湿地、净湖湿地等项目,形成“湖河一体”的城市水脉。坚持大绿量、高密度、多色彩、立体式绿化,着力打造山叠绿屏、水映绿岸、路环绿荫的生态绿系,切实抓好水库岸线景观、龙山山体绿化、生态廊道建设、小品绿地设置等绿化工程;基本完成龙山绿化,建成一批小品游园等项目;做到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推进,基本形成示范区绿色体系。充分发挥濮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将上古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石油文化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绿系、水系、建筑等建设之中。
近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快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示范区今后两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吹响了示范区开发建设的进军号。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卫都大街东延、高阳大街、澶州大街、文明路北延等27条道路建设,完成龙泽大街跨进水渠桥、跨马颊河桥等桥梁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注意做好重点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配套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等设施,同步跟进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等环卫设施,确保各类设施正常使用。加快市医专、市杂技艺术学校、市技师学院、市新一高建设进度,启动市委党校建设,积极推进绿城路小学、综合性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在示范区设立分校或实习基地;加快公共场馆建设,市图书馆、文化宫明年建成投用;加快医疗体系建设,推进一批社区医院、综合或专科医院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高端医疗、康复、养老等项目,努力打造高端医疗服务中心。
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水库等各类水资源,打造涵养水源、生物多样、灵动秀美的生态水系。今年完成水库扩容等后续工程,明后两年启动建设沉沙调蓄池、进水渠闸、卫都河东延、潴龙河支渠、龙珠湖、马颊河湿地、净湖湿地等项目,形成“湖河一体”的城市水脉。坚持大绿量、高密度、多色彩、立体式绿化,着力打造山叠绿屏、水映绿岸、路环绿荫的生态绿系,切实抓好水库岸线景观、龙山山体绿化、生态廊道建设、小品绿地设置等绿化工程;基本完成龙山绿化,建成一批小品游园等项目;做到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推进,基本形成示范区绿色体系。充分发挥濮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将上古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石油文化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绿系、水系、建筑等建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