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那些事儿》
经LP推荐,我匆匆看了一下。 总结以下两点(我还真敢说…)
第一、历史真实性谁说了算。
主要是关于张居正…其实对此我实在没发言权,可是…因为接受了阎崇年的先入为主---尽管他对明史讲的不多---对张居正的品行,他似乎并没给什么微词。
但在‘千古,为此一人’篇里,作者说他‘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另,李亚平在<帝国政界往事>中也提到‘当时的首辅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突然发现,自己一向崇敬甚至敬畏的“师相”张居正,原来过着两面人的生活:在公众面前和私下里、当面所说的和背后所做的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我相信,只要敢写历史、敢评历史人物的著书者,必定参详了大量历史资料、历史遗迹、历史档案ETC…可说是秘史无秘,戏说不戏。也就是说,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
但作为一个‘人’,也很难站在真正客观的立场上,去评述某位作古N久的人物。(客观地说,真正的客观并不存在)
恐怕,要想知道真正的‘真相’,除非穿越 ~别无他途。
所以干脆借用李亚平最爱说的一句:姑且存疑吧。
第二、行文的方式。
说白了,我不太喜欢那种以天桥说书的口吻讲评历史。(不知道开创此先河的是不是易中天,纪连海…反正百家讲坛里很多史学家都喜欢口语化、通俗化、故事化。)
为了让别人能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语言表达,把生僻的词汇转为通俗也未为不可。但太过戏谑的口气让我觉得反感。
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人物中的清流,至少应该给予相应的尊重。最好不要站在一种优越的位置、以现代的理念和标准衡量死人。那样做既不公正,也不厚道。(大贪官除外~~可以尽情B4..)
历史是很严肃的,可是在它严肃不起来的时候,也挺可悲的。
就这些吧~~~再深刻的我也没有。 XD 总之这书不错,值得看。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