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印象 倾心之美》
对于熨斗镇,最初是从茶叶开始的,慢慢觉得“熨斗”二字有了意味深长的意蕴。接着“古镇”就在脑海里鲜活起来,最有感觉的就是燕翔洞,还有乔泰和客栈了。
元月11日,是一个大好契机,“第三届汉水.庖汤会”在熨斗镇隆重举行。于是心驰神往在计划之列了,意欲邂逅,即刻启程。出城东南,晨雾弥漫,大有看不清路的态势,山川相廖,愈加苍茫,舟车过处,雾灯闪闪。明明骑行在汉江的诗画走廊里,却欣赏不到她一寸的肌肤,大有“镜中花,水中月”的朦胧意境。过后柳,来俩后柳大包,一碗稀饭,润润肺,充充饥,离水乡又南行,直听得到舟楫之声从雾中汉江传来。经喜河镇,看到渡口延伸进雾中,真乃仙境地界也。
问过路人,告诫我莫要走错了。一直走石蒿路就去了汉阳坪,而行不远靠右手路口进入便是熨斗。果不其然,就进入了喜熨路,绕进了灵雀山的脉脉山岭中。路面很好,路下是时深时浅的峡谷溪流,清澈白练,悬泉缕缕。时时有车驶入,大约都是慕“庖汤会”之名而来,也有安康日报的报道车超越而过,一行匆匆没入山里雾气中。也有摄影者停车驻足,或新奇于油菜地间的晨霜,或赞叹于老牛铧犁的躬耕身影……
随时间推移,渐渐骑行进阳光绽开的灵雀山脚下。没曾想还会翻过一座山才能抵达目的地,之前听过灵雀茶,欲抵桃源处,必翻坎坷山,真是美好景致呈现前的洗礼啊!抵达山顶,中途歇息过一次,是欣赏山涧雾气起伏的绝妙地段所致。问过一位阿姨,下山行十里,便是庖汤处,但见灵雀寺,隐隐云雾中。一路盘山下坡,真的不要想太多,初次便要邂逅的熨斗地界缓缓向我走来。
夺入眼眶的就是“熨斗古镇”的牌坊,第一眼就有清秀古朴真实的感觉。牌坊立于一座熨斗镇桥上,桥这头是停车场,大小车辆,悉数停放,也很是热闹,街市早已游人如织,正是逢场的日子。桥下就是富水河,未知从哪里流入汉江,只见清水徐行,汨汨过来。上游就是燕翔洞,闻名在外,可第一次来,因时间仓促,大好地方却不在我的计划之列。过桥头,那边也是早市喧嚣,土猪肉摊,本地青菜,锅碗瓢盆……这些琳琅满目,却都从灵雀山翻山贩运过来的。四处打听,老街沿河而上,街就坐落在壁立的山下。
行不久,见到“熨斗古镇”的城楼,传身入里,有古朴味道,真抵得上1400年的历史沧桑积淀。青石板、古门窗。过走廊,种株草。掩炊烟,有商号。上几步梯,就到了古戏楼,台址高筑,下有院场,装满阳光。过其间,又一段下坡,不久便见乔泰和客栈,内有乡村民俗展馆,向外人展示乡土风貌。杀猪仪式在我之前已举行完,木架下边地上血淋淋迹象,猪头大约拿去祭祖了吧!
古街上悉数摆列这彩礼,还有精致大红花轿,兴许这哪一座楼上抛下一个绣球,被我接着,那也便有在此留下常驻的理由啦!为一桃源姑娘欢悦,真是值得的!再往前,出了古街,也就出了“川蜀通道”的城楼,一望岭山,阳坡填满阳光,阴坡还是水淋淋湿漉漉。兀的听见身后鞭炮齐鸣,唢呐喧天,折身回转,挤入人山人海,大队殷勤队伍抬起花轿,歌声悠扬般进入了戏楼院场,前簇后拥,古朴婚礼,没有红包,小孩们也是很快乐追着花轿抢着欢乐的。挤入乔泰和客栈的后花园,这里正在举行划拳品酒的拳王争霸赛,还有女性选手,“哇哇呀呀”的,看的外地人乐不可支,扯些经绊,才是最好玩的,划拳风采一 一被省城的摄影家纪录在镜头里。
乔泰和客栈院场里,庖汤会酒席开始摆起来。一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围起来,身着唐装,在这样的山水环境里,前辈们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想必这都是小时候的时光,重返过往,老人大概都要喟叹时光蹉跎了吧!稍后我们也围起一桌来,和山水之城们的朋友,碰杯把盏,欢乐悠扬,直接用那时候的黑瓷碗喝原浆酒,吃大块肉,尝开胃山野菜。席间得知此地特产为大白菜,上一盘农家白菜,真是香甜嫩,有味道,还有一特产就是美女,最大特色是美女特爱吃白菜,于是乎有人过来直接上田间,大量买白菜,准备吃出靓丽容颜来,席间笑言飘四方,却真实再现了淳朴民风啦!而后,六两酒下肚,思绪犯迷糊!
歌罢!舞罢!划拳罢!庖汤罢!人流三开,庖汤会完美落寞,阳关微微向西斜,小镇款款又寂静,大伙不是带着白菜,就是带着原浆,还有庖汤会上的腊味。过富水河上桥,搭上一老哥的顺风车,把山地车架在车顶,一行开始翻越灵雀山,再返程!清韵楚楚的小镇,给了我很好的印象之美,穿行岭云间,看到了那一方有燕翔的地方,二度邂逅,定有美丽芬芳!
2015、1、13 月栖天 大北巷
对于熨斗镇,最初是从茶叶开始的,慢慢觉得“熨斗”二字有了意味深长的意蕴。接着“古镇”就在脑海里鲜活起来,最有感觉的就是燕翔洞,还有乔泰和客栈了。
元月11日,是一个大好契机,“第三届汉水.庖汤会”在熨斗镇隆重举行。于是心驰神往在计划之列了,意欲邂逅,即刻启程。出城东南,晨雾弥漫,大有看不清路的态势,山川相廖,愈加苍茫,舟车过处,雾灯闪闪。明明骑行在汉江的诗画走廊里,却欣赏不到她一寸的肌肤,大有“镜中花,水中月”的朦胧意境。过后柳,来俩后柳大包,一碗稀饭,润润肺,充充饥,离水乡又南行,直听得到舟楫之声从雾中汉江传来。经喜河镇,看到渡口延伸进雾中,真乃仙境地界也。
问过路人,告诫我莫要走错了。一直走石蒿路就去了汉阳坪,而行不远靠右手路口进入便是熨斗。果不其然,就进入了喜熨路,绕进了灵雀山的脉脉山岭中。路面很好,路下是时深时浅的峡谷溪流,清澈白练,悬泉缕缕。时时有车驶入,大约都是慕“庖汤会”之名而来,也有安康日报的报道车超越而过,一行匆匆没入山里雾气中。也有摄影者停车驻足,或新奇于油菜地间的晨霜,或赞叹于老牛铧犁的躬耕身影……
随时间推移,渐渐骑行进阳光绽开的灵雀山脚下。没曾想还会翻过一座山才能抵达目的地,之前听过灵雀茶,欲抵桃源处,必翻坎坷山,真是美好景致呈现前的洗礼啊!抵达山顶,中途歇息过一次,是欣赏山涧雾气起伏的绝妙地段所致。问过一位阿姨,下山行十里,便是庖汤处,但见灵雀寺,隐隐云雾中。一路盘山下坡,真的不要想太多,初次便要邂逅的熨斗地界缓缓向我走来。
夺入眼眶的就是“熨斗古镇”的牌坊,第一眼就有清秀古朴真实的感觉。牌坊立于一座熨斗镇桥上,桥这头是停车场,大小车辆,悉数停放,也很是热闹,街市早已游人如织,正是逢场的日子。桥下就是富水河,未知从哪里流入汉江,只见清水徐行,汨汨过来。上游就是燕翔洞,闻名在外,可第一次来,因时间仓促,大好地方却不在我的计划之列。过桥头,那边也是早市喧嚣,土猪肉摊,本地青菜,锅碗瓢盆……这些琳琅满目,却都从灵雀山翻山贩运过来的。四处打听,老街沿河而上,街就坐落在壁立的山下。
行不久,见到“熨斗古镇”的城楼,传身入里,有古朴味道,真抵得上1400年的历史沧桑积淀。青石板、古门窗。过走廊,种株草。掩炊烟,有商号。上几步梯,就到了古戏楼,台址高筑,下有院场,装满阳光。过其间,又一段下坡,不久便见乔泰和客栈,内有乡村民俗展馆,向外人展示乡土风貌。杀猪仪式在我之前已举行完,木架下边地上血淋淋迹象,猪头大约拿去祭祖了吧!
古街上悉数摆列这彩礼,还有精致大红花轿,兴许这哪一座楼上抛下一个绣球,被我接着,那也便有在此留下常驻的理由啦!为一桃源姑娘欢悦,真是值得的!再往前,出了古街,也就出了“川蜀通道”的城楼,一望岭山,阳坡填满阳光,阴坡还是水淋淋湿漉漉。兀的听见身后鞭炮齐鸣,唢呐喧天,折身回转,挤入人山人海,大队殷勤队伍抬起花轿,歌声悠扬般进入了戏楼院场,前簇后拥,古朴婚礼,没有红包,小孩们也是很快乐追着花轿抢着欢乐的。挤入乔泰和客栈的后花园,这里正在举行划拳品酒的拳王争霸赛,还有女性选手,“哇哇呀呀”的,看的外地人乐不可支,扯些经绊,才是最好玩的,划拳风采一 一被省城的摄影家纪录在镜头里。
乔泰和客栈院场里,庖汤会酒席开始摆起来。一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围起来,身着唐装,在这样的山水环境里,前辈们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想必这都是小时候的时光,重返过往,老人大概都要喟叹时光蹉跎了吧!稍后我们也围起一桌来,和山水之城们的朋友,碰杯把盏,欢乐悠扬,直接用那时候的黑瓷碗喝原浆酒,吃大块肉,尝开胃山野菜。席间得知此地特产为大白菜,上一盘农家白菜,真是香甜嫩,有味道,还有一特产就是美女,最大特色是美女特爱吃白菜,于是乎有人过来直接上田间,大量买白菜,准备吃出靓丽容颜来,席间笑言飘四方,却真实再现了淳朴民风啦!而后,六两酒下肚,思绪犯迷糊!
歌罢!舞罢!划拳罢!庖汤罢!人流三开,庖汤会完美落寞,阳关微微向西斜,小镇款款又寂静,大伙不是带着白菜,就是带着原浆,还有庖汤会上的腊味。过富水河上桥,搭上一老哥的顺风车,把山地车架在车顶,一行开始翻越灵雀山,再返程!清韵楚楚的小镇,给了我很好的印象之美,穿行岭云间,看到了那一方有燕翔的地方,二度邂逅,定有美丽芬芳!
2015、1、13 月栖天 大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