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雁(1969~),是我鄄城县红船镇红船村人,自幼酷爱戏曲。1997年9月22日年仅11岁的她和14岁的赵明洋一起考入鄄城县豫剧团,师从当年在鲁西南一带有着相当名气的豫剧名角-黑二妮(本名刘翠峰,黑二妮是戏迷们送给她的昵称),主攻刀马、旦闺门旦,在豫剧团她如鱼得水,谦虚好学、勤学苦练得到老前辈的喜爱。13岁时她即登台演唱《花木兰》,其婉转动人的唱腔,大方得体的表演,赢得了戏迷们的称赞,很快成为剧团的顶梁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1988年鄄城县豫剧团解散了。孙鸿雁不得不离开了她心爱的戏剧舞台,在不再忙碌的日子里,她和青梅竹马的’武生‘赵明洋喜结良缘。为了生活,她和丈夫一起在鄄城街头做起了小生意,夏天卖冷饮,冬天卖毛线,以至于后来她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中夺得年金奖擂主时,很多鄄城人惊奇地说:“这不是在人民商场门口卖刨冰的那个妇女吗?”
金奖擂主拜师学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9月,《梨园春》举办半年擂主擂台赛。原本只是邀
请每期擂主参加的大赛,在众多戏迷的强烈呼吁下,梨园春节目组领导慧眼识珠,破例邀请孙鸿雁参赛,不负重望的孙鸿雁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擂主桂冠,荣获金奖。给她颁奖的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说:“没想到你一个山东妞从我们河南豫剧窝里捧走了金奖。”一位当地的老人在赛后找到孙鸿雁,一再要求大摆家宴给她送行,婉言谢绝了老人的好意后孙,鸿雁和丈夫决定第二天一早就返程。在拦下一辆出租车后,出租车司机一眼就认出了孙鸿雁:“无论如何也不肯收她的车费,不容易啊!你一个山东姑娘在我们河南得了金奖擂主,不简单。”刚回到家,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女儿赵晓丹,抱着妈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河南著名戏曲评论家荆华先生,听到孙鸿雁获得金奖的消息后,通过河南电视台找到了她,赞不绝口之余还勉励其继续努力学习,并向全国人大代表、’梅花奖‘得主、郑州豫剧院院长、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虎美玲女士大力推荐。当年年底,孙鸿雁终于被虎美玲收为入室弟子。在虎美玲老师的亲自指点下,孙鸿雁在艺术道路上获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艺术团成立,聘请众多德艺双馨的梨园名角参加,孙鸿雁作为《梨园春》艺术团成员参加了在中国剧院举行的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北京戏曲周专场演出,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后又随梨园春艺术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黄土高原、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