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 Ananas comosos (L.) Merr.原产於热带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再由加勒比海居民带回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种植.拉丁属名的ananas就是当地住民对凤梨的称呼,其意是指「绝佳的水果」.西元1493年12月,Christopher Columbus(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加勒比海,下锚停留在西印度群岛Guadaloupe火山岛旁的小海湾,之後进入到附近的村落,船员们受到热情的招待.当时送来的一大堆蔬果,其中一种让这一批欧洲来的水手好奇的就是凤梨.他们纪录道:「外形看起来令人反感的,一节节坚硬的似松果;果肉却又像苹果.」因此,凤梨传入欧洲之後就以英文称之为pineapple,同时也成了晚宴或盛宴时象徵高社经地位及慇勤好客的指标.
十六世纪,随著西班牙殖民及传教的脚步,凤梨从西班牙传到了菲律宾,夏威夷,印度与中南半岛,其後不久,又从中南半岛由陆路进入广东,此时称之为「波蜜」.台湾於清康熙末年才从东南亚引进凤梨栽培,当时有饱学之士见其果实怪异「其果实有叶一簇,状似凤尾」,乃引用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简化成「凤来」来称呼这种水果.当切开凤梨,聚合果的轴与梨相似,而「来」这个字又与闽南语的「梨」同音,在意义上又似一种水果,所以在音,意与形三者条件的配合下,凤来被凤梨的称呼取代了.
「凤」本是指称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徵富贵.在传统建筑上,常常可以在住屋的山脊上,看到有凤来仪的象徵图象或雕塑.而凤梨也象徵著这层意义,所以在汉人旳祭仪上,都会在案前摆上凤梨,甚至在神案雕镂凤梨的图纹,以祈求平安顺利.凤梨与闽来语的「旺来」同音,所以,在各公司行号开张的处所,都会悬挂凤梨造形的彩饰,希望生意兴旺.国内的选举文化似乎也逐渐赴向这种祈福的模式,送凤梨,送菜头以求高票当选的情形屡见不鲜.其实凤梨原产地的住民亦把它当做吉祥的象徵,在巴西出土的古文物中,仍然可以发现以凤梨外型的宽口罈,用以埋葬过世的亲人.
凤梨是热带地区极为重要的水果,除了去皮生食之外,其与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类变得软嫩,其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可以用来做药布治疗外伤;1891年用鲜凤梨提鍊出来的凤梨酵素(bromelain),已经被用来治疗坏血症,新近的研究,凤梨酵素也常被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烧伤,脓疮和溃疡等,有著很好的效果.另外,凤梨的叶片,则是用来制做萱纸的好材料.
在台湾的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排湾族三个比较靠近热带地区的族群,会在田里的角落栽植凤梨做为水果并赋予名称之外,其它族群对凤梨的称呼多以pineapple转音的日语称呼.排湾族称之为bangworale,卑南族称之为laha,阿美族称之为talacai.因其果实外形与海边的林投相似,所以阿美族的名称与林投树相同,就如同我们称呼林投为野波罗一样.再看远在太平洋西岸的夏威夷群岛,所产的凤梨近半个世纪以来执世界之牛耳,岛上的住民之为hala kahiki,hala就是指林投,意思也是指外来的林投.从西印度群岛的ananas,到夏威夷的hala,卑南族的laha,阿美族的talacai,这中间的俗名透露了什麼讯息呢?可能有待近一步的了解.
本文转载自【塔山自然实验室】
十六世纪,随著西班牙殖民及传教的脚步,凤梨从西班牙传到了菲律宾,夏威夷,印度与中南半岛,其後不久,又从中南半岛由陆路进入广东,此时称之为「波蜜」.台湾於清康熙末年才从东南亚引进凤梨栽培,当时有饱学之士见其果实怪异「其果实有叶一簇,状似凤尾」,乃引用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简化成「凤来」来称呼这种水果.当切开凤梨,聚合果的轴与梨相似,而「来」这个字又与闽南语的「梨」同音,在意义上又似一种水果,所以在音,意与形三者条件的配合下,凤来被凤梨的称呼取代了.
「凤」本是指称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徵富贵.在传统建筑上,常常可以在住屋的山脊上,看到有凤来仪的象徵图象或雕塑.而凤梨也象徵著这层意义,所以在汉人旳祭仪上,都会在案前摆上凤梨,甚至在神案雕镂凤梨的图纹,以祈求平安顺利.凤梨与闽来语的「旺来」同音,所以,在各公司行号开张的处所,都会悬挂凤梨造形的彩饰,希望生意兴旺.国内的选举文化似乎也逐渐赴向这种祈福的模式,送凤梨,送菜头以求高票当选的情形屡见不鲜.其实凤梨原产地的住民亦把它当做吉祥的象徵,在巴西出土的古文物中,仍然可以发现以凤梨外型的宽口罈,用以埋葬过世的亲人.
凤梨是热带地区极为重要的水果,除了去皮生食之外,其与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类变得软嫩,其外皮捶打後用布包好,可以用来做药布治疗外伤;1891年用鲜凤梨提鍊出来的凤梨酵素(bromelain),已经被用来治疗坏血症,新近的研究,凤梨酵素也常被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烧伤,脓疮和溃疡等,有著很好的效果.另外,凤梨的叶片,则是用来制做萱纸的好材料.
在台湾的原住民,阿美族,卑南族,排湾族三个比较靠近热带地区的族群,会在田里的角落栽植凤梨做为水果并赋予名称之外,其它族群对凤梨的称呼多以pineapple转音的日语称呼.排湾族称之为bangworale,卑南族称之为laha,阿美族称之为talacai.因其果实外形与海边的林投相似,所以阿美族的名称与林投树相同,就如同我们称呼林投为野波罗一样.再看远在太平洋西岸的夏威夷群岛,所产的凤梨近半个世纪以来执世界之牛耳,岛上的住民之为hala kahiki,hala就是指林投,意思也是指外来的林投.从西印度群岛的ananas,到夏威夷的hala,卑南族的laha,阿美族的talacai,这中间的俗名透露了什麼讯息呢?可能有待近一步的了解.
本文转载自【塔山自然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