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日看新闻,看着让我特别揪心的一件事情,今天是第二次报道了,相隔10天时间,我听得最多的一个品牌——汪氏,居然连续出现添加防腐剂和其他化学制品的消息,确实把我心中崇拜的英雄一下子打垮,也是我真心不想看到的结果。

我家三代人养蜂,爷爷说,在他养蜂的时候,汪氏是第一家提供螨扑的蜂药公司,80年代,汪氏螨扑算是那个年代最好的除螨产品。汪氏就这项优势取得了蜂农的长久信任,90年代汪氏开始看到蜂产品的利润空间,开始向蜂农收购蜂蜜,那时候我们家也是最早和汪氏供货的蜂农,因为信任,所以合作,这一合作就是10多年。
大家都知道,汪氏只是一个蜂产品的品牌,而自己没有养一只蜜蜂,那么汪氏蜂蜜园每年卖出几百万瓶蜂蜜怎么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采购蜂蜜,生产贴标!蜂蜜不像工业生产的东西,除了溶度有个叫波美度,完全没有一个标准。但是厂家为了符合国家生产标准,他们需要给蜂蜜一个标准,于是就给部分商家通过各种手段。去迎合国家生产标准,殊不知,为了符合这些所谓的标准,一些商家绞尽脑汁,寻求“良方”,取得生产许可证,只有加入工业化添加剂,才能使产品标准化。于是在超市出现的蜂蜜都是有配方的,这简直就是可笑,扯蛋。其实纯天然蜂蜜的配方就是蜂蜜本身,别无他法可以模仿,可以复制。
以洋槐蜜为例,洋槐在北方是很常见的一种花蜜,从河南开始,一直上东北,再到西北,而最好的洋槐蜜是陕西秦岭,水白色洋槐蜜。问题来了,河南的采取洋槐也是洋槐蜜,但是它的颜色偏黄,而东北的洋槐蜜,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会有很多的碎花,蜜沫严重,秦岭的则不同,清澈透明,晶莹剔透。不懂蜂蜜的人,还觉得那是水加糖,没有任何的颜色。这样就矛盾了,好蜂蜜被质疑,差的蜂蜜反而受欢迎。
还有一个问题,蜂农今天采好的蜂蜜,当天摇蜜出来和隔天摇蜜出来,颜色溶度口感又有区别,颜色会更深,溶度会更浓稠,这也就造成,一些顾客的疑虑,说我上次买的蜂蜜和这次买的蜂蜜怎么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认为是不是上次蜂蜜好点,这次就卖假蜜给他???让他失去信任,这样就不能和顾客建立长久的关系,而且人品才得到损失及猜测。
这时候厂家为了得到统一标准,我不说大家也许也能猜测出来,厂家把所有收购来的蜂蜜,按照统一标准——颜色、口感、溶度,进行统一加工和生产。合格的好蜂蜜也较低等级,差的蜂蜜和好的混在一起,增加等级,当最后两则不能达到怎么办,他们还有办法,那就是添加需要的化工原料,达到统一标准和等级。
这添加化工产品的时候,他们经常添加嗜渗酵母计数、山梨酸、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甜蜜素、安赛蜜、菌落总数,苯甲酸、大肠菌群、蔗糖。

问题这么多,那蜂蜜该何去何从!蜂产品下一步方向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