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典藏吧 关注:22,762贴子:46,697

既然有人问,我就把我理解的什么是包浆发个贴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才有朋友问怎么包浆,这里就一起把我一直在思考的结论写出来,给大家参考,当然一家之言,仅供探讨。
首先你要理解为什么叫包浆,这个浆是什么意思?古玩行最早说的包浆也叫皮壳,我还是写下面吧 话匣子打开 这里就不够用了
皮壳是什么意思?皮壳肯定是指 依附在物件表面的一层东西,但是又不是物件本身自带的,是后来包上去的,对吧?所以也叫包浆。。
我觉得包浆这个词用在现在大家玩的珠子上其实不适合,用在核桃金刚老佛珠上还合适,因为那些都是手盘出来的,是手上的油,汗酸,汗碱,蛋白质死皮等等恶心东西综合反应后的附加在物件外表面的一层皮壳。现在大家玩珠子就只是听别人说要盘 盘 盘 ,就是手套鹿皮的上呗,按我说那就是抛光,抛光的亮亮的好看而已。跟古人原来说的包浆根本没关系。
也有人说紫檀本身有油性,可以不断通过盘来析出,要我说,你当紫檀珠子是花生米那,那要多少油才能不断析出啊?好的紫檀本身油性好,这是真的,所以氧化干燥后表面有一层油汪汪的感觉,用手套的不断抛光后就出来所谓的玻璃底,大家就说我这个包浆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已经错的太远了,我也懒得去争论了。
要是说紫檀珠子拿手套盘一盘就能包浆,那我想请问玉石的包浆怎么解释?瓷器的又怎么解释?玉石瓷器也有油脂不断析出吗?
古人原意指的包浆是经年累月,用手把玩欣赏,不经意留下的岁月的印记,形成了一层皮壳,这才是包浆。
咱们现在玩珠子的,就追求个外表闪亮美丽就行了,不用管什么包浆了,因为那根本不是用棉手套还是用纯鹿皮的区别了。。不上手用啥你也包不上浆。。
手套是为了新珠子的抛光和将制作时残留的木屑木粉清理掉,鹿皮丝巾等也都是一样,就是抛光的意思。紫檀前期表面油性出来了,然后放置干燥,手套类的东西对表面抛光,再放置再抛光,如此循环而已。
手盘才是为了包浆,不上手,永远不能叫包浆,只是表面抛光。因为手上的物质才是包浆的成分。你要是想追求珠子亮亮的外观就不要上手,一直手套就可以,鹿皮不含油的也可以,无所谓,反正就是能抛光就行了。
现在网上好多人发图说看看我的包浆怎么样了,那其实只是抛光效果好,跟包浆没关系,你可以看看@紫金阁紫檀文玩兄的这个帖子http://tieba.baidu.com/p/3394141780 如果你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那你可以直接打磨到一万目。


1楼2014-12-01 20:44回复
    @枫亚@紫金阁紫檀文玩@nicky_men @if7776@留洋和尚 还有各位大神 不在一一@名字了


    2楼2014-12-01 20:47
    收起回复
      2025-11-12 16:24: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在想,如果说一个珠子要常久保存下去的话,是不是要少盘一些,盘的久了,油脂析出干净了,珠子应该也废掉了吧。手盘慢慢上包浆其实是对珠子的一种保护。但是手盘的话,每个人皮肤不同,多数怕是要变成黑煤球的,这里面的平衡该怎么把握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12-01 22:58
      收起回复
        我觉得包浆就是表面抛光抛的不能再抛的之后,珠子表面形成的氧化层就是包浆,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02 01:15
        收起回复
          包浆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蒙吧主召唤也参与讨论一下:
          个人觉得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它是什么。
          哥们的观点是“不上手不叫包浆,也包不上浆”。
          我只就不上手以及与之相关的部分谈谈个人的看法。
          发4张图片
          第一张是刚打磨不久时拍的400倍照片。
          第二张是一颗红酸枝的,未打磨也未经盘,经历10个月时拍的微距照片。
          第三张是同一个珠子放置16个月时拍的微距照片。
          第4张是经盘(未上手)14个月时拍的500倍照片。
          从照片可以看出不管盘与不盘,经历一定的岁月后木表肯定是生成一些物质,无可质疑。
          不同的是未盘的生成物表面是凹凸的雾面,经盘的生成物表面是通透的平滑面。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02 20:34
          收起回复
            一,紫檀自身所含油脂成分类似于植物油,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反应。植物油是流动性较强的酯类。说明了它的内部结构中的不饱和程度较高。即碳碳双键的含量较高。导致其熔点降低。而碳碳双键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变质,产生了氧化膜,也就是现在大家认为的包浆。
            二,人体手掌分泌物,有皮脂,死皮脱落,盐分,尿素等等。
            三,油脂遇到尿素(呈碱性也就是俗称的汗碱)发生水解,紫檀自身所含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人体分泌物中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统称为油脂。所以植物油水解生成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脂肪水解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综上,两者综合反应后,遗留的产物甘油,经过了岁月,日积月累层层固化包覆在表面,产生了又厚重感的皮壳,才应该是包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玉石把件,瓷器,铜器等自身没有油性的物件上会有厚重的包浆。单纯紫檀自身的油脂氧化后的产物,经手套等等抛光平整后,也只能叫做氧化膜。
            不知我所言对否。。


            6楼2014-12-02 21:01
            回复
              图片所拍实物可以看出,经历岁月的木表生成物的轨迹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2、3两图中的刮痕是我为了检验“生成物”的厚度而用刀具刮的。通过刮痕可以看出2点:
              1)这个被刮物有别于木质。
              2)这个生成物有“根”,不是皮壳。
              这个物质的是什么呢?目前还无从得知,有待其他朋友提供答案。
              从第4图的效果看,如果适时地对这种生成物进行轻柔精细打磨(盘)后可以很平滑,尤其是很通透。
              当然这个通透需要一定的条件,就是最大可能的保证它成分的单纯。
              我的经验就是不上手,以避免人体代谢物质参与木表生成物的生成。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02 21:03
              收起回复
                以我发的第四张图片为例,在现在是氧化膜,50年后呢?加厚氧化膜。 300年后或500年后呢?永远是更厚氧化膜?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真正意义的包浆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2-02 22:42
                收起回复
                  2025-11-12 16:18: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 枫亚 :枫亚兄我觉得也不能说包浆一词的归属是末节,而是现在大家根本不知道包浆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正名才对,毕竟不是一种东西,不一样的成分,一个是木表氧化反应的产物,一个是水解反应的产物。作为探讨还请枫亚兄指正,我写下面8楼了
                  我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就好比出土的文物和传世的古董,出土文物水蚀土侵,表面会生成一层锈或沁,就如同珠子的木表反应物,但这不能叫包浆啊,只有传世之物,经人手的把玩形成的那层皮壳才能叫包浆。
                  就像,人们得到一块有沁的高古玉,不管是土沁血沁,都要再经手去盘玩,如此反复吞吐将沁盘掉,最后从新生成一层包浆。。
                  在很久以前大家其实就一直在争论包浆这个问题,就好像有人说,寺庙门口的石狮子,常年被游客抚摸后,留下的那个亮亮的包覆层,我觉得那个才是真正意义的包浆。绝非几月几年就可形成的。
                  一家之言仅供探讨,我朋友有一对,民国时的核桃,等有机会拍照大家看看,那个真正的包浆是什么感觉,跟现在玩的紫檀珠子的表面感觉还是区别很大的。


                  9楼2014-12-02 22:53
                  回复
                    一个事物的命名,起因于交流,在传播中演化。
                    文化,民族,圈子,习惯都对传播和演化构成影响。最终走向哪里谁也不知道。
                    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就是结果之一。
                    老弟的用意是正本清源,我绝对理解。
                    但语音语义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叫A,叫B无所谓对错,一个群体内能够交流即可。
                    后来者的入境问俗和入乡随俗即是这种体现。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2-02 23:41
                    收起回复
                      许多事物的名称会随世代,随世风,随文化的演变,随。。。而改变。一个具体名词的具体含义也会经常变化。
                      在一个需要交流的群体内只服从一个规律,就是:人数多的那方叫什么你就得跟着叫什么。否则只能退出,这是无奈的事。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2-02 23:59
                      收起回复
                        @zichen20181601
                        核桃等带壳的种子类玩物,金刚也一样,壳内含有花青素,手汗滋生细菌呈酸性,花青素为碱性物质,二者中和后,核桃会变红,核桃的包浆是手上的油脂和核桃内部的油脂渗透与手上的汗碱反应产生了甘油高级脂肪酸等物质层层固化的结果。所以核桃一定要刷,不仅仅是为了清洁纹路里的脏东西,还是为了在前期花青素中和结束前,不能包浆。刷是为了将包浆刷掉,让汗液可以持续渗透,一旦不刷,包浆硬化,汗液无法渗透,那么核桃是没法变红的。
                        字画的包浆就跟瓷器一样道理,古人对于心爱之物,是会闲来无事把玩欣赏的,经年累月手掌摩挲就留下了包浆。而不是刻意盘出来的。


                        12楼2014-12-03 00:07
                        收起回复
                          但想要包浆,肯定早晚还是要上手的,很多人问,多久才可以上手,借用@枫亚兄的实验结果,就是等这一层表面生成物完全氧化结束,固化包裹均匀以后就可以上手了,具体时间对于不同品质的珠子是不同的,起码也要半年一年以上吧。因为我以前做实验的珠子,手套伺候了半年多,然后上手盘,表面还是发黑了,可能的原因就是生成物还不够。所以后来就再没上手,就是图个好看,到今天那个珠子有一年了,今天找出来开始上手再实验实验。


                          14楼2014-12-03 10:52
                          回复
                            我现在一度想买血檀玩玩图便宜,最后还是放弃了,血檀盘盘也能出玻璃底吗?血檀也有小叶紫檀的光华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2-04 11:12
                            收起回复
                              2025-11-12 16:1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吧在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2-10 21: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