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半左右看完的《艺妓回忆录》,现在是凌晨4:10,室友在床上呼吸均匀,而我,刚刚看完《活着》。
看之前很多人告诉我说这是部很惨的小说。可我看得很平静。比看很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说都要平静。就想在看一部颜色深沉的写实的电影,而且还是纪录片。
就像作者在前面提到的,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不知道是不是与主人公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因为穷,因为全部的事业就只是吃饱穿暖,反倒简单。哪有时间哪有精力去自怨自艾,能活着就尽量好好活着。什么叫苦,什么叫惨,老师教我们说要辩证些看。
感觉就像是田埂上干巴巴的土块,被阳光晒得有点热。手捧起它,掉了些土渣在手心。于是你把土块扔掉,拍拍手上的土面面,转头回家。你有力地摆动着手臂,镜头慢慢向下移到手心,原来还有淡淡的灰黄色痕迹。这点痕迹让你的手也干巴巴的。但奇怪的是,明知道是土,却也不觉得脏。反倒当要把手伸到水中清洗的那一刻,你有点犹豫。土沾到水就变成了泥土,那是湿润鲜活的土面面,黏黏的,把手上的丁点脏染成了浓墨重彩。你不得不面对的浓墨重彩。然而那些只是一瞬,眨眼工夫,它们就都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一部小说能给人这样形象化又具体化的写实感受,绝对是种成功。
好。
看之前很多人告诉我说这是部很惨的小说。可我看得很平静。比看很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说都要平静。就想在看一部颜色深沉的写实的电影,而且还是纪录片。
就像作者在前面提到的,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不知道是不是与主人公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因为穷,因为全部的事业就只是吃饱穿暖,反倒简单。哪有时间哪有精力去自怨自艾,能活着就尽量好好活着。什么叫苦,什么叫惨,老师教我们说要辩证些看。
感觉就像是田埂上干巴巴的土块,被阳光晒得有点热。手捧起它,掉了些土渣在手心。于是你把土块扔掉,拍拍手上的土面面,转头回家。你有力地摆动着手臂,镜头慢慢向下移到手心,原来还有淡淡的灰黄色痕迹。这点痕迹让你的手也干巴巴的。但奇怪的是,明知道是土,却也不觉得脏。反倒当要把手伸到水中清洗的那一刻,你有点犹豫。土沾到水就变成了泥土,那是湿润鲜活的土面面,黏黏的,把手上的丁点脏染成了浓墨重彩。你不得不面对的浓墨重彩。然而那些只是一瞬,眨眼工夫,它们就都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一部小说能给人这样形象化又具体化的写实感受,绝对是种成功。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