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吧 关注:144,327贴子:834,661

臭表脸新手入门导学之三——握棒手型的选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第三篇我正(pian)儿(jing)八(yan)经的大众基础知识普及贴。
第一篇:http://tieba.baidu.com/p/2982511878?pid=48879256976&cid=0#48879256976
关于“马上要学鼓了,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之类的疑问解答
第二篇:http://tieba.baidu.com/p/3081395036?pid=51558590632&cid=0#51558590632
刚进新手村,怎么买装备?——鼓手入门三大件的选择
这个题目我构思有一段时间了,我对于这个问题也研究了一段时间。对于手型的选择,很多初学者朋友很茫然,不明白几种手型的的区别及优劣势到底在哪里,个人感觉,手型对于架子鼓还是比较重要的,从发力,音色,力量,灵活度等方面。
因为个人水平有限,我能给大家解决的仅仅就是这些入门级别的,更高深一些的东西,希望吧里的大神有空可以分享给大家。
下面正片开始,喜欢各位逗比小伙伴先不要插楼。



IP属地:陕西1楼2014-11-27 14:01回复
    目前市面上流传较广的握棒姿势分为四种。
    扣腕,立腕,美式腕,传统腕。
    扣腕和立腕统称对称腕式,还有其他叫法,貌似是德式腕和法式腕,记不太清,时间太久了。也许还有其他握法,我不太清楚,不过目前用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这四种了。
    好了,名字只是代号,不重要,接下来是干货。
    容老夫喝口热翔。


    IP属地:陕西5楼2014-11-27 14:07
    收起回复
      扣腕,立腕(也有叫直腕),美式腕,这三种统统都为对称式握棒。握棒姿势基本相同,区别只是掌心的相对的角度。
      具体的姿势图片和细节问题我就不弄了,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其他帖子里也都说的很清楚,我要说的是,区别。


      IP属地:陕西6楼2014-11-27 14:12
      回复
        首先,扣腕,手背完全朝上的一种握法。这是很多新手朋友首选的握法,因为扣腕握的较为稳固,更多的利用了手腕的力量,手指借用较少,在挥动过程中,鼓棒在手心握的较为稳固,减少不必要的晃动,敲击力度较硬,发力稳健,上手难度较低。
        缺点:不太灵活,提速较难,注意,这里是较难,是相对于其他握法来说,不是不能提速。我从初学开始一直用的是扣腕,个人感觉尤其是在HH的击打方面,在一些较快的歌曲当中,长时间快速的down和up的切换击打,对于我是有些困难的,而且我以前因为不正确的发力方式加上大量傻比式的练习,导致右手手腕留下了旧伤,不能长时间的活动手腕。因为敲击的不便与右手的旧伤,驱使我研究个更多的手法。
        而且有个更大的问题,在敲击Ride的时候,经常会有类似前八后十六这种需要较高速的敲击,由于Ride的材质导致的弹性问题,让人略感吃力。所以一般来说,大部分鼓手即使惯用手法是扣腕,他在敲击Ride的时候也会让右手使用立腕。


        IP属地:陕西7楼2014-11-27 14:24
        回复
          美式是标准腕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27 14:32
          回复
            立腕,普及度及利用率与扣腕持平的握法。
            其他的都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立腕掌心相对。
            很明显,立腕这种姿势,先天确定了对用手腕的利用率要比扣腕低,更多的利用了手指的技巧。
            优点:运动灵活,发力轻盈,提速容易,手腕疲劳度低。可支持较长时间练习与演出。
            缺点:高灵活度带来的必然是不稳定性,对于新手朋友来说,这一点是不容易控制的。鼓棒会在手中有较大的运动空间。而且有一点,开腕,扣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帮助开腕,而立腕更多的利用了手指,对于手腕的利用率并不大,导致开腕较为困难。


            IP属地:陕西9楼2014-11-27 14:32
            回复
              直播哎,好激动。。坐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1-27 14:34
              回复
                美式腕,这个名词听的人可能比较少。
                美式腕是介于立腕与扣腕之间的一种握法,掌心方向既不纯粹向下,也不纯粹相对,而是采取了一种较为折中的方法,斜向上,掌心相对四十五度。
                相对于其他握法,这是刚刚出现不是很久的一种方式。据说集合了立腕与扣腕的优势,既有了扣腕的力度与稳定性,又有了立腕的灵活和轻盈。
                可是,绝对的平衡带来的是否是绝对的平庸。


                IP属地:陕西11楼2014-11-27 14:39
                收起回复
                  传统腕。。。。
                  右手一样,左手采取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网上图片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这是从军乐队小军鼓的演奏中出来的,在现代架子鼓演奏中打爵士的朋友用的要多一些。不过现在基本用这种方法的人不多了。
                  我基本没用过这种方法,我也就不不懂装懂了。
                  存在就是道理,这种方式到现在已然有人在用,那么必然有其优势。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还是不要了吧。。。
                  好麻烦,好丑。。可以对于初级同行装个比。。。
                  反正我是不太懂,有了解这方面的朋友可以补充一下,谢谢。


                  IP属地:陕西12楼2014-11-27 14:43
                  回复
                    大神有空补点图吧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11-27 14:57
                    收起回复
                      一名真正合格的鼓手是这几种方法都要掌握的,以来适应不同的场合。
                      不过刚开始,贪多嚼不烂,还是坚持一种方式,然后等到遇到自己技术的一个瓶颈的时候,可以开始尝试其他方式。这里个人推荐美式。原因不多说,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多尝试。
                      每个人的习惯,每个人的喜好,每个人的手的形状都有区别,还是那话,没有绝对的对错。
                      音乐是自由而美好的东西,架子鼓尤其是这样,自由度非常高。在大的方向不错的情况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正确的。
                      适当的思考绝对比一味的埋头苦练效果好的多。


                      IP属地:陕西15楼2014-11-27 14:59
                      回复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如果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我就非常高兴了。
                        因为个人一路走来是不太容易,到处求学问路,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金钱,甚至受过伤,感同身受,所以我个人会尽力帮一切没有条件找老师学鼓的朋友,虽然我现在也还是个渣渣。。。
                        总之吧,希望大家可以更好的研究架子鼓,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就算是玩,也要玩到最好。 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把注意力少放在设备上一些。。整天晒。。。这些都是次要的,等有经济实力了,一步到位就行了,刚开始用差一些的设备没什么的,有总比没有强。毁手再毁也比啥都不练整天当键盘鼓手强。
                        大家有什么问题的,直接回复这个帖子或者我任意一个帖子,或者艾特我也可以,我有能力回答就尽量回答了,请尽量不要加我贴吧好友和QQ了,每天有很多人加我问想同的问题,我确实是。。。。比较痛苦。。。
                        以后如果我再想到什么东西,我会尽量陆续写一些其他东西,在这诚心感谢大家的批评指正,如果我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请一定在下面留言告诉我。
                        再次感谢。
                        以上
                        2014.11.27


                        IP属地:陕西16楼2014-11-27 15:07
                        收起回复
                          终于看它更完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27 15:19
                          回复
                            终于看它更完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1-27 15:29
                            回复
                              重型鼓手丁老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11-27 15: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