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是个温暖的所在。再寒冷的季节,听到一些故事,看着一些照片,内心里面柔软起来,我依旧是那个坐在妈妈箩筐那头不愿意多走路的孩子。关于那个古老村庄的来历,关于邓姓的远近亲戚,我依旧无知。那些年在和荡坪用瓶盖玩游戏,滚铁环;那个用大石块垒起来的牛棚,上面的土砖被风雨侵蚀后,只剩下四面石墙,中央长出一棵槐树来;后山上,不过是些杂草野竹,记忆日渐荒芜,这青苔碧草堆,俺曾睡风流觉。过年或者清明时节回家,循着被杂树野花逐渐被吞噬的小路寻找记忆,有些找到了,找到了也觉得一种凄然,很多的都找不到了。
依旧说说柏树底下的故事,村里的事总要到柏树底下才能找到个头来。我曾在石家庄某个景区见到一株隋槐,枝繁叶茂,树叶委地,但比不上村里柏树那么古老。村里的四棵,至少是隋或者更早的了吧!在村里呆过的十几年里,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柏树底下,在石板上躺着,坐石板上靠着柏树,或者干脆爬山树坐在枝上,只要你乐意,以千万种姿态,听十里八乡的新鲜事,要不不听也行,眯会儿吧。即便吃饭时间到了,也是端起饭碗之后又匆匆跑到柏树底下,菜不必多,且以投入树底的星星点点光阴作菜好了,且以树底下清风中那管笛声下饭好了。四棵柏树中,一棵早已干枯,余下的三棵,08年的冰灾之后也几乎奄奄一息,树木被折断了,村民捡起晒干后扔进炉膛,树枝被烧得“吱吱”作响,飘出一段历史的尘烟。
柏树旁有另外两株树,一株是槐树,一株是枣树。槐树粗可合抱,斜斜的成30度的缓坡立在池塘边。夏天的时候,一束一束白色的槐花开满了枝桠,老枝上、新叶里,簇簇拥拥,白的像雪,哦不,像《聊斋志异》里婴宁的笑,毫无矫饰,看的后生男“目光灼灼似贼”。不过,槐树叶容易起大青虫,招惹了青虫君,那可有你好受的呢。还有,那槐树是我爸种的。
再说枣树吧,枣树在小溪旁,碗口粗,之前本来分叉成两枝,其中一枝被砍了之后就剩下孤伶伶的一根了,像撑着一把伞。那棵树啊,我去湖底江挑水的时候从树下经过,我去对门岗上割猪草时从树底下经过,从它冒出嫩黄的小花儿起我们就开始痴痴的盼了,眼巴巴地看着它们青而黄而逐渐熟透,碰到某天风雨大作,远远地抄起一块石头扔过去,枣啊叶啊齐齐落下。但很多时候我都会被逮个正着,因为树的主人就住在旁边,有好几次,在他们的注视下,我匆匆捡起“战利品”,仓皇而逃。
槐树在某一个冬天彻底冬眠了,再见时已被砍成一段一段放在破旧的礼堂里。枣树儿呢,也不知什么时候没了。若你还记得,其实马路边还有一株白杨,直愣愣地不讨喜欢的站在那里,因为起虫,所以整棵树上没有一片完整的叶子,它当属大西北才是。离白杨树不远处有个小池塘,池塘边上有株苦楝子树,娇小可人,喜欢在风平浪静的黄昏对着镜子,梳那一头的妩媚。现如今,他们还在吗?
不知是谁终于又在柏树的四周种了几株樟树。等它们长成,又得一个千年。
依旧说说柏树底下的故事,村里的事总要到柏树底下才能找到个头来。我曾在石家庄某个景区见到一株隋槐,枝繁叶茂,树叶委地,但比不上村里柏树那么古老。村里的四棵,至少是隋或者更早的了吧!在村里呆过的十几年里,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柏树底下,在石板上躺着,坐石板上靠着柏树,或者干脆爬山树坐在枝上,只要你乐意,以千万种姿态,听十里八乡的新鲜事,要不不听也行,眯会儿吧。即便吃饭时间到了,也是端起饭碗之后又匆匆跑到柏树底下,菜不必多,且以投入树底的星星点点光阴作菜好了,且以树底下清风中那管笛声下饭好了。四棵柏树中,一棵早已干枯,余下的三棵,08年的冰灾之后也几乎奄奄一息,树木被折断了,村民捡起晒干后扔进炉膛,树枝被烧得“吱吱”作响,飘出一段历史的尘烟。
柏树旁有另外两株树,一株是槐树,一株是枣树。槐树粗可合抱,斜斜的成30度的缓坡立在池塘边。夏天的时候,一束一束白色的槐花开满了枝桠,老枝上、新叶里,簇簇拥拥,白的像雪,哦不,像《聊斋志异》里婴宁的笑,毫无矫饰,看的后生男“目光灼灼似贼”。不过,槐树叶容易起大青虫,招惹了青虫君,那可有你好受的呢。还有,那槐树是我爸种的。
再说枣树吧,枣树在小溪旁,碗口粗,之前本来分叉成两枝,其中一枝被砍了之后就剩下孤伶伶的一根了,像撑着一把伞。那棵树啊,我去湖底江挑水的时候从树下经过,我去对门岗上割猪草时从树底下经过,从它冒出嫩黄的小花儿起我们就开始痴痴的盼了,眼巴巴地看着它们青而黄而逐渐熟透,碰到某天风雨大作,远远地抄起一块石头扔过去,枣啊叶啊齐齐落下。但很多时候我都会被逮个正着,因为树的主人就住在旁边,有好几次,在他们的注视下,我匆匆捡起“战利品”,仓皇而逃。
槐树在某一个冬天彻底冬眠了,再见时已被砍成一段一段放在破旧的礼堂里。枣树儿呢,也不知什么时候没了。若你还记得,其实马路边还有一株白杨,直愣愣地不讨喜欢的站在那里,因为起虫,所以整棵树上没有一片完整的叶子,它当属大西北才是。离白杨树不远处有个小池塘,池塘边上有株苦楝子树,娇小可人,喜欢在风平浪静的黄昏对着镜子,梳那一头的妩媚。现如今,他们还在吗?
不知是谁终于又在柏树的四周种了几株樟树。等它们长成,又得一个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