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一个冷冰冰的铁疙瘩你也写,娇不矫情啊你?其实,锁的事我也是才知道没多长时间的。1995年冬天,我参军入伍,圆了我儿时的梦,这中间经历的崎岖坎坷,只有父母和我知道。记得当兵走的时候,娘千叮咛万嘱咐,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听领导的,别使小性子。到了部队总算是没辜负娘的期望,第一年进教导队,预提骨干培训,第二年当班长,第三年入党,第四年提干没弄成,总觉得亏欠娘的。97年回家探家,娘高兴的不得了,回家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归队的时间。临行前的晚上,娘给了我一把钥匙,孩子,这是家里的钥匙,你拿着。我笑着说,娘,我在部队不是说回来就回来的,钥匙我就不拿了吧?娘说,拿着吧。我便不再坚持,装进了我的行囊。回到部队以后,总觉得是娘给我的东西,我便小心的保存。直到退伍回家,这把钥匙我也一直带在身边,直到把这把钥匙和其他的钥匙拴在一起。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每次回家,娘总是在家,钥匙一直也没用上,慢慢的,我似乎是忘记了这把钥匙的存在。转眼间到了2014年秋天,家里的农活多了起来,周六回家想帮家里做点什么。到家以后,看见铁将军把门,不用问,娘准是到地里去干活去了。这怎么办?得换衣服啊,女儿说,爸爸,你没有家里的钥匙吗?女儿的话突然提醒了我,对啊,娘不是给了我一把钥匙吗?转念又一想,二十多年了,锁早就换过了吧?还能打开吗?我对女儿说,爸爸有一把钥匙,不知道还能不能打开。女儿说,爸爸,爸爸,我来开。我笑着把娘给我的那把钥匙递给了女儿,女儿拿着钥匙,对准锁眼,一投,一拧,“吧嗒”一声响,锁应声而开!女儿高兴的跳起来,爸爸,我开开了!我笑着说,嗯,还是你厉害。进了家换了衣服,便和女儿到了地里,娘和爷见到我们有些惊喜,说你们怎么来了?我说回来看看啊,能帮上什么忙不?边说便插上了手。临近中午,地里的农活干完了,便回到了家里。一到家,娘便张罗着做饭,问我女儿,涵涵(女儿的乳名),你想吃什么呀?女儿调皮的说,什么都行啊,只要是奶奶做的就行。娘的脸上笑开了花,连连说,好,好,好,给我乖孙女包水饺吃。我说,娘,您累了一中午了,别再忙了,随便弄点吃就行了。娘说,你们一个星期才回来一趟,下午地里没什么事,我和你爷两个人包,一会就好了,你(指爷)去弄馅,说着就出去和面去了。爷说,让你娘去吧,这几天一直念叨涵涵,说是你们回来的时候包水饺吃,我只好作罢。不一会的功夫,娘就活好了面,爷的水饺馅也端了上来,便动手包起水饺来。我在一边插不上手,便和女儿在玩,女儿说,奶奶,我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是我开的门。女儿的话提醒了我,我便问,娘,咱家的锁是不是一直没换过啊?爷在一边接过了话茬,那把锁啊,都快成文物了,93年买的,自从你当兵走了,咱家的锁就没换过,我说换把新的,你娘就怕你哪天回来进不了家门,死活不让我换。每次干活回家,都是她抢着开门,生怕我把锁弄坏了!听了爷的话,眼前的景象一片模糊,等看清了以后,两行眼泪已到腮边。我使劲低着头,生怕被女儿和娘看见,我慢慢的起身,来到了天井里,任由泪水肆意的淌。娘啊,为了孩子,您操碎了心;为了孩子,您无所不想;为了孩子,您竭尽全力。一把锁,您用了整整二十一年,就是怕儿子万一哪一天回来进不了家门!一把锁,承载着娘对孩子的牵挂;一把钥匙,承载的是娘对儿女的关爱!这就是天底的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