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680贴子:4,395,816

先走身,再走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虹传陈兆奎先生教拳时说:“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
从理解到能运用到拳架中,是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磨练才可达到的,
以这样的理解在练架子时,每一势的动作程序是:
1,身手分离(目的是松)
杨氏太极拳据说一个不传之秘是“空肩”,它即包含了“沉肩坠肘”,又包含了“沉肩坠肘”所没有包含的内容。
郑曼青说要”断臂“,杨澄甫说”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用一句话总结即“空肩断臂不动手”,这实际上就是“身手分离”,这样才会全身得到“松净”的效果。
2,以坐代退(目的是沉),
叶大密说“逢转必沉”,即在上势的转动或移动中,必然会有一定的“紧”,下动之先要”沉“一下再动作。
以坐代退就是在腰脊主导领先下,两大腿根部向下松沉,前膝略有后移,如同坐下来一样前辈称为”以左代退“。


1楼2014-11-18 12:57回复
    顶一顶技术贴


    IP属地:浙江2楼2014-11-18 12:59
    收起回复
      2025-10-17 18:1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个“空肩断臂不动手”!
      妙不可言。


      3楼2014-11-18 13:19
      回复


        4楼2014-11-18 13:28
        回复
          ”以坐代退“既是后退转身的开始,又是化解对方攻击的开始动作,否则直接后退会给以后的转腰带来不便。
          3,转动腰胯
          要以一胯为轴,不可以身躯正中为轴。向另侧移动转身使上身与手臂形成后弧形的轨迹,化解敌力。
          4,动态含胸拔背,
          在身躯不停的微转中,动态含胸拔背向手臂贯劲并由”相向运动(相反相成)引起手臂的各种动作。
          这样的动作都是“主宰于腰”的,即手臂不动悬置或由前势动作而保持缓慢的惯性运动。而每一动作都是在“身手分离”下由腰骶领先身躯按需要动作后 再推动,带动手臂动作。
          5,手臂的“无持续性”运动,
          太极拳劲力的传动,是“由脚而腿而身完整一气的”,传递是脉动不能持续的,因此在由含胸拔背向手臂贯劲使其动作后,要立即让手臂以惯性自行运动,(仍然身手分离)行“无持续性”锻炼,并接做下一势的习练。


          5楼2014-11-18 13:33
          收起回复


            6楼2014-11-18 13:42
            回复
              支持一下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18 14:53
              回复
                支持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11-18 14:55
                回复
                  2025-10-17 18:1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太极拳练架子时,不论是由下向上还是由上向下的划弧转换,都应该包括这样的五个程序。
                  比如杨氏太极拳85式的揽雀尾左掤右抱球,开始的右抱球是右手在上,接起势后身手分离,以坐代退向左移右转便是一个化解来力的“走化”,再含胸拔背向右手贯劲,左右手呈抱球状(开始时俯视看两手不在上下一线上,但也是“抱月”)。
                  在出左脚后的左掤也是左手向左的由下向上的五个程序掤出。
                  在有的动作中,可能“以坐代退”的动作小一些只是略沉一下,比如在揽雀尾的捋,但其后转为挤时则需要较深的沉并由含胸拔背贯劲后,将左手搭在右手小腕上。
                  总之拳架虽然多变,但规律性的特征便是上述的程序。


                  9楼2014-11-18 16:06
                  回复
                    此帖功德无量


                    IP属地:河南10楼2014-11-18 17: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1-18 17:44
                      回复
                        最常见的不同做法是“云手”,多见以手带身者或身手一起动。
                        云手中上弧形引进落空捋的要素中,十分重要的就是手臂必须是被动不顶抗的。
                        在套路的习练中,是没有人力可借的,要使手臂被动地活动,只能以被腰脊所控制的由异侧脚而起的传递性内力,通过同侧胯的后缩来带动,。
                        这样就必须是经过上述五个程序,含胸拔背向手臂贯劲,腰脊向后撑向左靠推动手臂向右捋化。


                        12楼2014-11-18 18:13
                        回复
                          谢谢你楼主你这帖也正实我自己有这体会但又一直不敢确定的体会。


                          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14楼2014-11-18 19:10
                          收起回复
                            不空肩必会影响对力的敏感。


                            15楼2014-11-18 19: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