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吧 关注:374,791贴子:12,335,107
  • 5回复贴,共1

冻疮和冻伤的护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3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 如何防治冻伤 最常见的冻伤部位: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 廓、鼻尖、面颊部等处。这些部位都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血流缓慢,且又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低,极易受寒冷的伤害。 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8℃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判断冻伤的程度: 1、一度冻伤 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 除皮肤红肿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水,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 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 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 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 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 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4) 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2片去痛片治疗。 (5) 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 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使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疾病预防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雪、大风、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湿环境,可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要加强防范。 呼吸道感染: 寒冷刺激可使鼻部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并导致气管、支气管痉挛,为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包括感冒在内的鼻炎、咽炎、气管与支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成为冬季最为常里的一类疾病。为预防呼吸道感染,冬天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多饮水,避免烟雾、粉尘等对呼吸道的刺激,调节好居室的小气候。同时,要积极治疗感冒,以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 心脑血管病发作: 寒冷的气候能引起心脑动脉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负担加重,使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成为此类疾病死亡的高峰。对此应引起高度警惕,要加强御寒,特别是气温骤降时,避免冷空的刺激,注意休息,防止过劳,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不良情绪干扰。坚持服药,备好急救药品。 胃病加重: 人体感受风寒尤其是胃部受凉后,胃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及适应性随之降低。兼之冬季人的食欲较好,食量增加,胃的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冬天要注意胃的防寒保暖和饮食调养,进食要定时、定量,食温、食速要适中,少食油腻,忌食生冷辛辣,勿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风湿类关节病反复: 冬季多风以及在一些相对潮湿的环境里生活,可加重寒冷刺激,以致血液瘀滞,经脉痹阻,使得“老寒腿”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情反复,表现为肢体酸麻胀因,屈伸不利,疼痛加重。因此,除有效避寒之外,冬天还要注意避风和避免潮湿,选择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食物,动静结合,劳逸适度,适当锻炼,注意患肢保暖,切忌使用冷水,必要时可做一些理疗。 季节性皮肤损害: 既干又冷且有风的天气可引起人体皮肤及皮下毛细血管收缩以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皮肤粗糙或发生皱裂并出现皮肤瘙痒症,口角炎等损害。耳、鼻、手、足等血液供应相对较差的部位,受到寒冷刺激,可致皮肤冻疮,甚至发生大面积冻伤。对于冬天干燥性皮肤损害,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A对的食物,洗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不要使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洗完后可搽些护肤品加以保护。预防冻疮,要多活动和注意肢体锻炼,鞋袜要宽松,外出时戴好手套、帽子、口罩和耳罩,并适当对这些裸露部位进行按摩。


1楼2014-11-13 16:20回复
    冻疮连疼带痒的,可难受了,学习贴啊


    2楼2014-11-13 16:41
    回复
      2025-09-01 13:06: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小时候冻过,不过现在好了


      3楼2014-11-13 16:42
      回复
        我同学教我一偏方,用酒泡樱桃,用了一年没犯过


        4楼2014-11-13 16:44
        回复


          5楼2014-11-13 16:46
          回复


            6楼2014-11-28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