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is吧 关注:1贴子:10
  • 3回复贴,共1

生命为重,未雨绸缪,切除地下管线硬伤,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为了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总结交流国内外近年来在地下管线行业的技术进展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地下管线行业的整体水平。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住建部市政给排水标准委员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国际非开挖协会、国际管线专业学会、美国地下管线设施联盟(CGA)、国际管线管理及安全会议(ICUMAS)、香港管线专业学会、香港非开挖技术协会、石油化工行业地下管线技术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自动化分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技委管道部、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和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定于11月14-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14中国国际地下管线大会”同期召开“2014北京国际地下管线展览会”,会议主题为“智慧管线与城市安全”。汉威电子应邀参加本届展会,即将以36平米特装展台亮相,并为大家带来了以“打造城市智慧管网,助力城市安全”为主题,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IOT技术方案,为数字管线到智慧管线加速。
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包含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管沟、工业管线八大类30多种。各类地下管线长度就已超过187万公里,是1990年的8.63倍。同时,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地下管线建设高峰期,有相当比例的管线进入“老龄化”,管线施工、运营和维护等难题,地下管线是城市防灾、减灾、防范突发事故的安全保障和建立社会应急机制的重要内容。地下管线信息化是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建设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作势在必行!


IP属地:广东1楼2014-11-06 10:59回复
    《智慧燃气整体解决方案》
    燃气信息化建设是对原有燃气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改造,目的是促进燃气企业的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过程精细化、决策过程智慧化。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完善的物联网体系
    依托更先进的智能化感知、网络通讯和电源供应等技术,拓展企业现有SCADA系统的监控范围,建立完善的物联网监控体系,对原来尚未监控的调压箱、阀井、闸井、阴极桩等重要设备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报警,预防事故发生。
    强大的数据支撑
    实现对燃气管网数据(地理数据、档案数据、实时数据)的统一集成,建设方便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共享数据中心,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规范运营管理
    规范标准企业工程项目、客户服务、生产调度、管网运行、应急作业等业务流程,加强生产运营过程控制,优化生产调度流程,提高企业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实现智慧燃气管网建设
    通过把安全评估、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与官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相融合,实现燃气管网的设备完整性管理,提高管网运行可靠性。
    通过智能燃气物联网云服务、网络通讯层、PWK平台共享数据服务、运营执行层、决策分析层等多层平台的建设,建设燃气企业全数字化、信息化工厂。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信息化平台服务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企业运营数据的有效利用,为企业领导提供全面的辅助决策支持,实现智慧燃气管网建设。


    IP属地:广东2楼2014-11-06 11:01
    回复
      2025-11-17 10:27: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智慧水务平台》
      构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是服务于水务企业战略目标,打造“智慧、低碳、绿色、环保”现代水务企业的必有之路。它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融合行业先进管理模式、以提升绩效表现和决策水平为目标的智慧化信息平台。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以传统经验管理和数据管理为中心向以智能优化管理为中心的延伸、扩展,也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提升,是水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电子化、网络化和动态化的重要方式。用智慧水务的手段可以改变传统水司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模式,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发展。
      云平台根据安装在供水管线上安装的数据采集终端、远传水表、水质水压表、泄漏噪声记录仪/流量计/压力记录仪等设备采集的泄露噪声/流量/压力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将爆管的预防预警信息实时同步到GIS平台上,供水公司可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
      整个平台以GIS为核心,所有设备和数据可在GIS定位及可视化展现,所有子系统功能在一个平台下运行,具备移动终端的远程管理,实现水务管理的远程监测、智能分析、辅助决策、预警和办公OA、网上营业厅等功能,最终形成 “智慧水务”管控平台。


      IP属地:广东3楼2014-11-06 11:02
      回复
        大会将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内外行业重点单位领导和人员出席,就《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作专题发言。并邀请两院院士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技术和经验交流。


        IP属地:广东4楼2014-11-06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