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我型我秀高阳吧 关注:885贴子:52,51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我型我秀高阳吧
>0< 加载中...

【OP∽初春暖阳】『城市』03.15 中国——满族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应微蓝的要求 今天就发下满族的~

好了~话不多说 现在就开始跟着yuki去领略下那里的风土人^_^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简介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982.118万;2000年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为1068万。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现在只有黑龙江省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2025-08-13 04:17: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语言文字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 "或"新满文 ";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 "。由于满清占领了中原,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逐渐习用汉语文。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历史渊源

  建州女真大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准备进攻朝鲜以图大业
  明成祖即位后为了扼制建洲女真向北发展,进攻朝鲜
  于永乐元年十一月诏设建洲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并遣千户王可仁等至朝鲜迎接招抚建洲女真。
  永乐二年置奴儿干卫、七年四月又置奴儿干指挥使司,先后置卫所一百八十四,凡来中国居住者均加官,授印绶,赐耕地。
  1406 年(永乐四年)猛哥帖木耳进攻朝鲜,但在朝鲜的境内遭到反扑,进攻失败
  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洲女真。
  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人世与胡里
  改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所以当因在"庚寅事变"中参与了进攻庆源府(朝鲜地名)",担心朝鲜卷土来攻,亦于 1411 年(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
  1583年,建州努尔哈赤叛乱,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妄称金代后裔,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侵入明朝关内,逐步占领明朝全境。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服饰

  "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往日旗装的模样。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人称"金钱鼠尾"。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 "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早期发型为”金钱鼠尾“式,只留脑后如铜钱大小的一缕头发;到了满清末期,逐渐演变为只剃前额,脑后垂辫的发型,俗称阴阳头,影视剧中的即为这种;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着花鞋。但现今的"旗袍"并非历史上满族女子的服装,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但仍然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
  满族妇女所著的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好看。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2025-08-13 04:11: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清朝兴起史与满族

女真各部的统一 
  后金国是满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以女真为主,吸收汉、蒙等族人员参加,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满族最早的先人,是夏、商、周时期的肃慎。肃慎的后裔,汉、唐的挹娄、勿吉、靺鞨,宋、辽、金、元、明的女真,都不同程度地侵略过中原王朝,掠夺了大量的人口、财产、书籍,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满族贵族集团的形成 
  满族贵族,包括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两大类。宗室贵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兄的后裔,异姓贵族则是八旗功臣和皇亲国戚,封授了公侯伯子男爵职。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景祖翼皇帝"觉昌安,一共六弟兄,通称为六祖或六贝勒、六王,亦称宁古塔贝勒。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尊称为"显祖宣皇帝",排行第四,共弟兄五人。

后金国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女真各部的逐渐统一,后金国也就应运而兴了。后金国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明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定国政",是这个国家的萌芽形态。万历二十一年(1593),击败九部联军统一建州女真,萌芽的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616年,努尔哈赤被称为"英明汗",标志着一个奴隶制的国家,正式出现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国初四大疑案 
  随着后金国的建立和发展,统治集团内部对权力的角逐,也就相应地激烈化了,出现了许多严重影响政局的大事,发生了几起重大疑案,舒尔哈齐之死,即为首案。
  舒尔哈齐是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第三子,与太祖努尔哈赤同为宣皇后喜塔腊氏所生。舒尔哈齐,骁勇善战,称雄于部,兄长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军政大事,共同密议,史称其"兄弟始登垄而议,继则建台,策定而下,无一人闻者"。

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之死 
  明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觉昌安、塔克世随宁远伯、总兵官李成梁,进攻古勒城主阿台,为军向导,战乱之中,被满族人明将尼堪外兰误杀。祖、父惨死,家道剧衰,部众离散,亲族心变,强敌逼胁,努尔哈赤弟兄突然下降为无人理睬受人欺凌的贫寒之人。努尔哈赤当然不会俯首帖耳,后叛乱大明。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进驻辽东 
  1619年,努尔哈赤于三月在萨尔浒大败明兵,六月取开原,七月下铁岭,八月灭叶赫,所向无敌,进展神速。可是,从此就按兵不动,直到天命六年(1621)三月才进攻沈阳、辽阳,足足有二十个月之久,没有发动大的进攻。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由于汗、贝勒看到明经略熊廷弼调度有方,不易攻取,因此明智地暂时克制,集军待变。

八旗贵族的发展 
  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子侄诸贝勒,掌握了后金国--金国军政财刑大权。在这个政权里,努尔哈赤一直是拥有最高权力的专制统治者。这从其被称为"英明汗"一事,反映得十分清楚。
 满清占领中原后,许多蒙古人和汉人逐渐加入八旗,形成了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经过不断的融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于民族优惠政策,许多汉人改为满族,而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满族。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满族又称满洲(满语意为"吉祥"的意思),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改为"满族"


2025-08-13 04:0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摩天轮de等待
  • 苍之风云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满族的文化类网站

 http://www.manchuria.cn 满族文化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我型我秀高阳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