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知道作者还是多多少少会受读者feedback的影响。
其实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很关键,连载小说佳作多的原因也在这里:作者可能不断从读者回帖里得到情节方面的启发;也能从读者的反应中看出自己文章的delivery如何,读者是否能够理解作者想写的故事。
不管是行文还是情节安排,都可以看出《君子》是蓝大花了很多心思的一篇文章。里面的两个小攻可以说是两种很典型的讨读者好的个性。任店长这样不怒自威、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内心复杂强大的形象,是永远的经典;而庄维这种心口不一的别扭性格也非常有魅力。而曲papa的性格也塑造得很好:他并不是个弱者,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做得很好:小到为任买早餐,大到养育一个女儿;虽然生活中挫折和悲剧很多,但曲papa的形象很多时候是很可爱甚至有些喜感的(比如那时被庄维强,他说“我没有那个东西啊”,而且“一辈子的鸡皮疙瘩都起完了”。在找楚漠讲理被任拦下来的时候,眼睛突然变得“小狗一样”)。所以,读着读着,也就不知不觉喜欢上了papa, 也理解了任和庄当年的心情。
随着《君子》越来越热,评论也越来越多。这本是好事。经典如wylfirst的店长感情解疑篇,到现在看来还是唏嘘不已——原来那么多线索,蓝大都早早铺下了。也有很多好看的同人不断出现。可同时,也有点能感觉到读者声音壮大的另一面,蓝大可能感觉到的压力。
《君子》和别的文章不同,很大一点就是它的隐讳。要写的有多显,有多隐,有时完全在作者的一念之间。越来越多的人说看不出任老大的感情,越来越多的人在意庄维,我想这些反应和回帖蓝大也是会记在心里的。其实我一直觉得庄维对曲的感情是该模糊处理的,一旦清晰起来,文章的重心可能会偏。毕竟庄是有魅力的小攻,又有得不到的悲剧美和同情分。还有任老大的感情,终于46.5里,出现了蓝大的客观评论:对弱者shi nue,这再正常不过。什麽都不做,那才是过分考验一个人的自制力和liang zhi。
说说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也觉得自己根本就在指手画脚么...但其实想说的就是:读者虽然可能有各种评论和理解,但蓝大心中的那个故事可能才是我们最想读到的。所以,请蓝大放心大胆的写,虽然评论的人是读者,但也有很多读者是从来不发言,但心中有评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