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暑期,昔日熙熙攘攘的清华校园渐趋安静。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颜宁教授和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研究人员依然与试管、分析仪器、工作台、书籍为伴。
正是颜宁团队6月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6月初,科学期刊《自然》长文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同时引发学术界与社会公众热议。
这是一个竞争颇强的研究领域。“哺乳动物的膜蛋白结构研究难度远远大于对细菌同源蛋白的研究,因此至今获得的哺乳动物膜蛋白的结构寥寥无几。但 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结构至关重要。”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如此评价,对于GLUT1的结构解析是极富挑战、 极具风险的工作,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正是颜宁团队6月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6月初,科学期刊《自然》长文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同时引发学术界与社会公众热议。
这是一个竞争颇强的研究领域。“哺乳动物的膜蛋白结构研究难度远远大于对细菌同源蛋白的研究,因此至今获得的哺乳动物膜蛋白的结构寥寥无几。但 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结构至关重要。”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如此评价,对于GLUT1的结构解析是极富挑战、 极具风险的工作,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