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就是一种艺术了,互动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众所周知,互动性基本上是用跟帖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跟帖的质量就直接影响了讨论的质量。
跟帖是读者在一篇帖文后面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或者进行适当的修正、补充。跟帖的内容可长可短,短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符号;长的一段话、一组图、甚至一篇新的文章,不一而足。
跟帖的结果是一种集体再创作。虽然断断续续的跟帖是由每个版友单独完成的,但是最终所有的跟帖依次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篇新的杂议文,它是原文的延伸和补充。
跟帖可以针对原文的主题或者主要论点、论据发表意见和看法:赞同的可以鼓励支持,也可以引用原文片段进行强调。而最佳的形式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和升华;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出反例或反证,对原文进行客观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当然也可以用一种调侃的语气、幽默的手法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往往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跟帖更是一种综合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只有一条总的原则:就是恰倒好处,与原文配合,不要喧宾夺主。
跟帖的时候如有可能,还应该注意到前后跟帖者的位置次序和逻辑关系。版友们可以多次地跟帖,充分发挥论坛互动的优越性;也可以抛砖引玉,适当留给别人发言的余地;如果帖文作者和版主也能主动参与跟帖,则可以起到一种积极的引导和说明作用。
其实真正经典的跟帖往往是在思考成熟之后再发布的,它并不会因为时间滞后而被人忽视。有时候我们读到一篇好的跟帖,会感觉回味无穷,收获比阅读原文还要多。
如果你遇到一篇情真意切的好帖,也应该认真回一贴语重心长的好帖,或许你会从此多了一位朋友和知音。
如果你不幸遇到一篇挑衅的帖子,也忍不住回一贴针锋相对的帖子,或许你会从此多了一位敌友和骂将。有时候论坛也无聊,有水灾也有旱情,平衡的法则就是:跟应该跟的帖子,不跟不应跟的帖子;认真跟认真写的帖子,随便跟随意写的帖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跟帖是广大网民共同参与的活动,因为有大多数的存在而具有整合的功能,我们个体再怎么自由散漫,也会受制于集体的力量。任何失误、怨忧、冲动、迷乱都会逐渐被纠正、消融、减缓、理顺。虽然这样的过程显得漫长,但那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