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碎碎念)这是一个陨石巨坑。。。起因是以下贴子
http://tieba.baidu.com/p/2885099007算算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八个多月了。八个月前,
@花儿咪0305 大神以精湛的小提琴功力和当时渣一样的录音设备(喂。。),用一首无伴奏的离情殇录音成功地把我拉进这个坑。当时听了花花的录音,我就意识到古吧历史上最大的音乐大神之一出现了。本来我就觉得这曲子这么独着太可惜了,没想到某花还真在贴子里弱弱地求伴奏,楼主我一时激动就搭进去100多个小时……
这首曲子最初计划的仅仅是钢琴+小提琴双乐器版本,但由于我和花花两个执症晚期患者的互相影响,感觉各种乐器无法替代,于是二胡、笛子、大提琴依次加入,最后连bass都上了。效果一天比一天好,而工程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呈指数级增长。
嗯,100多个小时,一点都不夸张。直到发布的前一天,这个作品还在楼主顶着无数作业和考试的压力下跳了好几个版本号。这还不算为了试水而进行的小合作《醉花荫》
(请戳
http://tieba.baidu.com/p/2919792628)
如果全职专做这首曲子的话,一天8-10小时,大概两周时间也就做完了。可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一方面,作为一首异地合作的重奏曲,合作方式又给录音、讨论、修改、混音和后期带来种种额外的麻烦。从标准音高确定和统一,到录音设备和录音环境的差别,再到讨论和往返修改录音过程中的时差(经常是我这边工作国内在睡觉,国内的小伙伴们醒了我又该睡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作为发起和组织者,楼主在这几个月里个人面临的挑战也非同寻常。学习的紧张和工作的繁忙交替,夹杂着家务的艰辛,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来来去去,朋友的聚散离合……个中滋味,并非文字所能描述,因此尽可从简。
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合作的各位大神们。他们不仅琴技高超,还异常地温和耐心。楼主作为一个编曲、混音和后期的纯新手小白,没有他们的付出和支持就绝不可能完成这种程度的作品。口说无凭,先来听听单轨录音片段吧~
为了表示对乐手们的敬意,请允许楼主可耻地水一下,一人一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