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上上下下”何时不揪心?
时间:2014年10月29日
来源:揭阳新闻网
作者:黄燕丹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高层楼房越来越多,电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电梯事故也随之高发。据报道,9月14日,厦门华侨大学一名大学生被电梯卡住,窒息死亡;9月16日,温州一男子一脚踩空跌落电梯井底,造成全身多处骨折;本月21日,深圳龙岗11人被困小区电梯,求救无效后砸墙挖洞自救……面对全国电梯事故的频发,我市电梯安全总体形势如何?我市电梯安全监管有哪些难题?如果发生电梯事故,市民该找谁负责?
27日,市质监局做客“行风热线”时介绍,我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对电梯安全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引入“使用管理权者”的概念,明确“使用管理权者”须承担“首负责任”。
我市电梯运行总体安全
本月16日,本报“本地。民生”版刊登了网友“布酷”反映市区御景湾住宅小区电梯张贴过期半年的“体检单”这一现象,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就此在节目中介绍,出现该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物业管理单位没有及时更换检验标志,二是电梯超期未检。该负责人提醒,如果住户发现这种情况,可以质询物业单位,也可以拨打电话向质监部门反映。
规范的电梯日常维护和保养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那么,当前我市电梯安全的总体形势如何?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在用电梯数量已达5010台,且增速明显。规范电梯安全管理,特别是维保、使用、检验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认真加强落实电梯使用管理权者安全主体责任,推进电梯监管体制改革,电梯安全得到进一步改善,多年来,未发生较大的电梯安全事故。目前,我市电梯运行总体是安全的。
使用管理权者须承担“首负责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电梯所有权、使用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等权属主体多,造成责任链条不清晰,企业主体责任不明确,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在节目中透露,目前,我市有超过10年的电梯数量约425台,这部分老旧电梯故障率较高,更新难度大,存在隐患也相对比较突出。据介绍,我市部分电梯存在安全责任不够明晰,使用管理权确定难的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快速增长的自建房,主体责任难明确;部分用户对电梯确权不配合,造成确权推行困难。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对电梯安全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中,对明晰主体责任上有新突破。改革中,引入“使用管理权者”的概念,明确“使用管理权者”的“首负责任”,以“使用管理权者”为源头形成电梯使用全过程的责任链条,构建起明晰的权责体系。该负责人还就“首负责任”进行解释:直接跟消费者构成利益关系的责任者应当承担首负责任,其他的责任由首负责任者再去追溯。同时明确了“使用管理权者”的概念,即电梯在日常使用中,谁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就要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是说,经确权后,有物业管理单位的小区,业主作为电梯的所有权者委托物业管理单位为使用权单位,如果小区电梯发生事故,损失由物管承担第一赔付责任。“使用管理权单位和具体的使用者不一样,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具体使用者,但不是使用管理权者。”该负责人如是说。
相关链接
1.不要乘坐未经检验合格的电梯。
2. 乘坐电梯前,首先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电梯正在检修,乘客不要乘坐。
3.发生火灾时千万别用电梯逃生。
4.进入电梯前一定要看清是否是真实的地板,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5.请尽量离开门口站立,不要倚靠在电梯的轿门或层门上,以防止门打开时摔倒,并且不要退步出电梯。
(编辑:邱洁纯)
时间:2014年10月29日
来源:揭阳新闻网
作者:黄燕丹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高层楼房越来越多,电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电梯事故也随之高发。据报道,9月14日,厦门华侨大学一名大学生被电梯卡住,窒息死亡;9月16日,温州一男子一脚踩空跌落电梯井底,造成全身多处骨折;本月21日,深圳龙岗11人被困小区电梯,求救无效后砸墙挖洞自救……面对全国电梯事故的频发,我市电梯安全总体形势如何?我市电梯安全监管有哪些难题?如果发生电梯事故,市民该找谁负责?
27日,市质监局做客“行风热线”时介绍,我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对电梯安全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引入“使用管理权者”的概念,明确“使用管理权者”须承担“首负责任”。
我市电梯运行总体安全
本月16日,本报“本地。民生”版刊登了网友“布酷”反映市区御景湾住宅小区电梯张贴过期半年的“体检单”这一现象,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就此在节目中介绍,出现该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物业管理单位没有及时更换检验标志,二是电梯超期未检。该负责人提醒,如果住户发现这种情况,可以质询物业单位,也可以拨打电话向质监部门反映。
规范的电梯日常维护和保养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那么,当前我市电梯安全的总体形势如何?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在用电梯数量已达5010台,且增速明显。规范电梯安全管理,特别是维保、使用、检验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认真加强落实电梯使用管理权者安全主体责任,推进电梯监管体制改革,电梯安全得到进一步改善,多年来,未发生较大的电梯安全事故。目前,我市电梯运行总体是安全的。
使用管理权者须承担“首负责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电梯所有权、使用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等权属主体多,造成责任链条不清晰,企业主体责任不明确,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在节目中透露,目前,我市有超过10年的电梯数量约425台,这部分老旧电梯故障率较高,更新难度大,存在隐患也相对比较突出。据介绍,我市部分电梯存在安全责任不够明晰,使用管理权确定难的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快速增长的自建房,主体责任难明确;部分用户对电梯确权不配合,造成确权推行困难。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对电梯安全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中,对明晰主体责任上有新突破。改革中,引入“使用管理权者”的概念,明确“使用管理权者”的“首负责任”,以“使用管理权者”为源头形成电梯使用全过程的责任链条,构建起明晰的权责体系。该负责人还就“首负责任”进行解释:直接跟消费者构成利益关系的责任者应当承担首负责任,其他的责任由首负责任者再去追溯。同时明确了“使用管理权者”的概念,即电梯在日常使用中,谁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就要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是说,经确权后,有物业管理单位的小区,业主作为电梯的所有权者委托物业管理单位为使用权单位,如果小区电梯发生事故,损失由物管承担第一赔付责任。“使用管理权单位和具体的使用者不一样,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具体使用者,但不是使用管理权者。”该负责人如是说。
相关链接
1.不要乘坐未经检验合格的电梯。
2. 乘坐电梯前,首先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电梯正在检修,乘客不要乘坐。
3.发生火灾时千万别用电梯逃生。
4.进入电梯前一定要看清是否是真实的地板,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5.请尽量离开门口站立,不要倚靠在电梯的轿门或层门上,以防止门打开时摔倒,并且不要退步出电梯。
(编辑:邱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