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谜吧吧 关注:1,701贴子:703,718
  • 7回复贴,共1

谜说西厢之尝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谜说西厢之尝试
——探骊新作自叙

一、谜文:

借读西厢入梵宫,
缘幽径,履残红。
撩乱春愁,斜阳几处浓。
枝头迷茫前顾空,
恁割弃,妾初衷。

罗带轻分正二更,
度鹊桥,圆夙梦。
了却莺心,早缔姻誓盟。
张生赶考盼会中,
苟如约,终生共。

(探骊8+4)诗经、秦风、頍弁一句,茑与女萝

二、自析:
谜作简析如下:
①借读西厢入梵宫=讠+寺=诗,梵宫借代寺;
②缘幽径,履残红=经;
③撩乱春愁=秦,斜阳几处浓=风,斜阳=X;
④枝头迷茫前顾空=頍;
⑤恁割弃,妾初衷=弁。

⑥罗带轻分正二更=罗+艹=萝,其中:正二更=艹,轻分为面文连缀词;
⑦鹊桥度,圆夙梦=梦—冖=萝,夙梦=梦(繁华谜),鹊桥=冖(象形,鹊无实义);
⑧了却莺心=莺—冖=茑,早缔姻誓盟=女。
⑨张生赶考盼会中=与,其中:
张生=三+丨+丿,张生赶考=考—(三+丨+丿)=ㄅ,会中=二,ㄅ+二=与
⑩苟如约=句,终生共=一,共为拼合词。

三、始末
此谜缘于偶翻诗经见“茑与女萝”句而起意,最初拟设目诗经一句为之谋面,因“茑、萝”联想到“莺”、“梦”继而到西厢,先得“草桥遗旧梦,挂念莺伤心,姻缘结西厢,始终巧安排”一稿。草成后颇觉不满,一是面文欠佳,有如杂草一堆;二是设目太宽,恰似大海捞针;三是頍弁一诗,多少有些冷僻;最不甘的是,既然能误打误撞地以莺莺、草桥梦等西厢素材入谜,岂可如此浅尝辄止、闲搁虚掷,辜负天意?于是,便另起炉灶,从诗经、秦风到頍弁,从设目、游目到探骊,从五言、七言到长短句,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确夸大其词,但为伊消得人憔悴却多少有点。好不容易才有了个稍过得去的初稿,本想再推敲推敲,无奈久未在吧里露面,吧主三天两头地把老谜顶起,似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疑虑。为向吧友报平安,便匆匆张出,先向大家打个照面。这几天,又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稍事润色(见前文)。说心里话,就自己的能力而言,似乎已没有更多的提升空间了,就此告一段落吧。

四、回望
平心而论,这个谜还是有些可取之处。
第一,这个谜面文共70字,以离合法拆底得12字,面底之长度,就我而言,当属空前,许或绝后;相对于我所见到的探骊谜,恐怕也可谓鲜有其右。虽说面底之比大约六拆一,效率不算高,但其间与谜关联不大的赘语冗字并不多,仅 “誓(早缔姻誓盟)”、“轻分(罗带轻分)”和“鹊(鹊桥)”四字而已,别人不知怎么看,反正自己觉得挺不容易的。
第二.这个谜依双调江城子格式谋皮,就词而言,倘不论平仄,文辞还算得过去,读起来也上口,多少也有点词的韵味。这个谜以增损离合成谜,兼以象形、繁华谜等技法,除“梵宫”借代“寺”和“撩乱春愁”扣“秦”有点勉强外,其余各处,基本上拆拼规矩而机巧,离合准确而有致。总体看,说它是词谜一体,意趣并兼也不算过分。
第三,这个谜最大的创意是以谜叙事,它以崔莺莺的口吻,讲述了借读西厢、张生赶考,还有“罗带轻分正二更,……了却莺心”等西厢记的故事,进行了“谜说西厢”的尝试。有时候我甚至想,如果能搞个讲述“谜说西厢”的系列灯谜,岂不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想想算了吧,毕竟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让有兴趣的年轻人去玩吧。

五、纠结
这个谜的完成让我很开心,也让我很纠结。
其一,长有长的难处。谜上吧后居然整整两天毫无反应,究其因,乃谜面谜底都那么长,吧友不感冒在所必然。也曾想把它拆成几个短谜,比如以“缘幽径,履残红,借读西厢入梵宫” 猜诗经,还可以赶赶“底同目”的时尚,终因为经不住双调江城子和谜说西厢的诱惑而放弃。年轻人喜欢短平快,谜猜的越多越快越显得自己能耐;而你在那里酸文假醋的,要多迂就有多迂。或许,这就是代沟。不服不行啊,毕竟“连”颇老矣。

其二,我喜欢把谜当成诗来作,尽管屡试屡败,始终不思回头。其实自己也很清楚,诗有诗的章法,谜有谜的规矩,二者很难兼容。如果不是自己硬着头皮非得按江城子的格式去整谜面,也许这个谜会好得多。比如撩乱春愁、早缔姻誓盟等瑕疵,都因为字数的限定所致;比如自己很不喜欢将借代与离合杂糅,如果不是为了协韵,完全可以避开“梵宫。该遭,明明自己没那个才情,还非得玩什么格律严谨的长短句!反过来一想,人总要有所追求,玩谜也不能外。自甘带着镣铐跳舞,尽管难受,尽管不被看好,却自我感觉良好,人老了,玩玩心态和境界,或许能长寿。


IP属地:贵州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10-26 10:08回复
    拜读!制面这般有意境,李杜应悔无学谜。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0-26 18:13
    回复
      2025-08-06 21:05: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必写入谜史,存千年谜话。


      IP属地:江苏3楼2014-10-26 18:56
      回复
        顶连先生美谜。初读即被打动!不是吧友们不感冒,是一下子被镇住啦。从我个人讲,一,没见过这么长的面,二,没见过三骊一珠的目,三,底字太多,不知道字素怎么组合。四,诗经就读过部分篇目,谜材也不熟啊。所以,就有点那个啥咬那个啥,没法下嘴


        IP属地:河北来自iPad4楼2014-10-26 18:56
        回复
          个人认为连先生此谜为精品中的精品,当为镇吧之宝。


          IP属地:河北来自iPad5楼2014-10-26 18:58
          回复
            吧友过誉了,受之有愧。


            IP属地:贵州6楼2014-10-26 19:26
            回复
              阳春白雪,欣赏之后,不敢评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27 0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