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吧 关注:801,660贴子:18,499,864

这个有点缩线程的感觉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wccftech.com/amd-invest-cpu-ipc-visc-soft-machines/
在这个网站看到的,AMD作为主要投资人之一,可以把多个核虚拟拟成单个核来大幅提升单核性能,减少多核优化的难度,英语渣渣理解错了轻喷


IP属地:上海1楼2014-10-25 15:11回复
    有意思,VISC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5 15:16
    回复
      2025-11-01 06:34: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aihuyougui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5 15:16
      收起回复
        等出现了再谈吧,PPT王者不是白叫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25 15:20
        收起回复
          如果是真的,那么@intel倒闭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25 15:22
          回复
            “ This is obviously important because it enables performance gains in single threaded applications when using multi-core CPUs. We no longer have to be as reliant on the software to be smart enough to fully utilize a multi-core CPU. ” 它明显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在单线程程序中使用多核心CPU而得到性能提升。我们再也不需要依赖于应用程序变得更智能去利用多核心CPU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25 15:23
            回复
              来啦


              IP属地:广东7楼2014-10-25 15:29
              收起回复
                我自己从头看了下,感觉很有戏啊,这个配合物理核真心不错


                IP属地:上海8楼2014-10-25 15:31
                回复
                  2025-11-01 06:28: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真的就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25 15:32
                  回复
                     2014年10月23日,位于硅谷的半导体创业公司 Soft Machines 有限公司今日发布了 Soft Machines VISC架构。该架构在微处理器调整(scaling)每瓦性能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将大幅提升计算机生态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性能和功耗。VISC 架构的研发目的是解决单核频率和功率调整问题及应对多核编程挑战。
                      Soft Machines 联合创始人、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Mahesh Lingareddy 宣称:“我们成立了 Soft Machines 公司 ,以重塑调整微处理器最佳每瓦性能为使命。我相信VISC 将引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第三波浪潮。我们低调地成立了 Soft Machines 公司,花费了七年多的时间来开发 VISC 架构。现在有效硅芯片已证实了我们成功的发明,是时候将此重大突破公诸于众了。此刻我万分激动,因为我们不只是带来创新的发明,还证实了仍然可以成功地建立半导体创业公司,以正确的愿景、技术、团队和投资者来创造价值。”
                      VISC 架构以“虚拟内核”和“虚拟硬件线程”为基本理念。这种新方法支持内核之间的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CISC) 和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RISC) 架构基础上的微处理器是利用“物理内核”和“软件线程”技术。由于晶体管利用率、频率和功率调整(Scaling)方面的限制,此类方法已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陷入困境。而 VISC 架构可实现 3-4 倍的每周期指令数 (IPC),将单线程和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每瓦性能提高 2-4 倍。此外,VISC 使用轻质(light-weight)的“虚拟软件层”,以便 VISC 架构适用于现有和新型软件生态系统。
                      Soft Machines 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Mohammad Abdallah 表示,“随着 VISC 构架的开发成功,我们已达成此目标。VISC 架构的问世象征着 CPU 设计新时代的开始。当耗能限制迫使基于 CISC 和 RISC 的设计趋向多核应用时,CPU 调整(scaling)的时代已彻底成为过去。多核应用要求实现串行应用程序异常复杂的多线程。VISC 架构通过在虚拟内核上运行虚拟硬件线程, 从’内部’ (under the hood) 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虚拟硬件线程的效率远超过软件多线程的效率。”
                      VISC 架构的调整(scaling) 是通过更改虚拟内核和虚拟线程的数量来实现。这种方法提供的单一架构可以满足多种程序的应用,包括物联网 (IoT) 、手机软件和数据中心市场。
                      Linley Group 首席分析师 Linley Gwennap 对此评论说:“Soft Machines 研发的 VISC 架构代表解决现今 CPU 设计最关键问题方面的一大进步。通过将负荷转嫁给硬件,VISC 旨在将多线程技术的优势分配给各应用程序。”
                      Mohammad Abdallah 将于今日出席在圣塔克拉拉召开的 Linley 处理器会议,亲自向大家介绍VISC架构概况。此外,Soft Machines 公司还将展示一款双虚拟内核 VISC 系统芯片(SoC) 样机来揭示 IPC 的改进


                    IP属地:广东10楼2014-10-25 15:37
                    收起回复
                      细致看了一下,好像Intel和amd一直都因为传统的乱序执行架构原因,他们没办法把庞大的乱序执行单元处理信息快速地调度到乱序执行引擎,而VISC另辟蹊径,把他们设计的VISC硬件靠指令级并行的方法把一个应用负载取出后合理灵活地把几个核心通过sw单线程细线(?)模拟成一个核心来操作


                      IP属地:广东12楼2014-10-25 16:10
                      收起回复
                        并行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25 16:24
                        回复
                          @intel倒闭了


                          IP属地:江苏14楼2014-10-25 16:25
                          回复
                            前排马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0-25 18:21
                            回复
                              2025-11-01 06:22: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明觉厉


                              17楼2014-10-25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