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后遗症治疗吧 关注:327,676贴子:6,055,684

频繁遗精的吧友一定要看看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3 20:54回复
    【图片】首先,什么叫遗精呢,遗精就是男子不因性生活而导致**不时泄遗的一种病症。
    在说明这个病症前,先得了解不是病症的遗精,就是健康的成年男子,因为天癸至,精气旺盛,从而导致精满则溢的现象,也就是一月遗一二次精,遗精后不影响身体健康,且翌日身心愉快者,这属于正常生理遗精。先贤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景岳全书》就说过:“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溢者也。”这种生理遗精如同成年妇女月事一样,是正常现象。如果有些小青年某日第一次遗精,但身体没有其他病态,那么,最好不要忧心忡忡,不要有精神负担,须知,这是正常生理遗精。如果为此忧愁不安,那么反而会导致忧郁症。有人对正常生理遗精不理解,认为凡是遗精必然是病,就要吃药打针,那样反而因精神忧郁,因药物干扰,造成人体系统紊乱,反而导致疾病丛生,久治难愈。
    那么,病态的遗精分类是什么呢?一是梦遗,就是因为做梦而产生遗精。二是滑精,也就是不因梦而遗精,有些年轻人看了三级片,甚至只要见到女人,不管白天黑夜都遗。其表现是次数明显增多,每周至少二次以上。遗后感到头昏昏沉沉,精神萎靡,浑身无力,学习精神不集中,心情恐惧烦躁不安,失眠,这就是病态遗精了。
    上面就是告诉年轻的朋友,首先要分清楚是生理遗精还是病理遗精。只有知道两者区别,才能正确施治,而非无的放矢,乱治一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3 20:56
    回复
      2025-08-05 10:28: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在说说精的来源。中国有句老话,一滴精,十滴血。而西医认为精只是蛋白质而已。这两者谁更有道理呢,我认为前者占理成分更多一些。后者结论只是化验的产物。其实,精的成分虽然化验是蛋白质,但这种蛋白质可不是普通的蛋白质,它是一种内含人体元气蛋白质,它是一种内含人体基因要素的蛋白质,它是一种具有生殖功能的蛋白质,而西医却没有说清楚。而传统中国观念认为一滴精十滴血,尽管没有那么严重,但却说出了精与血的关系,就是精血同源,也就是精与血对人体同样重要,失精也就如同失血,所以,频繁遗精者产生失血一样的症候,就是这个道理。
      精的产生,一般人认为产生于肾,肾主精,又说精为先天之本。其实,这些道理只说对一半,还有一半是不正确的。我认为,正确说法是,精是肾与脾、三焦共同作用的产物。说到肾产精的原理,就在于肾气盛,天癸至。而天癸有些象西医所说的雄性激素,只有到达一定年龄才能产生。没有雄性激素作用,男子就难产生男子应有的第二性特征。如同女子没有雌性激素,就难以产生女子第二性特征。正是这种天癸作用,使男子产精,女子产卵形成可能。但是,这是必然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精卵产生还必须具备后天之本,才能具备真正性质的生殖种子。
      后天之本是什么呢?就在于脾胃,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经三焦运化,上焦化气,中焦化血,下焦化精。这就象三才三个层次一样,上焦化气为天,中焦化血为人,下焦化精为地。因此,上焦气为轻,中焦血为重,下焦精为浊。所以,没有脾胃水谷精微的正常化生,那么就不可能下焦产精,因为尽管天癸至,但没有一定物质能量,天癸也不能产精。所以,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产精不仅在于肾,而且在于脾胃,两者不可或缺。
      最近,英国科学家有一种说法,就是男女每天至少**一次,就可以保证健康,不会生病。我对这样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不敢苟同。因为大量失精,我们视同失血,而大量失血者,还会是健康的科学之道吗?这是南其辕而北其辙吧。【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3 20:56
      回复
        第一,肾门本身虚损,有泄漏现象。
        第二,控制系统失灵,无法正常控制,**不受制约。
        第三,开启肾门的钥匙被人偷梁换柱换了,随意打开库门,导致肾精一盗而空。
        先谈第一点,肾在古代人看来,是水火之脏,内含肾阴与肾阳。男子平人,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经书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事物的平衡是由两种力控制的,当一种力松懈时,另一种力就会超越,导致事物内在不平衡。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稳定,而不平衡就是动态的混乱。就象军事双方实力相当,这时最稳定。如果一方实力弱了,就意味着另一方实力强了,这时战斗就最频繁。阴阳关系既是一种对立,又是一种统一。如果阴阳平衡,这时就保持平衡统一的内生态。如果阴虚,则阳亢,如果阳虚,则阴强,在这样情况下,阴阳失去平衡,就会导致不平衡内生态。【图片】正常健康的男子,肾内阴阳是平衡的,所以,即使生理每月溢一次精,但在阴阳平衡作用下,很快就是恢复正常封藏。只有当与女子交接之时,在异气相吸情况下,(女子属于阴,男子**与女子阴器接触,导致男子肾内阳气与外在阴气相吸引)所以产生暂时的不平衡,此时**有序倾泻。当此之时,如果男子性生活有理有节有度,那么,在正常情况下,在脾肝肾三焦作用下,失去的阳精很快获得补充,所以又很快恢复阴阳平衡,而在平衡状态之下,由于肾气阴阳互相制约关系,就保持正常封藏,不会遗精。直至下一次女阴吸引,再产生正常性生活泄精。这就是肾气藏精的基本原理。
        而现在,一些朋友由于房劳无度,或者SY无度,**倾泻无度,肾内无精华物质聊以自养,肾气虚损,阴阳平衡被打破,于是,产生动荡不休,肾自身无能,当然不能行使控制功能,大门洞开,遗精就产生了。长期遗精无度,对人体健康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上述就是讲肾的虚损造成遗精的病机。【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23 21:01
        回复
          这个讲得很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10-23 21:01
          收起回复
            第二.控制系统失灵。男子**泄漏与否,肾气并不是唯一控制器,参与控制的还有其他各脏腑共同作用。这就是说,五脏皆精藏,非独肾也。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可以将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精,且通过脾的传输将精气散布于五脏。如果脾胃之气受损,那将是一损皆损的事。再说,男子**控制还受元气调摄,如果脾胃受损,元气虚弱,那么人体能够调摄**的气机就失调了,更有甚者,如果大气下陷,更会导致滑精不休。在这方面,《景岳全书》中说得明白:“有值劳倦而遗者,此筋力有不胜,肝脾之弱也”。【图片】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遗精并没有过度房事或SY,只是象有些劳动者过劳太累,一些学生特别是高考阶段的男同学在紧张之际,遗精更为频繁,这就是思虑过度而伤脾的遗精现象。朱丹溪曾经治过一个参考科举考试的年轻男子,才二十多岁,他学习非常刻苦,常常学到将近凌晨,后来产生遗精病,他只要卧床上,玉茎只要接触到被子,就会梦交遗精。当是之时,这个年轻学子被遗精搞得吃饭不香,饮食大减,整天感到疲惫无力。朱丹溪认为:此用心太过,二火俱起,夜不得睡,血不归肝,肾水不足,火乘阴虚,入客下焦,鼓其精房,则精不得聚藏而欲走。因玉茎著物,犹厥气客之,故作接内之梦。【图片】对于这种遗精病,朱丹溪的治法是:上则补心安神,中则调理脾胃,升举其阳,下则益精生阴固阳,这样调理不到三个月,这位年轻人遗精病便痊愈了。所以,脾胃之败,是导致遗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后天之本失调,难以化生气血,故元气不足以控摄**。有人以现代西医解剖法,认定遗精完全是神经系统失去控制,我不能完全认同,因为认定神经系统如果失去控制就一定会遗精,那么截瘫病者是完全切断大脑神经系统控制的,但没见多少截瘫患者夜夜遗精。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23 21:01
            回复
              第三呢,我认为是开启肾门的钥匙被偷梁换柱了,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本来,正常人性功能是受心控制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一般来说,由心主政,政治比较清明,易于控制。在五脏中,心为阳脏,火脏;肾为阴脏,水脏。心之火古人认为是君火,君火是公正之火,神明之火,是可控制之火。所以,人的正常性行为基本由心火来调控的。但是,有二种情况,君火不再神明,人体内系统控制就乱了神了,于是,本来应当由君火调控的职能,就被相火夺了权,相火就胡乱起来了。这相火是谁燃烧的呢?是由肝来放火的。【图片】众所周知,肝属于木,《内经》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本来将军要受君主领导,此时天下大昌。但在一定条件下,君主愚弱,于是产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乱局。于是将军就乘乱而起,将军乱发冲冠之时,那乱气勃发,就会到处放火,这种火属于难以控制之火,人们称之为相火,是与君火相对应的暴烈之火。有人疑问,这火从哪来呢?这是因为当肾虚之际,肾阴不能滋养肝木,既然水不涵木,那么木失于条达,就会失于柔润,大家知道,干燥之森林最易产生火灾,美国大火现在还在燃烧,烧过几个州了。这种火炎上则易为中风,冲下易为遗精。因为相火是没有规矩的火,难受控制的火。当相火冲下之火,围绕阴器,阴器越发火炽。
              所以,相火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肾水虚弱难以涵木,而是君主不明难以管理,三是肝气抑郁既久,肝木难以条达,积久必发。相火一旦替代君火,那么冲下遗精就难免了。所以,很多遗精的年轻人不必自责,这不是你们自己的原罪,而是体内不正常力量促使你们经常遗精。要想治疗,就要考虑你的肝气是否条达,你是否有抑郁难舒之气积压在心灵中。也就是说,这时,要考虑治理肝这个将军,让他将怒气消散,让他不要瞎指挥。如果医生能通过你的遗精识别到根源于肝,那么通过疏理肝气,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23 21:02
              回复
                由此可见,遗精病虽然看上去是小事,但却涉及多种脏腑。有时,外因也会扰动精室,如当前湿热之际,人受湿热之邪,就容易受病。从内因上说,有些朋友喜欢饮酒,那些醇酒厚味其实是极容易损伤脾胃的,当脾受伤而失去升清降浊功能时,就会湿浊内生,而如果这些外因内因导致的湿热之邪纠集于阴器,那么对精室就产生无名状的冲动,容易引起遗精。所以,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一书中说:“夫梦遗精滑者,世人多作肾虚治。殊不知此证多属脾胃,饮食厚味,痰火湿热人多有之。”
                当然,世界上事是复杂的,而人体就是一个小世界,同样存在着复杂性。在遗精这个病症上,有时并不是局限在一脏一腑那么简单,在病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主次混杂的病理转变,有时出现虚实夹杂的情况。如心阳暗动,就会耗灼肾阴,而肾虚就会导致水不涵木,肝火亢盛。而肝火过亢就会传脾,导致脾病。要了解复杂变化这些规律,我引用易学中的一段话,其中很用辩证意义的。其文如下:【图片】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金木浮。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多水热。火能克金,金多火灭。
                金衰遇火,必见销镕。火弱遇水,必为熄灭。木弱逢金,必为砍折。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弱逢木,必遭倾陷。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泄其气。强木得火,方化其顽。强火得土,方止其焰。强土得金,方制其害。
                上文虽说是易理五行方面的东西,但由于其五行辩证精髓,在中医学中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23 21:03
                回复
                  2025-08-05 10:2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好!说得好!希望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23 21:03
                  收起回复
                    下面谈一下遗精诊断方式。
                    首先,要搞清楚是遗精,还是早泄,还是走阳,还是赤白浊。一些年轻朋友不明白这几者区别,凡与精有关系,都认为是遗精。尽管遗精与下列三症病因病机相同,但在表现上还是有细微区别的。比如遗精,基本都是没有与女子身体接触而泄漏。而早泄,则是在与女子性器官刚一接触即一泄无余,严重影响正常性生活。此病与滑精有类似之处,属于君火亢盛,心旌摇摇,难于自我控制的一种。而走阳,就是在正常性生活时,精泄而流水似的不止。而赤白浊,就是小友们常在帖子里叙述的,尿中有精虫,其色白者叫白浊,其色赤者叫赤浊。当然,还有血精,就是射出精红色如血,这又是另一种病了。所以,自我判断一下,自己病究竟属于哪一种。【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0-23 21:03
                    回复
                      其次,要审阴阳,辨虚实。也就是说,你遗精病是属于阴证还是阳证,是虚证还是实证,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就容易犯中医所谓虚虚实实的治疗大忌。其实小友们可以自己对照镜子或根据自己体质情况作一初步判断:大凡阴证遗精者,多是身体虚弱,面色无华,阴囊如水寒湿。而阳证遗精者,多为身体强壮,神气亢胜。
                      大凡实证者阴器有痛,心情抑郁,情绪烦躁,口苦咽干,小便时黄,大便时秘。而虚证者多遗冷精如水,腰膝酸软,拿老百姓话就是走路象踩在棉花上。虚久则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头发枯燥无润,时有脱发,神情疲惫,心力常感不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恍恍惚惚。这是一般现象。但在疾病进程中,也要注意阴阳互相转化,因为阴阳之理,极则生变。阳亢达极,就会转阴,阴极达极,就会转阳,这同自然界阴阳转化同理。自然界也是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图片】所以,古人就说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这个道理。在特殊久病的遗精患者中,也常常会出现大实有嬴状,至虚有盛候的状况,这也是医者需要细细辨别的。如果不能正确审阴阳,辨虚实,那么治病就难以辩证治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23 21:05
                      回复
                        最后,要知脏腑,明气血。须知,遗精只是一个现象,其中当然有生理现象,那是五脏生机旺盛的表现。但更多是病理现象,那是五脏生机衰弱或有疾病的外在表现。因此,为医者如果不明白遗精病,阳痿病病在何脏,在气还是在血,治疗时很可能会无的放矢,治疗效果就会强差人意。
                        一般来说,遗精病与肾脾心肝有着极大关系。肾气藏精,肾关不固会遗精。心主神志,神志失常就难以任物,更难以约精。脾主运化,如果脾不能升清,那么精也不能参与气血**互相转化的人体生态运化。在这里稍微多说几句。【图片】有些人没有将人体气血**看着互相生成互相转化一种内生态环境,而是将气就看成是气,将血只能看成是血,将精只能看作是精,这就犯了不善于辩证的教条主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将人体气血**看成是能够互相转化的有机构成。比如中国道家就能练气化精,练精化神。在他们眼中,那人体之精不仅是固态物质,也是人体气血精神的动因与源泉。失精者多失气,失血,失神,可以久遗的朋友会对此有切肤之痛。
                        所以,脾在此就形成一种能够转运的枢纽。如果脾虚,既难以化水谷精化为气血,更难以升清降浊,从而将气血**互相转化。也就是说,精就是精,气就是气,血就是血,这样没有转化的气血**,就变成呆死者,就转化为病理产物。如气不能转化,就会形成气滞病。血赖气推动,不能转化,就形成血瘀病。同样,精不能转化,也会形成遗精病。
                        我个人认为,在人体生态内环境中,转化如同大气与江河,一直在转运升华,象**,受人心神支配之时,就能够招之即来(也就是需要时气血随时会转化为**,以供生殖之用)也能够挥之即去,(也就是正常男子**不太会满溢,如果产能多了,这多者除偶尔会溢出外,其余会转化为气血)。 我说的这个道理是我个人想法,一家之言耳。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也不必喷我。
                        所以,正常男子为什么不太会经常性遗精的道理就在这里。除心肾脾外,肝在遗精病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肝主疏泄,主筋。如果肝病了,抑郁了,就失疏泄失职。肝病相火旺盛,就会对阴器产生点触作用,此外,肝病了,血不养筋,就会产生阳痿之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0-23 21:07
                        收起回复
                          强大的贴子,我估计是看过最好的一贴!楼主辛苦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23 21:0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0-23 21:11
                            回复
                              2025-08-05 10:1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具体来说,五脏病产生遗精者,有如下几种临床表现。
                              肾脏虚而导致精关不固遗精者,常常出现梦遗频繁,滑精不止。由于腰为肾之府,所以肾病及腰,产生腰膝酸软。如果是肾阴虚则虚火上炎,时常咽喉干燥,有低热现象,也就是仪表查不出但自己却明显感觉绵绵不断的那种热。从面部来看,两颧会泛红如妆,形容消瘦。时有盗汗现象。有些人严重时还会头发大量脱落,牙齿也会松动不固。【图片】肾水不能制约心火,故心火恣肆,心神无主,导致心烦意乱,眩晕,失眠,乃至记忆力减退健忘现象。如果是肾阳虚,患者除了久遗滑精外,还时常感觉身体寒冷,平时总比别人多穿一些衣服,阳器难勃,有阳痿早泄现象。遗的精也如水之冷。有些人明显夜尿增多,也有些人因少尿而产生浮肿现象,这在西医叫做前列腺炎。他们小便是清长的,颜色是清白的,有些患者相反,会小便滴沥,好象总是尿不尽的样子,想尿但难解。这些人面色枯槁,没有什么血色,似乎苍白色。
                              再从舌相来看,肾阴虚者多舌红少苔,而肾阳虚者多舌淡嫩,舌两边有压的牙齿痕迹,苔色一般白色且平滑。久患肾虚病者,有人脸色也会黯淡如灰,就是古人所说“肾病而遗者,色墨而髓空”,这也值得注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0-23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