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2,287贴子:11,386,035

【观点】浅谈今人对格律的误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打破格律
在很多“无律派”眼里,格律在诗词中就是制造障碍、束缚手脚的东西,亟需打破。这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几乎是一面倒的观点。(当然,新文化运动诞生了很多新诗流派,对于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
实际上,格律不是障碍和束缚,而是美感,强弱和节奏的美感。
诗歌的发展最初并没有格律,仅有简单的押韵。直到唐代中后期,律诗绝句的格式才得以完成,长短句初步成型。这都是可以完美融入音乐节奏中去的诗歌形式。它就依靠平仄和韵脚。有人读不出美感,那是读得少。打个比喻,格律就像舞曲中的旋律,而诗的内容就像是舞者的动作,诗的意境就像是舞者的身段线条。身段线条再曼妙,动作再精巧,在旋律中乱踏步点,总会丧失美感的。
当然,扔掉古典的乐曲,重新编排能表现出曼妙身姿的舞蹈是可以的,那就是现代诗。但非要搞个七字一句,八句一体,又不通平仄的,就像是在古典乐中跳抽筋舞,是会让人反感的。
很多“无律派”常会提到,“不以律害意”,大致意思就像是不为了踏对步点而丢掉美妙身姿。这虽然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同样也说明了舞者的水平,还不足以在踏对步点的同时又能最好的展现美妙身姿。说明其诗词上炼字的功夫还不到家。
所以,实际上格律就是美感,打破格律就是丢弃美感。对诗词来说,至少丧失了一半。
二、新韵
很多人认为“平水韵”是古音韵,而“新韵”(或“中华新韵”)就是现代读音。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考究的人告诉我,中华新韵是1941年民国时发布的。那时还没有用拉丁字母来表示,但我相信那最接近当时的官方语音。其实平水韵只是宋末时流行的读音,也不能完全代表古音,新韵(十八韵部)也不完全是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就是今天,也仍有很多字的读音在发生着变化。
如今,我们小学一年级就在学习拼音,学习了所有的韵母。中华诗词学会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实际上发声一样的单韵母和复韵母”归在一起,这比起什么从韵表中查哪个字的韵应该归在哪一部中要科学合理。对韵的归属不是看韵表,而是要看它的实际读音。这才是重点!!
诗词是一种文体形式,除了表达意义和情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表达美感。这种美感是要靠诵读来获得的。用尾声一样的字作为每句的结尾,这样就比较顺口顺耳。这就是韵的美感。
三、平水韵
平水韵是宋末平水人刘渊总结归纳的,代表的是宋代的读音,当然,也代表了诗词最鼎盛的唐宋时期的主要读音。所以,学习和了解平水韵,很有助于我们诵读唐宋时期的诗词,获得诗词中的美感,认识诗词的格律。
但是,我们是现代人,除了生活环境和情绪组成和古人有很大的差别之外,我们用的字和读音都和古人有了很大的差别。当你用现在汉字的读音去读很多唐宋时期的诗词时,有很多会丧失美感。
我们学写诗词,学的是那份美感,学格律,学的是那份美感,学韵,当然也学那份美感,这美感小学一年级就会了。平仄声今天对于我们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可以说,现在的读音,给我们学写诗词创造了太多的方便。
但是,现在有人还是执拗地在作品上特地写上“平水韵”三个字。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在我看来有四种可能,一是西施的妹妹——前朝遗老,没学过也不会现代读音;二是故意装腔作势,显摆自己知道还有种东西叫平水韵;三是病态地刻意仿效古人,学读音,学情绪,以为这样就有意境;四是炼字无能,以平水韵的说法自我解嘲。
四、拗救
在律诗绝句中,有时想要表达内容所用到的最确切的语言会有出律的情况,但又无可替代,这时需要补救。出律的字称作拗,用来“抵消”拗的字叫作救。所谓拗救,就是用特殊的方式来使语句中平仄数量相对平衡,虽然词语有出律,但整体上可以减少违和感。就比如人总是要生病,但吃点药以毒攻毒,使病情得以控制,看起来不至于太糟糕。同样以舞蹈来比喻,拗救就好比踏错了舞步,然后再以错踏错的舞步把节奏追回来,使整个舞蹈看上去依然和谐。
所以,拗救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能避免则应尽量避免。如果为了拗救而拗救,无异于东施效颦。
我的认识:
1、写格律诗词,要以现代的发音去符合格律的美感,同时表达高雅的情趣,深邃的立意。写诗,请把平水韵扔进垃圾堆吧。
2、现代汉语的用法远比古汉语全面和丰富。除了专有名词等非用不可的词语外,还能搞出拗句的,就别救了,还是多练习练习炼字的功夫吧。


IP属地:江苏1楼2014-10-18 09:36回复
    萨顶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18 09:40
    回复
      学习、帮顶……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18 09:41
      回复
        我补充一点,中华新韵最初确实是是由民国政府颁布,但在当时并未产生很大影响!建国后,几次对中华新韵进行修改,现在的中华新韵,最新的是2005年版本,还是比较完备和实用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18 09:45
        收起回复
          学习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18 09:50
          回复
            好吧 新韵党围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18 09:51
            回复
              楼主先把你的作品拿出来,比得过我无律诗再说。别跟我谈格律,五分钟一首标准七绝,还不算喝茶上厕所。格律只不过是诗词入门的皮毛而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18 10:01
              收起回复
                虽然我不懂,但是看起来好像很牛掰的样子!顶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18 10:07
                回复
                  看到某些人的回复你应该知道什么叫对牛弹琴了。。。。。。人们只知道对牛弹琴牛听不懂浪费精神,其实如果那些牛蛮觉得是噪音的话很可能会冲撞你!楼主珍重保护好自己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18 10:12
                  收起回复
                    (楼)边路小(路)前楼,
                    (主)客今别(过)五州。
                    (好)景难留(来)去客,
                    (诗)情尽作(水)东流。
                    七绝,步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朋友水平不错 能来 【步梵诗域】吧!加个关注吗 欢迎朋友来看看 如果有兴趣发一贴那就太好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18 10:33
                    回复
                      同意。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1楼2014-10-18 10:34
                      回复
                        感觉只要不犯孤平,尾三仄或尾三平这一类致命错误,就可以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0-18 10:36
                        回复
                          非常同意。读没格律诗就像在读爽文 哈哈 个人简介
                          新韵党飞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18 10:41
                          回复
                            可道非常道,无为是有为
                            中庸实辩证,易理莫求吹
                            格律须平仄,丹青可意飞
                            若随心所欲,恪守不逾规
                            @我可胜天


                            IP属地:江苏14楼2014-10-18 10:45
                            收起回复
                              的确,律诗当中的平仄、韵律对仗等都是死死的规定好的,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力、广阔的学识是拿捏不准的,看似简单、实则波涛汹涌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0-18 1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