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1日漏签0天
显卡吧 关注:7,755,032贴子:206,516,52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4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显卡吧
>0< 加载中...

回复:玄学终极之战----转自毒坛的翻译--原作者DavidMahler【转】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40名 GRADO【美国歌德】: RS2

第一次听歌德SR60的时候还是个小孩,这也是我最早听过的发烧耳机之一(仅次于天龙AH-D950和索尼MDR-7509)。2007年加入Head-Fi社区后,我很快意识到歌德的产品褒贬不一,一些烧友极端喜爱,而另一部分人绝的音质平平。
手头这副RS2是用RSA SR-71换来的。收到的时候发现左声道有嘎嘎响,立刻联系歌德厂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立刻学会了“嘎德”这个词儿(指歌德很多单元都会嘎嘎响——司空见惯了)
从厂里返修回来后听了一下,挺喜欢这幅耳机的,调音方面比较具有攻击性,音染特别适合吉他类音乐。因此笔者认为这副耳机适合摇滚和重金属。笔者发现与RS2声音完全两个炉子的HD650也非常适合摇滚乐,因为这幅耳机可以在中和录音当中特别明亮的部分的同时保证通透性。但是相比650带着拳击手套一般的低频表现,RS2感觉更像是一只握紧的拳头直直打在脸上。
RS2i型号当中的i实际上是区分新老型号的一个标志,歌德表示,RS2i是RS2的升级版本,属于然一些烧友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优势
调音:RS2i中低频比较突出,声音质感和冲击力都不错。高频末梢稍微向前,缺乏延伸。
中频:具有歌德一贯特点,RS2i中低频较突出,令声音具有鲜活感。
电吉他大师:RS2描绘下的电吉他声充满力量。耳机中低频突出,为吉他低频增色不少。高频泛音(6-10kHz)稍微凸起以表现吉他泛音。
衰减:笔者尤喜歌德的衰减,非常快速,声音自然。
易于驱动:歌德的耳机都不难推,但使用耳放声音绝对有提升,TTVJ Millett 307A驱动RS2的声音最为平衡。
具有独立编号:每一副RS2都具有独立编号,可以据此判断生产日期。
缺憾
舒适性:笔者发现歌德的大耳机佩戴都异常难受。头带不管怎么调整都是不舒服的。耳罩戴在耳朵上感觉怪怪的,可能是因为海绵的材质和形状不太适合吧,很多烧友也就相似的问题提出批评。
缺乏平衡性:RS2声音比较有趣,有染色,不适合对声音平衡度要求较高的烧友。
做工:有些人可能比较喜欢这种作坊式的外观,但笔者对歌德耳机的极简主义美学完全感冒。设计更加舒适的话那就两说了。
包装:和SR60i, SR80i, RS125i, RS225i, RS325i,PS500这些一样的薄纸盒,感觉特没档次,也没法保护好耳机。
双刃剑
通透性?:笔者以为,歌德的所有耳机都不是完全通透的。然而笔者听过的所有歌德耳机都已经和通透二字不远。
低频:RS2低频紧致,冲击力十足,要是次低频再多一点就好了。笔者发现RS1低频能够更泛一些,也比较喜欢这种整体低频表现,但RS2低频更加爽利,也比较喜欢。
高频:稍微靠前,末梢部分稍欠光彩。蛮喜欢RS2的高频,也发现这种高频完全没有颗粒感。
声场:宽度和高度一般,包围感和深度都不错。
结像:可以指出乐器定位,但指向性一般。
性价比:B
十多年来,歌德的经济型号SR60(今天的SR60i)都一直占据着同价位内最受欢迎耳机的位置。而价格高出6倍的RS2i则一直受到批评。笔者认为RS2i要比SR60好两倍,但不是六倍。另一方面说,RS2i相比大哥RS1i要实惠得多,声音也非常接近。RS2i演绎下的吉他亲密且富有激情,一定会受到摇滚迷们的追捧。
快速检索
设计:头戴式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2欧
隔音:不隔音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TTVJ Millett 307A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电吉他/摇滚/金属/蓝调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非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495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9名 BEYERDYNAMIC【拜亚动力】: DT 660

第一次见到DT660的是在拜亚送测很多耳机的时候。开箱时候注意到DT 660的头梁设计和我见过的大部分极致全尺寸耳机一样。我觉得可能两家厂的头梁可能是同一家工厂代工的。
初听DT 660,觉得声音呆滞,缺乏重量。用着用着觉得声音越来越好了。几周以后DT 660就成为我最喜爱的交响乐专属耳机。DT 660印染极少,频响平直,在这个价位上,几乎没有耳机的交响演义能和DT 660一样好。更令人欣喜的是DT 660还是封闭式设计,录音室监听的首选耳机。近期DT 660也频繁应用于录吉他和贝斯的监听耳机。
优势
调音:DT 660调音曲线非常平直,低频量感再多一点的话就是完美的平衡了。但是低频至少了一点点,除此之外,DT 660声音忠实,染色较少,调音平直。
中频:中频是耳机声音的灵魂。就封闭式耳机而言,DT 660的中频是笔者听过染色最少的,印象深刻。
古典大师:笔者迄今听过的1000美元以下的封闭式耳机当中,DT 660执古典之牛耳,呼吸感和空气感俱佳。
声场:虽然一些开放式耳机声场更好,但对封闭式耳机而言,DT 660的声场是难能可贵的,完全没有抵近感,几乎和开放式耳机一样的感觉。
专业监听:DT 660我在录音过程中最为喜爱的监听耳机,大小适中,价格适当,声音忠实。笔者除打鼓之外一律使用DT 660。
隔音:DT 660可以隔绝大部分噪音——隔音性能优于隔音效果不错的DT 770。曾经戴着这副耳机站在距离话筒几英寸的地方,但漏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DT 660的防漏音效果确实是笔者使用过耳机当中最好的。
驱动简便:驱动DT 660时可以使用声音较暖的耳放以增加深度,令声音温暖,笔者喜欢使用胆放驱动DT 660。
缺憾
通透性不足:DT 660确实非常优秀,但通透性还不是最好的,依旧存在一些颗粒,衰减也并不完美。
低频:毫无疑问,DT 660低频有些少,低频多一点会更好一些,但封闭式耳机贸然增加低频可能会让声音乱掉。
分析性:一开始的时候认为DT 660声音暗哑,富于分析性,缺乏内在冲击力。过了一段时间后,DT 660的声音抓住了我的胃口,我也渐渐改变了看法。
双刃剑
高频:延展出色,比较靠前,空气感较好,不亮。这种靠前的高频也容易导致声音粗糙,不自然。DT 660将这种高频处理得相当到位,但依旧有高频粗糙之虞。
舒适性:DT 660圆形的天鹅绒耳罩柔软细腻,但是头梁较紧,这个设计比较适合需要隔音的用户。
结像:结像能力高于平均,并不是亮点。
细节:初听时就感觉细节非常丰富,高频比较靠前的调音可以表达出更多的细节,然而衰减有些慢,影响到了终极的细节表现。
性价比:A-
我原来没有打算为自己购买DT 660,在论坛里也很少见大家聊起它,但在封闭式耳机中,DT 660的染色确实极少,值得更多关注。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头戴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2欧
隔音:一般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 TTVJ Millett 307A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非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 $239


2025-09-01 03:59: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7名 GRADO【美国歌德】: RS1

RS1也采用和RS2类似的红褐色木质外壳,RS1外壳更大。声音更暖,齿音也更少。但RS1的声音提升不是很大,笔者认为,这种声音的提升和价格并不成正比。
RS1是非常靓声的耳机,适合聆听摇滚和金属。笔者主要喜欢用RS1欣赏前卫摇滚。因为RS1和RS2声音比较接近,所以本评测和RS2评测非常接近。
笔者拥有两副RS1,其中一副使用5年,更换Stefan Audio Art的Equinox平衡线,另一副为RS1i,更新一些。歌德公司为区分新老产品,在2010年后统一使用i作为后缀,歌德公司称“i”代表“improved”,即升级版。而笔者并没有发现两副耳机的明显差别。
优势
调音:RS2i中频比较突出,中低频衔接处尤其显眼,冲击力优于RS2。高频末梢有时稍具攻击性,延伸好于RS2。
中频:和RS2取向一致——RS1中低频较突出,声音鲜活,冲击力好,深度不错。
电吉他大师: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RS1的听感和RS2非常接近,两副耳机擅长演绎的音乐类型也是一样的。RS1的声音非常适合演绎电吉他,突出的中低频为吉他低频增色不少。高频泛音(6-10kHz)稍微突起以更好的表现吉他泛,令声音立体感更加鲜明。
衰减:笔者尤喜歌德的衰减,非常快速,声音自然。
易于驱动:歌德的耳机都不难推,但使用耳放声音绝对有提升,与RS2一样,依旧推荐TTVJ Millett 307A驱动RS1。
具有独立编号:每一副RS1都具有独立编号,可以据此判断生产日期。
缺憾
舒适性:笔者发现歌德的大耳机佩戴都异常难受。头带不管怎么调整都是不舒服的。RS1的耳罩戴在耳朵上感觉怪怪的,可能是因为海绵的材质和形状不太适合吧,很多烧友也就相似的问题提出批评。
缺乏平衡性:RS1声音比较有趣,有染色,不适合对声音平衡度要求较高的烧友。
做工:有些人可能比较喜欢这种作坊式的外观,但笔者对歌德耳机的极简主义美学完全感冒。设计更加舒适的话那就两说了。
包装:RS1i包装是个简单的纸盒,看起来像个披萨饼盒子,一点儿都不抢眼。内含挖孔海绵,保护耳机免受损伤。
双刃剑
通透性?:笔者以为,歌德的所有耳机都不是完全通透的。然而笔者听过的所有歌德耳机都已经和通透二字不远。
低频:冲击力比RS2稍强,冲击力十足,但后者下潜更足,笔者发现比较喜欢RS1的冲击力,同时RS2低频也很爽利。
高频:稍微靠前,末梢部分稍欠光彩,稍具颗粒感,但总体来说不错。
声场:宽度和高度一般,包围感和深度都不错。RS1声场总体来说和RS2没有多大区别。
结像:可以指出乐器定位,但指向性一般。
性价比: B-
RS1在产时间超过20年,其间改型众多,笔者只听过近期的版本。声音适合摇滚和金属音乐,特别适合富有激情、距离感较近的演绎。阅读整篇评测的烧友可能已经发现RS1和RS2的评测相当近似。这是因为两只耳机差别不大,RS1整体更好,声音更暖,但贵出200美金并不值得。
快速检索
设计:头戴式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2欧
隔音:不隔音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TTVJ Millett 307A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电吉他/摇滚/金属/蓝调
使用线材:原配/Stefan Audio Art Equinox平衡线 (双3针插头)
版本:多个
旗舰状态:非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695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5名 AKG: K501

K501聆听古典音乐极佳,我很少用K501聆听古典音乐外的体裁。K501是AKG声音的代表,低频量不多,但中频真实,高频延展较好。笔者更加更加偏爱这幅耳机是因为其通透程度好于K701/K702。遗憾的是K501几年前就已停产,如果在二手市场上看见成色较好的K501卖200美金左右的话,立刻拿下!这个价位上还没有更好的耳机。
优势
调音:K501调音准确,分析性强,不过分强调高频。虽然低频冲击力和延展不足,但总体来说比较平直。
中频:与K702(或K702之后型号)类似,最明显的区别是中高频衔接部分,笔者认为K501的中高频衔接更加顺滑,这也是笔者偏爱K501的原因。
古典大师:K501非常对古典饭的胃口,虽然通透性和音乐性相比更高级耳机稍欠,但在这个价位上声音与真实现场是最为接近的。K501尤其适合歌剧,可以表现好离话筒较远的的声音。
舒适性:K501配备AKG久负盛名的自适应塑料头带,舒适性较强,头带比K702稍软,头戴下方没有K702式的凸起,为舒适度再添一分。
缺憾
低频:低频较缺乏,冲击力和延伸不佳。是参评耳机中低频最紧致的之一,某些人可能异常不喜。
分析性:声音略显清瘦,有时比较骨感,似乎与下盘稀疏有关。
双刃剑
高频:高频有时缺乏自然感,虽然延伸较好,但笔者觉得可能是较慢的衰减引起的共振导致的。举个例子,有时候听比较密集的管弦乐章时,高频泛音挤作一团,像是争着表现出来一样。
声场:没有K702那么宽阔,但中心更加集中,如果单元斜置可能维度感更佳。
结像:结像尚可,非笔者钟爱的树形结像,但依旧可以听清乐器定位。
细节:与702问题类似。衰减和瞬态响应相对较慢,因此高频泛音显得拥挤。
放大:使用暖声石机可有效改善音质,胆机谐波失真较严重,可劣化音质。推荐使用Headroom Balanced Ultra Desktop Amp【超平衡桌面放大器】耳放。
性价比:A-
2010年时笔者曾经对比过K702和K501,当时结论认为K702就是K501的完全提升版本,现在依旧坚持这个观点。相比低频本已不多的K702,K501的低频更少,某些人可能会因此放弃K501。然而K501的中频表现更加真实,声音也更加通透。K501曾经是AKG最好的耳机之一,真希望没有停产。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150欧
隔音:不隔音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Headroom Balanced Ultra Desktop Amp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古典音乐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非旗舰
在产状态:停产
价格:$200(估计)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3名 ALESSANDRO: MS Pro

Alessandro的而及看起来很像歌德的耳机。因为使用歌德提供的外壳,声音也非常相似,但并不尽然相同。
Music Series Pro使用和RS1相同的外壳,也就意味着相同的海绵耳罩,皮质头梁,调整旋钮和线材,而在耳罩内部才是不同的所在。
大体上笔者比较喜欢MS Pro,调音更加平衡,所以适应面更广,和笔者听过的歌德耳机相比,MS Pro的声音最接近额HP1000,但缺乏一些HP1000的细腻文雅。HP1000确实靓声,但MS Pro性价比更高。
优势
调音:MS Pro不是极端平衡,但是距离不远。
中频:中频纯净,相比歌德的中频更受笔者喜爱,女声表现不错。
高频:延展性和通透性上佳。高频略上扬,但无攻击性,稍带颗粒感,无伤大雅。
多面手:MS Pro可以演绎多种音乐类型,尤擅大编制爵士和摇滚乐。
驱动要求较低:MS Pro驱动要求较低,使用胆放驱动时声音明显更加饱满,搭配TTVJ Millett 307A这种声音平衡的胆放尤味不错。
缺憾
舒适性:MS Pro采用歌德的碗状耳垫,非常不舒服。不管怎么松头带,碗型耳罩都会让耳朵感觉怪怪的,其他耳罩几乎没有此类问题。
做工:我不喜欢歌德这种复古的外观。Alessandro在外观方面和歌德几乎完全一致,还是无法取悦我。
结像:和RS1、RS2一样,MS Pro的结像也一般。
包装:和歌德耳机包装一样,像个披萨盒子,内部填充开孔海绵。
双刃剑
通透性:MS Pro通透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耳罩的位置,有时候声音发闷,稍微动一动耳罩就好了。但就算是耳罩调整到最佳位置,通透感还是稍有不足。
低频:中低频部分力度不错,延伸较差,低音号表现不错。
声场:和歌德的头戴耳机一样,MS Pro的声场也是不宽不高,细节丰富,具有包围感的。
线材:和RS1、RS2一样,MS Pro的线材也不可更换,使用6.35mm插头,线材质量一般。
性价比:B
如果要我在RS1和MS Pro当中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后者,因为调音更加平衡,二者都是价位适中的hi-end耳机,笔者拥有的耳机当中,MS Pro和极致ED8是最好的中端价位头戴式耳机。笔者也评测过歌德PS500,但并没有购买,相比还是更喜欢MS Pro。
快速检索
设计:头戴式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2欧
隔音:不隔音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TTVJ Millett 307A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爵士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现旗舰
在产状态:2012年在产
价格:$699.99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2名 ULTRASONE【极致】: Edition 8限量版

2009年笔者入手极致ED8钌金版,这是当时ED8唯一可以买到的版本,接踵而至的是价格高出200美元的钯金版,不久后,极致又一次推出ED8钯金限量版,价格又贵出300美元,这个型号将皮垫颜色由黑色改为棕色,塑料装饰换成实木。最终这个限量版要比原版贵出500美金,但声音没有变化。个人觉得一个耳机完全没有必要出这么多美化版。但在“耳机之国”这种情况很常见。我自己绝对不会购买ED8限量版,但我的ED8出现故障,延期修理,作为歉意,耳机更换为限量版。
ED8在耳机市场上面是个异类:便携式耳机大小,声音冠绝世界,价格极端昂贵且不太适合一般便携使用。极致称ED8的耳罩可以包住整个耳朵,但实际上笔者认为也就是勉强盖在耳朵上,但不管怎么样,ED8都是很舒服的,当然不一定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曾经多次将ED8插在我的iPod上面,发现声音确实不错,但ED8最大的特点是其隔音效果出众,ED8并不是主动降噪耳机,但可能是隔音效果出众的封闭式耳机当中声音最好的。
ED8的三个版本单元是一样的,因此不同版本间声音区别应该不大,下文所有评价都适用于ED8三个版本,除非特别指出。
优势
调音:ED8调音很暖,适合聆听打击类较明显的音乐。
低频:不是很准确,但非常讨好,稍缺延展,低频比较靠前,提升了声音质感。低频不是特别紧,也不是很轰。
容易驱动:没有放大器声音一样很好,iPod或者电脑直推音质依旧不错。
爵士大师:喜欢使用ED8聆听爵士,特别是小编制,比如小编制器乐三人组。ED8声音热情,非常适合这种类型的音乐。
隔音:ED8的被动隔音效果明显,除入耳式耳塞之外,ED8是笔者接触过的隔音效果最好的头戴耳机。
外观迷人:ED8是外表最为迷人的耳机之一,其限量版更是独一无二。所有版本的皮质部件都采用非常柔软的羊皮支撑,非限量版为黑色,限量版为棕色。限量版配有美丽的木质装饰,和ED10类似。
舒适:笔者觉得ED8非常舒适,但可能存在异议。笔者耳朵较大,所以有烧友抱怨ED8耳垫太小的时候会有些惊讶。ED8头梁不过紧,可以保证足够的隔音。
包装*:这里加上一个星号,特别表扬一下ED8限量版所提供的史上硬皮包,是笔者见过最好看的携带包之一。钌金版和钯金版附带的皮包比较起来档次不行。要是限量版的皮包要是便携性更好就更满意了。
便携性:我觉得不会有太多人人不会把ED8带到户外使用,不怕坏不怕偷的除外。但是ED8体积确实小瞧,适合外出携带,如前文特别指出的一样。ED8非常容易驱动,iPod直推也不出恶声,隔音也非常好,所以是旅行的好伙伴,但笔者依旧不会带它出门。
具有独立编号:ED8钌金版,钯金版和限量版都有独立编号,限量版仅发售888套,其余两个版本并非限量生产。
缺憾
通透性:ED8声音并不完全通透,遗憾的是中高频和高频段有颗粒感,另一个问题就是有时表现乐器较密集的篇章时声音显得拥挤。
不平衡:ED8的调音非常有趣,但并不平衡。
结像:中心细节交代不错,但声音不足以让大脑简单的定位出乐器。
声场:深度和高度都刚好,没有什么可写的,可以跳过。声音作为便携式耳机可圈可点,但与一些顶级大耳机相比时,很容易发现这种一般的声场是木桶的短板,
扭头噪音:笔者拥有过3副ED8,每次转头时都会感觉到耳罩吱吱作响。问过的大部分用家都说动耳罩的时候会出现噪声。
双刃剑
中频:ED8中低频较为靠前,人声表现较好。中高频稍微减弱,整体上来说中频整体性好,但中高频缺乏通透性。
高频:高频平整,延展不错,唯一的批评就是有时缺乏通透感,与其他顶级耳机的高频相比,ED8稍存颗粒感。
线材:ED8设计用来随身,极致使用的线材不可更换,长度4英尺,提供延长线。但线材质量似乎一般。
性价比:C
如果不介意一副随身耳机奇高无比的价格(质量上也比较脆弱),ED8应该是你的那盘菜。这是笔者听过的最好的随身耳机,但与其他的巨鳄相比,总体保真性方面有所缺失。笔者实在想不出任何除家里之外还可以使用ED8的地方,所以ED8的便携性似乎并不怎么实用。1500美元这个价位上,ED8原始的钌金版极为超值。限量版更加好看,但是声音没有提升。
快速检索
设计:头戴式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25欧
隔音:好
放大器:推荐使用
推荐耳放:TTVJ Millett 307A / SPL Phonitor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爵士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至少三个
旗舰状态:前旗舰
在产状态:2012年在产
价格:钌金版$1499 钯金版$1699 限量版$1999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1名 DENON【天龙】: AH-D7000

近五年来,D7000都是天龙耳机的重量级冠军,直至2012年停产,为天龙的新旗舰D7100所取代。和天龙所有的耳机一样,D7000的单元也是由大名鼎鼎Fostex东家,丰达有限公司【Foster】设计的。这也就解释了TH900和D7000声音异常相似的原因。
购买D7000以前,手头已经有一副买了几年的D5000。那时候D5000还是我收藏当中唯一的封闭式耳机。声音饱满,低频丰厚,笔者甚喜,但使用率不高。听过D7000之后果断割舍旧爱另觅新欢,出掉了D5000。
和D5000比较类似的是,D7000采用了相似的头戴设计,木质耳杯的结合方式也很接近,声音方面也非常饱满。外壳方面,D7000看起来就像是D5000来个温泉水滑洗凝脂一般,感觉非常闪亮的。但更大的区别在于声音上,D7000中频相比D5000更加靠前,声场也更大。
D7000与HD800, HE-6, LCD-3, T1和SR-009这种超高端相比的时候,声音还是稍微缺乏自然感。但D7000也有自己独步天下的本领。笔者也注意到D7000的声音稍微有些研磨感,攻击性稍强。
值得一提的是天龙的很多耳机都被用作DIY改动,Head-fi大名鼎鼎的Markl就是众多动手能力极强的该机专家之一,他的D5000改版声音不错,所以Markl开始从事专业定制修改耳机的生意,也就是Lawton Audio,这家公司提供天龙现有型号耳机的修改。笔者还没有听过这种改版,所以没办法基于经验作出评价,但很多人确实喜欢Lawton Audio的改版。
优势
调音:D7000的频响曲线并不平直,但调音抓耳,音乐性强。如果用一个词总结的话,浮现在笔者脑海中的就是“有血有肉”,感觉像是两个词啊(笑)
低频:天龙的全尺寸大耳机中低频响应都非常强劲,D7000也不例外,虽然中低频延伸感稍欠。D7000的低频要比D5000稍紧,其力道和极佳的阻尼感却丝毫不受影响。
摇滚大师:D7000是笔者欣赏摇滚最喜欢的耳机之一,调音饱满稍微靠后。吉他和人声比较靠前,听起来舒服,没有攻击性。
舒适性:D7000是一副非常舒适的耳机,长毛绒制耳垫外层附有软性人造革。头带长度可通过交错的换级凹槽调节。D7000头带压力较松,我朋友抱怨说他戴着D7000都没办法摇头,怕耳机从头上掉下来,我的头比较大,所以不怎么担心这一点。
隔音:相比开放式耳机,D7000这种封闭式耳机可以隔绝部分噪音,但D7000的隔音效果和开放式耳机区别不是很大。
容易驱动:D7000可以使用我手头任何一只耳放驱动,声音都还不错,电脑直推也推得开。
缺憾
缺乏通透感:写下这条之间笔者犹豫再三——有时候真觉得D7000是很通透的,但有时候又觉得缺乏一些元素,影响耳机通透感。最后还是觉得D7000 缺乏的是一种开放感。
不平衡:D7000的调音算是比较接近平衡,但依笔者的标准确实不能算的上真正平衡。
声场:不宽不高,这个价位上D7000的声场不占优势。
结像:耳垫令单元稍微倾斜,而倾斜的单元可以提升结像能力。就算如此D7000的结像能力也只是一般,声音稍显拥挤,也影响了对其结像的评价。
双刃剑
中频:D7000的中频1kHz左右稍微靠前,这个频段恰好是人声频段。因此喜欢人声的烧友可能会喜欢D7000。笔者认为,D7000的中频并不真实,但非常讨好耳朵。
高频:顺滑,但也稍微有些衰减,缺乏空气感和力度。
线材:D7000原装线材质量非常好,遗憾的是无法更换,升级线材就必须拆开。
包装:人造革包装箱,内部饰以绸缎。看起来不错,颇具高端不少的顶级耳机风范,是同价位包装最好的耳机。
性价比:B
D7000已经停产,但笔者确实无法确定二手价格,停产前贩售价格为999.99美金,D7000是比较超值的。在产的5年当中,D7000是市场上最好的封闭式耳机之一(笔者认为是此期间最好的)。而声音非常相似的D2000和D5000(也于近期停产)更加经济。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25欧
隔音:一般
放大器:需要
推荐耳放: TTVJ Millett 307A / SPL Phonitor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爵士乐/摇滚乐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前旗舰
在产状态:停产
价格: $999.99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30名 AUDIO-TECHNICA【铁三角】: ATH-AD900

笔者并没有打算入手AD900,但Headphones.com有一只样机,笔者确实非常喜欢这个声音,有点儿类似舒尔【Shure】SRH1840,但价格只有其三分之一,确实很超值。
SRH1840声音确实更好,但是AD900差的不是那么多,相比起来AD900声音稍显冷,但两只耳机都适合聆听古典音乐。这个价位上,听古典的耳机确实没有更加超值的了。声音的开阔性上完全超过DT660,但AD900也没有DT660这种封闭式耳机的优点。
优势
调音:调音更加平衡,低频稍欠,声音不暖,但中频非常平直,高频延展适当。
中频:大部分中频非常平直,中高频曲线不太平整,倒也不是很突兀。 笔者认为中高频可以更加迎合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音色,笔者非常喜欢这种染色。
古典大师:300美元以下耳机当中,聆听古典音乐,还没有真实感超过AD900的耳机。外观上可能并不起眼,但AD900确实是古典音乐的魔法师。
声场:非常开放,细节一般但可以从容演绎大编制交响。
舒适性:AD900是笔者使用过最为舒适的铁三角耳机,重量较轻,天鹅绒耳垫非常舒服。耳杯大小和W5000和W3000ANV差不多,但后二者使用的皮质耳垫保暖性更好。
缺憾
缺乏通透感:同价位上AD900通透感绝对前列,但在所有参评耳机当中就不那么显眼了,从整个频段上讲,声音还不是完全顺滑的。
低频:也许适合演绎古典的耳机天生低频都很少,AD900的低频缺乏冲击和延伸。
做工:AD900外观平平,感觉像是个玩具耳机,头带不上档次。作为铁三角的耳机也带有自适应头梁设计,笔者认为这种设计非常脆弱。耳垫非常舒服,但是和其他几个耳机一样容易吸灰。耳机采用单边进线,一些烧友会喜欢这种设计,但笔者更喜欢Y型分线,双边进线的设计,可以有效缩短走线距离。
双刃剑
高频:AD900高频舒展,但中高频连接处不太自然。总体上说AD900呼吸感很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高频表现。
结像:AD900的乐器定位并不是最好的,但在同价位上面无出其右者。我原来觉得这个价位上面可能还有更好的,但AD900的出现终结了这个想象。
放大:第一次听AD900的时候听的是Metallica的Black Album,iPod直推。声音简直就是个错误,当时很郁闷。几天之后重新拿起AD900,插在胆放上的时候觉得中频非常优美。但还是不太适合金属迷。
细节:高频空气感不错,细节也很丰富。但是衰减还是偏慢,最终导致细节方面有些保守。
性价比:A+
从头到尾读过整篇横评的话,您可能会注意到AD900是第一只性价比方面给出A+的耳机。声音方面好出W5000不知多少倍(后者价格也不知高出多少)。 同价位上的耳机已经评测过两只,这两只耳机同样适合聆听古典,一只是AKG K501,另一只是DT660。对隔音有需求的话可以选择DT660;K501价格200美元以下时才具有性价比,如果标价和AD900一样的话,笔者真心推荐声音更加出色的AD900。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5欧
隔音:不隔音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TTVJ Millett 307A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古典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非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270(估计)


2025-09-01 03:53: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8名 GRADO LABS: PS1000

2009年,歌德PS1000同拜亚动力T1和声海HD800同时发售。三大旗舰中,PS1000是最为褒贬不一的,也许是因为PS1000的声音有些离经叛道吧。
2005年前后,歌德发布了一副独具特色的耳机——GS1000。从SR-60到RS1,歌德的声音取向秉承一致目标,而GS1000的路子和传统的歌德声完全不同,笔者非常赞赏这种改变,但GS1000的声音还是不对胃口,中频较缺乏,而且高频延伸过亮。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几年后发布的PS1000,这幅耳机很大程度上沿用GS1000设计的同时也作出了更多的改进,两副耳机见最为显著的差异(至少是外观方面)在于PS1000外层取代了GS1000的木壳,在金属外层下依旧是类似GS1000的木质声学腔。PS1000也采用了GS1000的大型耳罩。虽然PS1000声音取向上具有不少GS1000的特质,但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频响曲线依旧是U型,但PS1000的中频相比GS1000更加靠前,笔者认为这种声音改进更大,GS1000的中频衰减有些过分。
PS1000迅速过渡成为我休闲聆听时的耳机,笔者非常喜欢用来欣赏原声爵士,巧的是这篇评测也是所有横评当中最为难产的,发布之前,笔者反复阅读了每篇评测,以确定自己所写完全符合需要表达的意思。现在觉得PS1000的声音要比初评时来的积极。因此本评测是所有评测当中唯一一篇凡反复斟酌修改过的。
优势
声场:PS1000的声场是笔者听过歌德系列耳机当中最好的,声场宽大,中心集中。
调音:笔者理想当中的调音和PS1000的调音并不完全一致,但PS1000可能是所有耳机当中最为有趣的。相比来说HE-6, HD800和SR-009更加准确,而PS1000对于声音的描述更具特点。笔者发现PS1000 的高中低三频确实值得批评,但总体调音相对单独一个频率来说还是值得称赞的,其调音当中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东西。笔者对这种声音并不上瘾,因为其中错误还是不少的,有时候有特别喜欢PS1000的声音,不用想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声音。
细节:PS1000高频凸起,显得比较开阔,这一点极大地提升了细节表现。这是笔者听过的耳机当中极少数高频表现好又不至沦为过分解析类型。PS1000非常适合要求声音高度染色且细节要求极高的人群。
衰减:和笔者所听过的绝大多数歌德耳机一样,PS1000声音衰减非常自然,大大提升了耳机立体感表现。
爵士大师:使用PS1000聆听爵士是一种享受,特殊的调音零音乐充满情感,在其他耳机上是感受不到的。重低音和钹共鸣时声音会活起来。
易于驱动:歌德耳机都很容易驱动,PS1000也不例外。
耳罩:大号耳罩毫无疑问是歌德所有耳罩当中最为舒适的,虽然PS1000是歌德迄今为止所有耳机当中最重的一款,也是耳罩最为舒适的一款。当然,所有歌德耳机的耳罩都非常容易更换。
拥有独立编号:PS1000也是歌德众多具有独立编号的耳机之一,笔者很欣赏盒子上也手写有耳机编号这个特性,感觉非常真实。
缺憾
平衡感较差:U型的频响曲线(拉升的高频和低频)使PS1000调音和其他耳机完全不同,完全不平衡。
齿音:PS1000的调音从很多方面讲都非常成功,但是凹陷的中频伴随而来的就是被强调的齿音,非常难以避免,尤其是聆听较为明亮录音的时候。
中频:确实不合笔者要求。PS1000中低频抬升剧烈而中高频部分衰减,缺乏舒展性和表现力。但这个中频还没有GS1000来的厉害。
包装:我实在不明白哥的为啥不能找个好点儿的包装,这么贵的耳机就找个白纸盒装着,歌德我求求你下个旗舰弄个更独特更有保护性的包装吧。
双刃剑
低频:简单来说冲击力不错,延展一般。低频量感不错但是下潜到底之前就开始收缩,笔者还是比较喜欢的,这也是令PS1000声音如此令人兴奋的一个原因。
高频:高频延展明亮,开始的时候不是很喜欢这个声音,特别是这种高频还和一个明显凹陷的中频相连接。但是后来开始享受了。有时候还是觉得这种高频有问题,虽然很迷人。
结像:PS1000声场表现不错,但结像能力并没有解像能力那么好。
通透性?:PS1000本身并不通透,而其频响曲线也并不平直,所以完全无法给出一个“通透”的评价,但声音上来说还是比较平滑的。
线材:笔者喜欢可更换的线材,但歌德的线材看起来还是比较耐用的。PS1000还附带延长线和大转小接头。
性价比:C
PS1000是一种嗜好。笔者可以想象到一些烧友听过PS1000之后,对它的喜好程度远超过一些我觉得更好的耳机。但对笔者来说,这种极为严重的染色,令我必须小心翼翼的使用“旗舰”一词,这并不是说旗舰耳机不能具有这样的调音,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调音限制了可演绎音乐的种类。虽然PS500和RS1i相比PS1000来说性价比更好,但PS1000依旧是笔者最喜爱的歌德在产耳机。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2欧
隔音:无
放大器:推荐使用
推荐耳放:SPL Phonitor / Manley Labs Neo Classic 300B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爵士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有美化版
旗舰状态:现旗舰
在产状态:2012年在产
价格:$1695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6名 SHURE【舒尔】: SRH1840

记得舒尔宣布进军全尺寸耳机市场的那天,发布的三副耳机型号分别为SRH240, SRH440和SRH840.不久之后,新旗舰接踵而至——SRH940。这四幅耳机全部采用封闭式设计,适合专业用途。我必须承认,我被这几个型号打击到了。
2012年,舒尔发布了两款新型号耳机:SRH1440和SRH1840。与以上提到的几个舒尔耳机不同的是,这两只耳机采用开放式设计。SRH1440和SRH1840调音都比较平衡,笔者认为,SRH1840明显强于SRH1440,价格也明显高一些。SRH1840调音更加平滑/平衡,低频延展也更加充分。SRH1840是笔者在听过舒尔整个产品系列后,唯一决定购买的耳机。
读过几个对比SRH1840和声海HD800的评测,很明显HD800价格高出不少。必须要说不太感冒这种比较,虽然两只耳机调音都倾向平衡,但HD800的通透性要好出太多,搭配合适的耳放就更加迷人了,HD800的低频也更加出色。相反,考虑到经济性的话,SRH1840价格不到HD800一般,也更容易驱动。笔者发现,相比HD800,SRH1840声音上面和铁三角AD-900更加接近。
优势
平衡:简单来说SRH1840是本次评测但中最为平衡的耳机之一。如果您正在通读这篇评测,那么我想说到现在这个排名为止SRH1840是最为平衡的耳机。
中频:“如直线一般平整”,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SRH1840的中频表现,用来进行剪辑和母带处理是再好不过了。
古典&爵士乐大师:SRH1840适合欣赏古典音乐,聆听录音较好的唱片是效果也非常不错,特别是现代爵士乐。
舒适性:SRH1840可以连续佩戴数个小时,完全不会导致疲惫。耳机重量非常轻,头梁夹紧力度恰到好处。使用时间较长时天鹅绒耳罩也不会觉得闷热。
线材:容易更换,锁定可靠,不用担心脱线。线材质量似乎一般,但舒尔提供一根备用线材。
耳罩:耳罩更换轻松简单,令人想起声海HD600H和D650的耳罩。最重要的是,舒尔也提供备用耳罩。
包装:考虑到价格,SRH1840的包装确实很豪华。纸板盒好于任何声海的耳机。而且SRH1840还带有一个非常精美的硬质拉链携带箱。
缺憾
通透性稍欠:笔者认为,SRH1840稍欠通透性,遗憾的是高频还是有颗粒感。
低频生涩:低频量感较少,下潜不足。觉得多加一些低频量,提升一点下潜的话SRH1840就更具有竞争力了。不管使用什么耳放,低频都是这样。
缺乏细节:在这样的平衡度和高频表现下,还是不禁觉得SRH1840缺少一点透明度和细节。
声场:SRH1840声场比较狭窄松弛。因此还是希望声场更大一些。
双刃剑
高频:高频延展不错,舒尔的入耳式耳机似乎都削掉了一些高频,但SRH1840不同。然而SRH1840的高频还不够顺滑。
结像:SRH1840解像能力很好。单元没有斜置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听清楚乐器定位,相比平均水准更加鲜活。
放大:SRH1840对耳放并不挑剔——任何耳放驱动声音都不错。推荐使用胆机驱动,可使高频更加圆润,低频量感也稍好。
性价比:B
SRH1840性价比不错,某种方面来说感觉类似声海HD600的冷声版。更具表现力,高频表现也更好,因此专业应用时好于HD600。不考虑价格的话,更喜欢SRH1840演绎的古典。但其他音乐体裁方面更倾向HD600。如果舒尔下一个旗舰的价格接近HD800和T1的话,还是有必要好好改进一下声音,提升竞争力的。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65欧
隔音:无
放大器:推荐使用
推荐耳放:Woo Audio 5 / Manley Neo Classic 300B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录音较好的音乐/爵士/古典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现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699.99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5名 BEYERDYNAMIC【拜亚动力】: DT 880 (600欧)
拜亚动力发布革新性的特斯拉单元之前,DT 990是拜亚官方指定的旗舰耳机。但耳机社区内,DT 880因为平衡的声音赢得了更多的掌声。DT 880最早是250欧的。但现在有三种不同的阻抗供选择(32欧,250欧和600欧)。32欧设计用来随身,无需耳放;而250欧和600欧的型号需要放大器。特别是600欧版本,绝对需要放大器来提升声压。推好的话,600欧版本也是三个型号当中声音最好的。
DT 880是本次评测当中四只性价比打分为A+的耳机之一(其他三只为铁三角ATH-AD900,声海HD600和Hifiman HE-500)。一些烧友认为DT 880的声音偏亮,可能确实是这样,但同时DT 880的声音开阔,这是极端难能可贵的。耳机具有三种不同的阻抗,也是笔者所知耳机当中最为推荐的。
优势
平衡:DT 880声音非常平衡,高频较亮。笔者认为DT 880的调音相比拜亚动力的现旗舰来说更加平衡。
中频:DT 880中频非常纯净,不前不后,中频表现适合表现任何类型的音乐。
低频:下潜到位,能够下潜到管风琴的最低位置。有些低频更强的耳机实际上是中低频部分做了抬升,缺乏低频下潜的。DT 880的下潜可以表现出低频的力度。
多面手:DT 880不是低频控的首选,但是和暖声耳放搭配时低频依旧足够。相对来说,和较亮的耳放搭配时,会强调高频。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DT 880是个多面手,演绎笔者所知的每种音乐类型都比较到位。
声场:非常宽大,但小于T1。与T1不同,DT 880未采用单元斜置的设计。DT 880的声场空间感不错,但细节不如T1和HD800。
舒适性:在全尺寸大耳机当中,DT 880是非常轻巧的。戴在头上的时候感觉比T1轻。圆形天鹅绒耳罩不会令头部觉得闷热。是笔者佩戴过最为舒适的耳机之一,位列前十。
阻抗可选:拜亚动力将耳机型号依阻抗分为三个不同的分型这一点深受笔者欣赏。DT990上也采用了这种模式(DT770在2012年停产前也是一样)。笔者原来拥有一支250欧姆版本,但是本评测当中采用的是600欧姆版本。
隔音:DT 880为半开放式设计,可以隔绝一部分外界噪音,但其隔音能力不及典型的封闭式耳机。
耳罩:DT 880的耳罩采用极为舒适的天鹅绒材料制成,而且非常容易更换。拜亚动力也提供原版天鹅绒耳罩和皮质耳罩,可以购买更换。笔者更喜欢天鹅绒的质感和采用这种耳罩时的声音。
缺陷
缺乏通透性:尽管平衡型不错,DT 880的通透性还是无法和某些“透明窗户”般的耳机对抗,声音还是有些颗粒感,速度感不及某些细节和表现力极好的旗舰级耳机。
缺乏细节:细节和表现力极好高频较亮,泛音表现较好,笔者很欣赏这一点。但和一些瞬态响应更好衰减速度更快的耳机相比,高频的亮点也无法掩盖细节稍欠的劣势。
结像:DT 880声场较为宽大,但结像能力在某些方面表现不足。声场确实宽大,细节也很丰富,但是缺乏更高阶耳机所具有的准确感。
线材:DT 880是榜单当中单边进线耳机当中排名最高的。笔者并不喜欢这种进线设计,更加喜好Y型进线。
双刃剑
高频:DT 880的高频表现恰好是我喜爱的,就是靠前了一点点。和老对手HD600、HD650这种压制的低频相比,声音更加透明,朦胧感更低。多数用家都喜好DT 880的高频,虽然另一部分烧友更加倾向HD6xx这种更加舒服,久听不累的高频。相比起来笔者更加喜欢DT 880的高频表现。但总体上来说DT 880的声音还不够迷人。
性价比:A+
可能DT 880从来没有被其厂商作为旗舰。但2009年T1发布之前都是众人心中的无冕之王。DT 880非常适合剪辑和混音,欣赏音乐也丝毫不差。和铁三角ATH-AD900,声海HD600Hifiman HE-500并列为性价比排名A+耳机。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600欧
隔音:一般
放大器:高度推荐
推荐耳放:Manley Labs Neo Classic 300B / TTVJ Millett 307A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所有类型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几种
旗舰状态:非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349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4名 AUDIO-TECHNICA【铁三角】: ATH-W3000ANV

笔者听过的第一副铁三角耳机是W5000,读过笔者的评测之后打架可能已经能够想象到笔者对于铁三角产品的兴趣已经消失了。直到笔者来到Headphone.com之后才有机会听到一些笔者喜欢的铁三角耳机。
2012年,铁三角五十周年几年之之际发布了一系列限量版产品,其中之一就是ATH-W3000ANV。与W5000相似,ATH-W3000ANV也采用木质耳杯,皮质耳垫和铁三角标志性的自适应头梁。除此之外,两副耳机就完全不同了。笔者认为W5000调音比较闷,而ATH-W3000ANV则是笔者听过最为悦耳的耳机之一。聆听感觉非常愉悦,虽然声音兵不平衡。这副耳机是在产封闭式耳机当中笔者第二喜欢的,仅次于Fostex TH900。
优势
悦耳:ATH-W3000ANV声音非常悦耳。没有任何一只耳机与之相似,ATH-W3000ANV的声音有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灵魂。使用W3000ANV聆听音乐是一种非常私密的体验,音染非常讨好笔者耳朵。
中频:中频是ATH-W3000ANV的魔力所在,顺滑,饱满,令人每每听及,脸上总会漾起微笑。稍微有点闷,但和W5000巨闷得效果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低频:ATH-W3000ANV的低频非常清楚。下潜并不是非常到位,但力道十足,适合多种音乐类型。
高频:ATH-W3000ANV的高频有一种自然感,虽然并不是很完美。高频舒展且平滑,只是有些压制,但完全不蒙。
爵士大师:我发现ATH-W3000ANV的中频非常适合号类乐器,高频可以将镲表现的不尖不锐,非常舒服。低频非常适合力道较大的鼓声,低音吉他也不会为次低频所侵扰。这种声音的混合在欣赏爵士乐的时候是极为适合的。
外观迷人:ATH-W3000ANV是一只非常漂亮的耳机。木质耳杯采用日本樱花木制成,外观虽然还比不上木头外壳更加漂亮的W5000,毫无疑问也是非常养眼。
隔音:ATH-W3000ANV是本次所有参评全尺寸耳机当中为数不多的封闭式耳机。但这种封闭式设计可以隔绝部分外界噪音。
具有独立编号:这是所有的旗舰都应具备的一个特性,ATH-W3000ANV具有独立编号,且制造数量仅有2000副。
缺憾
不平衡:如果对于平衡要求过高,ATH-W3000ANV一定不是最优选择,但喜欢音染的朋友可以考虑。
缺乏通透性:耳机音染比较多的话,就会缺乏通透性。ATH-W3000ANV并不是笔者所喜欢的那种通透的类型,但距离并不远,只是音染稍微多了一些,令我无法将其划入最通透的那一类当中。
狭窄的声场:ATH-W3000ANV的声场是非常狭窄的,左右声道都比较难以分清。而且缺乏好声场所必需的开阔感。
结像:某种角度来说ATH-W3000ANV声音比较杂乱,准确的解像能力不及其他耳机。
头梁做工:头梁做工:我不喜欢铁三角的自适应头梁,我觉得太脆弱,容易坏。然而铁三角的很多全尺寸旗舰产品都采用这个设计。我真的很希望他们放弃这个设计。
双刃剑
细节:ATH-W3000ANV细节一般,但表现出的细节又非常惹眼。ATH-W3000ANV表现力确实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次。
驱动:ATH-W3000ANV不算是最难以驱动的耳机,与某些耳放搭配时声音绝好,另一些耳放驱动时则非常呆板。
包装:ATH-W3000ANV的包装略好于平均,但奇怪的是没有W5000的包装来的吸引眼球。ATH-W3000ANV的包装是一个漂亮的纸盒,而W5000的包装是一个小皮箱。
舒适性:ATH-W3000ANV和W5000采用同样的的头梁设计,但W5000感觉更加舒适,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用开,铁三角在自家许多全尺寸大耳机上采用的自适应头梁有时候戴起来觉得怪怪的,与其说舒适,不如说诡异。皮质耳罩有时候会比较闷热。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
线材:ATH-W3000ANV原装线材的插头非常漂亮。线材本身质量还过得去。但是笔者还是喜欢可更换的线材,更加耐用,也具有更大搭配空间。
性价比:B-
与许多价格方面具有竞争力的耳机相比,ATH-W3000ANV价格确实偏高,但声音确实非常独特,非常优美。作为收藏也是不错的选择。仅发售2000副,过几年价格可能会上涨。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40欧
隔音:一般
放大器:推荐
推荐耳放:Woo Audio 5 / SPL Phonitor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爵士/蓝调/原声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现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1549.99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3名 FOSTEX【丰达】: TH900

Fostex【丰达】是一家老牌原始设备制造商。这家公司代工的厂商非常广泛,包括天龙、创新,最负盛名的就是苹果了(iPhone和iPod原配的耳塞就是丰达制造的)。作为丰达的自有品牌,Fostex产品线当中超过150美元的非常少见,因此,听说TH900标价2000美金的时候还是比较惊讶的。
单从纸面上看,TH900就已经非常引人注目了。耳机外壳涂装采用独有的日本波尔多漆,耳罩采用蛋白皮,这种皮料是用鸡蛋壳细胞膜制作的。钕磁铁磁通密度达到1.5特斯拉(超过T1四分之一)。单元采用丰达“Biodyna”生物振膜。TH900还附带一个全金属耳机架。笔者认为TH900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封闭式耳机之一,与W3000ANV并称两大最好的在产封闭式耳机。笔者总体上更加喜欢TH900的调音,但W3000ANV的调音更加独特悦耳。
TH900的声音比较接近天龙D7000(也是丰达设计的)。然而TH900的声音更好,调音和通透性上都更胜一筹。D7000售价1000美金,比TH900便宜,因此笔者认为更具性价比。
优势
调音:TH900调音平衡偏暖,高频延展极佳。声音饱满,衰减速度较快,不拖泥带水。
悦耳:TH900声音舒适悦耳,声音染色明显但是和W3000ANV比较接近。某种程度上笔者还是更加喜欢W3000ANV这种味道。
低频:依笔者所见,丰达的单元低频下潜到位,冲击力十足。TH900是笔者听过丰达的耳机(不管是代工还是自家品牌)中细节作为丰富的。
结像:结像出众,封闭式耳机当中仅次于MDR-R10,乐器定位极尽精准。
多面手:耳机声音偏暖,聆听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都非常优雅;包括但不限于摇滚、爵士、古典、嘻哈、流行、电子和金属。
衰减:和R10的衰减非常类似,也许是因为两副耳机都采用生物振膜的原因。
舒适性:TH900的耳罩内部空间巨大,可以包裹住整个耳朵。TH900的耳罩材质深受笔者喜爱,其头梁形状类似D7000但佩戴感远胜后者。
隔音:封闭式耳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隔绝外界噪声。TH900可以隔绝部分外界噪声。
耳机架:本次评测当中共有四只耳机自带耳机架,TH900是其中之一;其他三只分别是极致ED10,索尼Q010和索尼SA5000。TH900的耳机架看起来是用比较贵的衣服架子做的。是四只耳机架当中笔者最不喜欢的,但这个附件确实是用心的。
易于驱动:TH900在所有全尺寸大耳机当中,是最容易驱动的。iPod直推声音都非常好。
具有独立编号:每副TH900都具有独立编号,还不确定产量多大。
缺憾
不平衡:TH900声音倾向平衡,但是并不完全。笔者不会用来做专业监听。
中频:中频凹陷稍多,笔者认为相比D7000的中频衰减更多,音染也更重。
设计缺陷:很多TH900(包括笔者的)耳杯都偏转。有缺陷的耳机耳杯偏转不均匀。有些耳机这个问题并不明显,有些耳机没有这个问题。但耳杯的偏转并不影响耳机佩戴。
非常敏感:TH900是笔者用过最为敏感的全尺寸大耳机。对喜欢用电脑直推的人来说是个福音,要么就必须配备增益较低的耳放,不然声音可能会比较大(特别是使用步进电位器的耳放)。
双刃剑
通透性:TH900声音非常通透,衰减极为平顺,吹毛求疵一点来说,中高频有点儿不太自然,资深烧友Axaxlus说TH900类似“R10和D7000结合后产下的后代”,笔者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趣。TH900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确实集成了两只耳机的一些特性。
高频:TH900的高频表现明显好于D7000,几乎没有衰减,也就是说,TH900的高频还是有一点粗糙,降低了总体通透性。
声场:笔者听过的所有封闭式耳机当中,TH900的声场是仅次于R10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非常明确,但少许抵近感还是稍微影响到了声场总体深度。
做工:TH900的做工笔者是非常喜欢的:皮质感、樱木耳杯、波尔多漆等等。但看起来还是让人立刻想起D7000,因为D7000是丰达设计当中最新的高价
旗舰,TH900必然会被拿来做一番比较。TH900的头梁看似D7000的改进版,令笔者有些失望。
线材:线材质量不错,要是可更换就更好了。
性价比:C+
TH900是现在耳机市场上价格最高的耳机之一,更高价的耳机只有ED10、SR-007 Mk2和巨贵无比的SR-009了。四只耳机当中,TH900是最容易驱动的,也是唯一一支具有隔音能力的耳机。TH900是一只百搭的耳机,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都可以表现的不错。笔者最主要的批评就是TH900相比D7000来说,价格贵出一倍,但声音提升和价格提升却不成正比。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25欧
隔音:一般
放大器:需要
推荐耳放: SPL Phonitor; Woo Audio 5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任何类型音乐
使用线材:原配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 $2000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1名 SENNHEISER【声海】: HD600

HD600早已是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耳机之一。是市场上少见的音质极佳,价格又具有竞争力的金参考。进行耳机性价比排名时,立即想到了HD600,400美元价位上近乎完美。
20余年前声海发布HD580, HD600是其进化版本,在产时间超过10年,依旧是同价位同类当中音质最好的。和超高端型号相比,HD600还不足冠以“最佳耳机”的称号;通透性和透明度与STAX的高端耳机无法媲美;声音也没有R10有感情;声场小于K1000, SR-Sigma, HD800和T1;声音特点更没有Audez*e而后 HifiMan的平板耳机那么明显——但是,在HD600的级别上,还没有任何一只耳机如此值得关注。
优势
调音极佳:我非常崇拜HD600的调音,高中低三频艺术般的整合在一起,声音平衡偏暖,具有形体感。
中频:HD600的中频稍微靠前,人声不错。没有凸起和凹陷。简单来说,HD600中频非常平衡。
多面手:不管是欣赏流行、古典、摇滚、嘻哈、说唱、爵士、放克、蓝调、乡村、电子、舞曲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音乐,都非常适合。
通透:HD600相比静电耳机速度和敏感度稍欠,与一些顶尖的动圈耳机也相差一线,但依旧非常通透。
低频:相比HD600的兄弟型号,很多稍有还是更加偏爱HD600的更加平衡,也不是那么肥的低频。两副耳机大体上非常相似,但低频和中低频是区分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挑耳放:HD600阻抗300欧姆,适中的阻抗确实需要耳放的驱动,但是这只耳机并不挑剔耳放,可以和大部分耳放搭配,平衡时表现更加。
舒适性:椭圆形天鹅绒耳罩非常柔软,佩戴舒适。相比圆形耳罩来说椭圆形更加适合外耳形状,久听不累,舒适性无可挑剔。
可更换部件:HD600多处部件均可更换,包括耳罩、线材、和金属网罩。声海出售更换部件。这也保证了耳机可以长时间光亮如新。
缺憾
缺乏细节:HD600声音非常平滑,有时感觉速度稍慢,有些发蒙。细节表现也未达到最高要求。
高频:加入Head-fi以来,HD600和HD650就因声音朦胧而饱受批评,这种声音缺乏空气感和泛音。我理解大家对于HD600的批评。与之相反的是HD800因高频过分靠前,也受到了不少批评。有一种说法是HD800声音因耳放而不同(有时候也挺暖),笔者不甚同意。同样的,不管使用什么耳放,HD600声音都缺乏高频泛音,但好消息是高频几乎没有颗粒感,不硬不刺。
双刃剑
声场:HD600声场开阔,不算很宽的声场非常适合小编制,笔者非常喜欢使用HD600欣赏爵士乐,虽然这是一只百搭的耳机。
结像:HD600结像能力出众,但相比某些更高端耳机指向性稍显不足。
衰减:HD600衰减速度较慢,但非常平滑自然,令声音充满了迷人(甚至浪漫)的气息。
线材:HD600的原配线材质量尚可,容易更换,能够换用不同的升级线。改平衡时笔者使用Moon Audio的Silver Dragon【银龙】平衡线。平衡驱动条件下,HD600规模感更强。上图所示HD600所用线材是HD650的配线。
性价比:A+
HD600是本次评测中四只性价比评级最高的耳机之一(其余三只为拜亚动力DT880,铁三角ATH-AD900和HIFIMAN-HE-500)。HD600的性价比是笔者听过耳机当中最好的之一,值得每一位烧友拥有。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00欧
隔音:无
放大器:强烈推荐
推荐耳放: TTVJ Millett 307A / SPL Phonitor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所有类型音乐
使用线材:原配/Moon Audio Silver Dragon【银龙】平衡线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前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 $399.95(原价)$699.95 (带升级线)


2025-09-01 03:47: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眷念夕颜
  • Wildcat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20名 SENNHEISER【声海】: HD650

HD600是自HD580基础上发展而来,而HD650又是自HD600进化而来,HD580已经停产,而HD650和HD600依然在产,三副耳机总是被大家拿来相互比较,孰优孰劣并无定论。HD650是三者当中音染最强,声音最暖,也是最讨好耳朵的。
总感觉HD650听声音像是戴上墨镜一般。声音冷静优美,魅力十足,久听不累。诚然,HD650兵不平衡,也缺乏整体清澈感,但就算如此,HD650还是一只非常包容的耳机。相比更加平衡的HD580和HD600两兄弟更受笔者青睐。
HD650和HD600间的声音取向几乎一致,差异很小,类似SR007 MK1 和SR007MKII之间的区别。二者外观设计类似停产已久的森海塞尔旗舰HE90(大奥)。HD650和HD600尺寸相同。因此很多部件可以更换。二者之间外观的最大差别在于喷漆,HD650为亮银色而HD650是大理石喷漆。二者头梁垫设计也不相同。
笔者2007年加入Head-fi社区时,HD650就已经名声在外,是当时在产最好的耳机之一。如今因为HD800等新一代旗舰的出现座次稍微靠后,但依旧要说,HD650还是社区当中讨论最多的耳机之一。
优势
调音优美:形体感优美,温暖而顺滑!HD650调音的代表着优美而松弛,它继承了HD600的调音特点,在其之上加入些许暖意。
中频:中频适宜聆听人声,笔者非常喜欢HD650演绎男声时稍微靠前的特点。
通透:相比静电耳机速度和敏感度稍欠,与一些顶尖的动圈耳机也相差一线,但依旧非常通透。
低频:相比HD600的低频稍多,声音感觉更肥。一些烧友还是更喜欢HD600更加平衡的低频。两副耳机大体上非常相似,但中低频和中低频是区分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挑耳放:HD650阻抗适中,为300欧姆,确实需要耳放的驱动,但正常驱动下并不挑剔耳放,可以和大部分耳放搭配,和HD600一样平衡时表现更加。
多面手:HD650演绎摇滚颇为好听,暖暖的声音令赋予较亮的唱片更多鲜活感。笔者一位知交将HD650称为“摇滚耳机”。使用几年当中,笔者得出一些结论,这幅耳机演绎古典时空气感略欠。除此之外符合大部分欣赏要求。
舒适性:椭圆形天鹅绒耳罩非常柔软,佩戴舒适。相比圆形耳罩来说椭圆形更加适合外耳形状,久听不累,舒适性无可挑剔。
可更换部件:HD650多处部件均可更换,包括耳罩、线材、和金属网罩。声海出售更换部件。这也保证了耳机可以长时间光亮如新。
缺憾
过分顺滑:HD650的声音有时候太暖,令人昏昏欲睡。
高频:加入Head-fi以来,HD600和HD650就因声音朦胧而饱受批评,这种声音缺乏空气感和泛音。我理解大家对于HD600的批评。与之相反的是HD800因高频过分靠前,也受到了不少批评。有一种说法是HD800声音因耳放而不同(有时候也挺暖),笔者不甚同意。同样的,不管使用什么耳放,HD600声音都缺乏高频泛音,但好消息是高频几乎没有颗粒感,不硬不刺。
HD600:HD650和HD600声音都很接近,但许多人更喜欢HD600更加平衡紧致的调音。HD600价格还便宜100美元,性价比明显较高。
双刃剑
声场:声场开阔,声场不算很宽,对比HD600和HD650声场表现时笔者发现HD650的声场宽一点点,适合聆听小编制。
结像:结像能力不错,但相比某些更高端耳机指向性稍显不足。
衰减:衰减速度较慢,但非常平滑自然,令声音充满了迷人(甚至浪漫)的气息。
线材:就价格而言HD650的原配线材质量尚可。一些烧友认为其线材是由HD600线材降级而来,但好处在于便于更换,能够换用不同的升级线。改平衡时笔者使用Moon Audio的Silver Dragon【银龙】平衡线。平衡驱动条件下,规模感明显更强,声场明显更开。
性价比:A
The HD650是笔者听过声音最为优美的耳机之一,声音性感诱人,令人嘴边不禁浮起微笑。价格比HD600大约贵100美元,性价比稍显不足,但笔者更喜欢它的整体声音表现。
快速检索
设计:全尺寸大耳机
单元:动圈
阻抗:300欧
隔音:无
放大器:强烈推荐
推荐耳放: TTVJ Millett 307A / SPL Phonitor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爵士,摇滚,金属,蓝调,雷鬼,说唱,嘻哈,流行,电子。
使用线材:原配/Moon Audio Silver Dragon【银龙】平衡线
版本:未知
旗舰状态:前旗舰
在产状态:在产
价格: $499.95(原价)$799.95 (带升级线)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4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显卡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