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从1995年出道以来呢,王力宏已经在音乐这个领域驰骋了20年,以他阳光帅气的外形再加上专业的音乐素养,他一直深受歌迷的喜爱,也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今年的六月份,他在鸟巢举办自己的个人演唱会,这也是他的“火力全开”全球巡演的收官之作。并不是每一个歌手和乐队都能够担当得起鸟巢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场地和其中9万个观众的期待的,我想站在舞台中间那种刺激和恐惧是同时存在的,还是让王力宏来告诉你,那将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吧。
杨澜:力宏,非常高兴你能够上我们的节目,我很想知道在鸟巢办演唱会,跟在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一个歌手,站在这个场地中间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怎么样的?
王力宏:从前置作业就已经大家都那种特别的兴奋,所有的表演者,因为我们的演唱会差不多有三百个表演者,舞者、合唱团、民乐团,所有的台前幕后有三百多个人,那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我们鸟巢之前会推前好几个月已经开始准备,这个也是我们“火力全开”的最终站,所以,......
杨澜:所以一点火力都不能保留。
王力宏:全部要开!
杨澜:全部要开,哈哈。你在回忆那段时间的时候,说是一个在美国生长的亚洲人,然后变成一个来到亚洲的是一个美国文化的熏陶成长起来的一个人。
王力宏:对。
杨澜:那个时候其实有一种所谓的叫文化冲击,是很强烈的,而且那个时候你又是等于是刚刚签了台湾的唱片公司,头两张唱片其实蛮少有你个人的那种风格的。
王力宏:对,很少。
杨澜:所以那时候会不会有一种调试的阶段让你并不是很自在的?
王力宏:不是不自在,但是对我来讲是一个学习,因为我开始早,十几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来亚洲,唱片公司已经让我唱中文歌,我没听过,而且我也不会讲中文,所以那个对我来讲是一个学习,我也不会说,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说,一定要唱自己写的歌!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跟当地的听众沟通,那都是一个学习。
杨澜:那时候给你的定位是什么?比如唱片公司你的经纪人会说什么?为什么很多人说你的歌太像张学友这样子?
王力宏:对!那时候非常的奇怪,中文流行文化有个迷失,就是你要么就是偶像派,要么就是实力派,没有中间的。
杨澜:显然你被归于偶像派,是吗?
王力宏:而且定义都很模糊的,就是你如果是偶像派那你就没有实力,如果是实力派那就没有偶像的条件,那个时候真的是很奇怪。
杨澜:嗯。
王力宏:所以我记得我刚出道的时候,记者们都会问唱片公司说,那他是实力还是偶像呢?
杨澜:哈,好像先要把这个搞清楚才能够听歌。
王力宏:选边站,这样子。
杨澜:那你对这个有抗拒吗?
王力宏:我非常有抗拒。
杨澜:怎么样?
王力宏:因为我不认同!我不认同为什么要把一个人归类,二选一。我的偶像都是有实力的人。
杨澜: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表示自己的不满呢,不会把自己弄丑一点吗?
王力宏:不是不是,我,有一段时间也会刻意,说把头发都剃掉,或者是就像第三张专辑是那样。但是我觉得总的来说,我是爱音乐的。
杨澜:那时候没有犹豫过说,我真的是不是要回到亚洲来发展,因为当然也有很多人会去说这个,包括你的家庭。好像在演艺和娱乐圈发展的并不多,他们大多几代人都是在学术、科学界来做这个发展,律师、医生等等。那本身一个17岁的青年回到这里就......
王力宏:所以前几年都还不是那么多时间投入在这儿,因为我还在念书,我是等到大学毕业了之后,我才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制作唱片,出专辑,《公转自转》那张,所以那个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杨澜:那就刚回来的时候,家里的人会不会也说,算了吧,你回来吧。
王力宏:他们就说,把这个当暑期工作,就是一个夏天打工,反正,夏天放暑假的时候,你其他同学去超市工作、实习,把这个出唱片就当做一个打工吧,反正钱也差不多跟打工一样。
杨澜:就是很少,但是当你真的非常严肃的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的时候,家里人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王力宏:那个时候好像是,因为已经是第五张专辑了,所以他们已经知道看到这是一个可行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