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吧 关注:2,346,467贴子:42,685,287
  • 7回复贴,共1

武汉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问```

武汉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谢谢高手指点!!!


1楼2008-03-04 17:37回复
    武汉城市规划---第九章

    第九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116.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划定生态用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充分利用山水园林条件,形成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加强整治现有各类污染源,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建成由低密度建没区、城市绿地、山林、水面、风景区、农田等共同构成的生态框架。至规划期末,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二、市域生态框架体系
    117.整合市域山体、湖泊、湿地、森林、城市绿地、农田、风景区等生态要素,规划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
    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以三环路防护绿地为纽带,串联严西湖、大小长山、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天兴洲等自然山水资源,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建成串珠状绿化隔离地带,形成主城区外围生态保护圈;以三环路防护绿地为纽带,加强对市域木兰山、道观河、沉湖、索河、梁子湖、斧头湖、涨渡湖、武湖、青龙山等大型森林、水体和湿地的保护,加强生态保育,构成都市发展区的生态保护圈。
    118.规划控制道观河一大东湖、木兰山一武湖、府河、长河一后官湖、鲁湖一青菱湖、梁子湖一汤逊湖等6片放射状楔形生态绿地,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并深入主城区核心,以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大东湖绿楔由道观河风景区、涨渡湖湿地保护区及大东湖风景区等连接组成;武湖绿楔由木兰生态旅游区、滠水生态带、武湖生态保护区及天兴洲郊野公园等组成;府河绿楔由巨龙湖、柏泉风景区、府河绿化带及金银湖郊野公园等组成;后官湖绿楔由索河风景区、九真森林公园、后官湖郊野公园、龙阳湖一墨水湖风景区等组成;青菱湖绿楔由斧头湖一鲁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青龙山森林公园及青菱湖科教植物园等组成;汤逊湖绿楔由梁子湖湿地保护区、龙泉山风景区、汤逊湖郊野公园等组成。
    119.突出市域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及生态农业区的保育,完善东胡、木兰山、道观河、龙泉山、索河、柏泉等6处风景区,保护沉湖、涨渡湖、梁子湖、鲁湖、斧头湖等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九峰、九真山、嵩阳、将军山、青龙山、素山寺等6处森林公园,建设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后湖、天兴洲、朱山湖等郊野公园和武湖生态农业园,强化对市域自然山体的保护和绿化工作。规划至2020年,保育面积达到生态功能用地面积的50%以上。
    120.保护和利用府河、倒水、举水、滠水、通顺河、金水、沙河等水系,串连市域主要湖泊,形成黄陂一新洲片、汉口一东西湖片、汉阳一蔡甸片、武昌一江夏片等四大连通水系,并与长江、汉水和府河有机联系,形成覆盖全市的环城水网。
    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121.结合生态框架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建设标准和质量,相对集中布局大型绿化用地,配套完善各级公园,注重建设方便居民适用的公共绿地,形成完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至2020年,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8平方米,绿地率达38%,绿化覆盖率达45%,实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目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关于园林绿地的建设标准。
    122.均衡布局城市各级公园绿地,充实和提升现有黄鹤楼、中山、解放等公园绿地的景观、游憩功能,新建主城区南湖、后湖、王家墩、四新江滩、南太子湖、罗家港、园林路、沙湖、杨春湖、野芷湖、北洋桥、汉水乐园等25个市级公园,规划建设后襄河、新华、汉钢、琴断口江滩、望江、关东、北太子湖、白沙洲、关南、民政、东亭、谌家矶、南干渠、戴家湖等26个区级公园,建设吴家山、黄家湖、柴泊湖、小奓湖、莲花湖、黄龙山、朱山湖、常青中心公园等新城组群公园。建设和提升武汉动物园、中科院植物园、武昌儿童公园等51个专类公园。因地制宜地建设街头绿地和街头小游园,加强行道树种植,丰富绿化空间景观,形成结构完善的公共绿地体系。
    


    2楼2008-03-04 17:46
    回复
      2025-08-16 10:21: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下内容是强制性规划:

      117.整合市域山体、湖泊、湿地、森林、城市绿地、农田、风景区等生态要素,规划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
      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以三环路防护绿地为纽带,串联严西湖、大小长山、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天兴洲等自然山水资源,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建成串珠状绿化隔离地带,形成主城区外围生态保护圈;以三环路防护绿地为纽带,加强对市域木兰山、道观河、沉湖、索河、梁子湖、斧头湖、涨渡湖、武湖、青龙山等大型森林、水体和湿地的保护,加强生态保育,构成都市发展区的生态保护圈。
      118.规划控制道观河一大东湖、木兰山一武湖、府河、长河一后官湖、鲁湖一青菱湖、梁子湖一汤逊湖等6片放射状楔形生态绿地,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并深入主城区核心,以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大东湖绿楔由道观河风景区、涨渡湖湿地保护区及大东湖风景区等连接组成;武湖绿楔由木兰生态旅游区、滠水生态带、武湖生态保护区及天兴洲郊野公园等组成;府河绿楔由巨龙湖、柏泉风景区、府河绿化带及金银湖郊野公园等组成;后官湖绿楔由索河风景区、九真森林公园、后官湖郊野公园、龙阳湖一墨水湖风景区等组成;青菱湖绿楔由斧头湖一鲁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青龙山森林公园及青菱湖科教植物园等组成;汤逊湖绿楔由梁子湖湿地保护区、龙泉山风景区、汤逊湖郊野公园等组成。

      122.均衡布局城市各级公园绿地,充实和提升现有黄鹤楼、中山、解放等公园绿地的景观、游憩功能,新建主城区南湖、后湖、王家墩、四新江滩、南太子湖、罗家港、园林路、沙湖、杨春湖、野芷湖、北洋桥、汉水乐园等25个市级公园,规划建设后襄河、新华、汉钢、琴断口江滩、望江、关东、北太子湖、白沙洲、关南、民政、东亭、谌家矶、南干渠、戴家湖等26个区级公园,建设吴家山、黄家湖、柴泊湖、小奓湖、莲花湖、黄龙山、朱山湖、常青中心公园等新城组群公园。建设和提升武汉动物园、中科院植物园、武昌儿童公园等51个专类公园。因地制宜地建设街头绿地和街头小游园,加强行道树种植,丰富绿化空间景观,形成结构完善的公共绿地体系。

      125.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至2020年,各项环境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的建设标准,主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4楼2008-03-04 17:48
      回复
        以上内容转自东湖社区


        5楼2008-03-04 17:50
        回复
          额`谢谢 日小侠 ,我来研究研究```


          6楼2008-03-04 20:19
          回复
            生态环境好转,社会环境有时倒退,倒退是坏事,就要集畜一切力量防止此事发


            删除|7楼2008-03-04 20:52
            回复
              小侠知识日渐增长,呵呵


              8楼2008-03-04 21:03
              回复
                哪里哪里,都是转的,呵呵


                9楼2008-03-04 22:07
                回复